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跳方格
作者:肖芳 来源:《幼教博览》2010.03 上传时间:2010-06-21
设计意图
看奥运比赛,让人感受到规则的魅力。这个大竞技场,之所以能掀起一阵阵欢腾的巨浪,在于规则。奥运文化之所以传遍世界,就是规则的魅力。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不成文的规定。作为幼儿园里的规则,更多的是一种约定俗成。对于孩子来说,许多规则看不见也摸不着,以怎样的形式才能化无形为有形?游戏也许是最好的规则载体——从孩子最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在游戏的过程中共同制定相应的规则,让游戏规则由点及面地渗透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从而帮助幼儿建立起一定的规则意识。
活动目标
1.在跳格子游戏中初步了解游戏规则的作用。
2.了解生活中的其他规则,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格子毯4块,对应的彩色图片若干,笔,记录单,调查表,名次盒,胸牌,颜色标记,备用线路图,幻灯,小铃。
活动过程
1.出示格子毯,激发游戏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四张格子毯,我们要和格子毯做游戏。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幼:正方形。
师:毯子上面有什么?
幼:颜色标记(紫黄蓝绿)。
师:每个格子上还有什么?
幼:数字1—9 。
师:格子毯上除了数字宝宝还有谁?
幼:小红旗和小圆点。
师:这些标记是我们跳格子的起点和终点。哪个标记做我们游戏的起点呢?终点呢?
幼:小红旗做起点,小圆点做终点。
师:你们想玩跳格子的游戏吗?
(评析:格子毯是游戏的载体,上面蕴藏了许多游戏的规则,因此在出示格子毯后,我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从漂亮的外观、形状、数字、站队颜色标记、起点终点标记等引导孩子细心观察,在了解游戏工具基本构成的同时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2.制定基本游戏规则
(1)展示不同跳法
师:我们怎样跳格子?(引导幼儿双脚并拢跳,像小免子那样,一次跳一个格子。)
谁愿意来试一试?我们一起来记录他的跳法,请你慢点跳。
还有不同的跳法吗?
(2)选择线路重点练习
师:这两种线路,哪种最容易记呢?
方案一:幼儿选择
方案二:修改线路
方案三:备用线路
师:那我们分组来练习一下吧。请小朋友看一下身上的颜色标记,找到对应的组,然后按照数字排好队,开始练习,当听到老师敲小铃就请你马上回座位。
(评析:这是充满创意和想象的环节,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跳出属于自己且独具一格的线路来。教师则根据幼儿的跳法及时画出线路图,帮助幼儿更好地形象记忆。但这一环节也是教师把握的难点:有时幼儿的跳法过于简单,有时幼儿的跳法又相对比较复杂,并不适合集体练习。因此我预设了三个方案:如果幼儿的线路难易适度,那么选择方案一;如果线路比较难则选择方案二;如果幼儿无法运行方案二,则采用方案三。所以这个环节相对比较灵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清晰的思路。)
3.跳方格接力赛
(1)讨论集体赛规则
师:我们来进行一次跳格子接力赛吧。老师来当裁判。什么是接力赛呢?
幼:一个接着一个比赛。
师:比赛的时候我们都要遵守哪些规则呢?
a.线路相同
b.听口令出发
c.接力棒
师:刚才说到接力赛要一个接着一个,那怎么接?你有什么好办法?
出示接力棒,我想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1号跳完将接力棒交给2号,然后马上回座位;2号拿到接力棒赶紧出发;最后一个到达终点的小朋友请马上将接力棒交给老师,插到名次台上。)
d.人数相同
师:看懂了吗?现在我请蓝队的小朋友上来参加比赛。蓝队,你们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幼:6个。
师:怎么站?
幼:按顺序1—6号依次排好。
师:刚才接力的时候最后一个队员是2号,现在我们人数变多了,要怎么传?最后一个跳完了怎么做?
幼:一个一个往后传,最后一个小朋友把接力棒插到名次盒里。
师:还要请一队小朋友和你们比赛。请绿队吧?绿队,你们几个人?
