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幼儿多动行为的实施案例
作者: 来源:《幼儿教育导读》2010.09 上传时间:2011-02-15
一、被矫正幼儿的情况分析
1.幼儿的一般情况
徐奕,男,5岁7个月,实验小学幼儿园大班幼儿。母亲怀孕期患高血压等病症。孩子不足月剖腹产出,由人工喂养。该幼儿三岁时,就有坐立不安的状况,坐一会儿就要走动,该幼儿较瘦,活动量大,他的好动从托儿所起一直延续至进入幼儿园。
2.行为的表现
徐奕来到幼儿园后,继续表现出十分好动的状况,可以说是“四没相”的孩子,即“坐没坐相”:平时不能好好端坐,坐在椅子上,一会儿就会屁股着地,头靠在椅子上。“站没站相”:在做操或其他活动需要站立时,会手脚不停地玩,用脚在地上钻,玩鞋子,鞋子也往往会离脚而飞掉。“吃没吃相”:进餐时东张西望,拿筷子在碗上这儿敲敲,那儿敲敲,米粒掉满地,不能安静地吃完自己的那份饭菜。“睡没睡相”:午睡时翻来覆去,多动不宁,不能好好地入睡,教师在实施矫正计划开始时,对徐奕作了连续六天的观察,在这六天中幼儿在各项活动中都有多动表现,尤其是午餐、午睡时多动的时间都在10分钟以上,游戏、作业活动时的多动也在5分钟左右,且均在2次以上。
根据对徐奕多动情况的分析,我们对徐奕采用间歇强化法来矫正其多动的不良行为。
二、矫正前的准备
1.选择间歇强化物
通过对幼儿的观察、谈话,对家长的调查、询问了解及确定对幼儿的有效间歇强化物,并按刺激量由弱到强的顺序进行排列,如:微笑、称赞、纸工、巧克力糖、讲故事、塑料傲子、贴画纸、新手帕等。教师准备好刺激物,在矫正的过程中使用。
徐奕的多动是反映在多方面的,为了取得矫治的成效,在确立矫正步骤时,先从徐奕不能安静坐好入手,逐步扩展到矫正站、进餐、午睡时的多动。
2.设计教育内容
在使用间歇强化的过程中,必须伴以对幼儿问题行为的认识教育,以增强幼儿克服多动行为的自觉性。如教师选择了“小猫钓鱼”的故事,故事中生动的形象使孩子懂得好动、不专心是学不好本领的。教师又自编了儿歌“小冬冬”,使幼儿明白好动的孩子是不受人欢迎的,克服了好动毛病的“冬冬”才会被大家所喜欢。为了提醒幼儿纠正不良习惯,教师自编了儿歌,将坐、站、进餐的正确行为编在儿歌里,使幼儿一念到儿歌就能以规范的行为来要求自己。在帮助提醒幼儿进餐有正确的姿势时,编了儿歌“进餐厅,不讲话,认真坐在椅子上,两只小脚在桌下,左手扶着碗,右手拿着筷,安安静静吃完饭和菜”,让幼儿按照儿歌的要求,安静地进餐。
3.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在矫正前,教师通过家访将矫正计划、方案告诉家长,使家长明确,并积极配合教师进行矫治。由于徐奕全家搬迁到离幼儿园较远的地方居住,而家长出于对幼儿园的信任以及孩子对班级集体的喜爱,愿让孩子来园接受矫治,保证矫治顺利进行。
三,矫正过程
教师在矫治徐奕多动行为的过程中,经过了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矫治的第一至第三周):以矫治“坐没坐相”多动行为为开端,选择不相容行为进行强化。要求徐奕坐时能坐端正,两脚并拢,两手放好,不随便离开座位,并告诉徐奕如能在做作业时,安稳地坐上5分钟,不离开座位,老师就奖励给他手工纸。徐奕为了获得奖励,努力克制自己,不离开座位。当徐奕获得了手工纸的奖励时,高兴极了。接着教师又继续对徐奕提出要求,逐渐延长稳坐的时间。并运用徐奕喜爱的塑料馓子、红五星、手工纸对徐奕良好行为的建立进行奖励。为了帮助徐奕建立良好行为,教师还运用儿歌、故事等内容,帮助徐奕掌握坐时的良好行为,有好几次可以看到徐奕嘴里念念有词“两脚并并拢,两手放放好,不做小动作”,边念边管好自己的手和脚。通过自己的努力,徐奕有了进步,在教师提醒下,能较安稳地坐上十分钟,参加活动。
第二阶段(矫治的第四至第七周):对多项多动的不相容行为进行强化训练。在徐奕初步建立良好的坐姿行为后,教师又着手帮助徐奕建立午餐、午睡、游戏活动中的良好行为,徐奕进餐时,教师对徐奕提出了与此不相容的良好进餐行为,要求徐奕进餐时两脚放桌下,左手拿碗,右手拿筷,不讲话,不东张西望,并告诉徐奕如能做到这些要求,教师就给予奖励。反复的强化要求,3星期后,徐奕就能按儿歌的要求安静地进餐。在强化训练时,教师又通过儿歌,通过故事,使徐奕进一步懂得不专心是学不好本领的道理。儿歌、故事中生动的形象,为孩子确立良好的行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游戏时,徐奕不能认真担任角色,喜欢东奔西跑。教师对徐奕游戏时的多动行为提出不相容的要求,要求徐奕游戏时能认真担任角色,不随意东走西跑,如能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就给予玩跳跳球的奖励。在游戏时,教师还有意识地帮助徐奕进入角色,如引导徐奕在菜场游戏中担任“营业员”的角色,能和其他“营业员”一起整理蔬菜,把菜卖给顾客。徐奕在游戏中玩得很高兴,也得到了老师的奖励。逐渐地,徐奕喜欢在游戏中担任角色,东走西跑、东看西望、活动过度的多动行为逐渐被克服。
第三阶段(矫治的第八至第十周):延长强化时间,促进良好行为的建立。当徐奕的多动行为有好转时,教师逐渐延长强化时间,要求孩子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保持良好行为,以帮助幼儿增