幼:也是6个。
师:两队的人数正好相同。
(评析:这个环节是活动的灵魂所在。和幼儿共同讨论比赛规则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开放式的归纳过程。这一环节与上一环节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孩子们在上一环节的练习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在归纳比赛规则时幼儿就有一定的依据。但在这四个比赛规则中,后两个规则的制定不同于前两个,前两个规则是在讨论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而后两个规则的制定更多的是在真实情境的演绎中迸发出来的。原本是活动的难点,但通过真实情境让幼儿切实理解了这两个规则,很好地抹去了教的痕迹。)
(2)第一次集体赛
(3)教师小结,加强规则意识
师:刚才比赛的时候他们都遵守这些规则了吗?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评析:对幼儿来说,一次活动并不足以让他们恪守规则。很多时候,规则的建立是需要时间的,但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在讨论、总结、调整中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和在比赛过程中的公平性,从而在内心建立规则意识。)
(4)第二次集体赛
(5)教师小结(视情况再次比赛)
这次他们遵守规则了吗?以后不管你参加什么活动,都要严格遵守规则。规则就是在一个活动中大家都要遵守的行为。
(评析:作为中班上学期的孩子,心理想法和行为表现往往还不能很好地统一,教师要善于观察并总结,提醒孩子严格遵守规则,并明确规则的含义。)
4.生活中的规则
师:比赛有了规则才有秩序。刚才我们小朋友比赛时都能排好队。在我们的幼儿园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要排队呢?(上下楼梯、喝水)除了排队,生活中我们还要遵守什么规则呢?(外出走斑马线,看红绿灯,进公园买门票等等。)
小结: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规则,才让生活变得有秩序,变得更加公平和美好。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做遵守规则的小小公民。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规则调查表(师简单讲解),请你和爸爸妈妈利用周末时间,把你外出时遵守规则的事情记录下来,好吗?
(评析:规则不仅存在于游戏比赛中,更多时候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中。这一环节由游戏比赛中排队的规则引出幼儿园里的规则,进而又引出了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很好地帮助幼儿由点及面地拓展了思维。最后的规则调查表让活动有一个延伸。延伸的过程是一个复习巩固的过程,但也许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活动反思
1.精确定位,“小题大作”
规则的范围涉及面相对较广,活动能够精准地在大范围中寻找适合幼儿的教学小点,从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形式入手,尝试通过游戏规则的挖掘,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深入开展教学,让小题发挥大作用。
2.教学灵活,灵活教学
活动设计本身灵活性较大,活动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在充分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的同时,对教师教学主方向的把握提出了难点,教师能对活动进行充分的预设,做好方案准备,以不变应万变,让教学灵活,灵活教学。
3.情境体验,自然引发。
规则是潜移默化的,凸显规则的同时需要抹去教的痕迹。情境体验让幼儿能够较好地理解规则,情境又能让幼儿通过伙伴的演示及时明确自己的操作行为,让规则的引发更自然顺畅。
4.由点及面,拓展思维。
我们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活动由游戏规则,引发幼儿园内的规则,进而又扩散到整个社会中的规则,让幼儿通过游戏这个点,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生活中的规则,再由调查表的形式扩大教学效应,引发新的教学点。
编辑:cicy
上一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我是父亲节的小精灵
下一篇: “迎国庆”主题教学活动——一家亲!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第一次代中班!第一天怎么组织活动!组织什么活动? 面具爱人 阅读人气:66
- 全班男女一起跳的舞蹈,老师们有什么舞蹈推荐吗? ya 阅读人气:6
- 怎么写一份中班 数学公开课呢 要以游戏为主 那个女孩 阅读人气:5
- 求助!中班比较好上的语言课!因为要开公开课!求推荐 嶸嶸XI 阅读人气:20
- ...们班上有一个男孩子,我们排六一舞蹈的时候,他不... 婷婷玉立 阅读人气: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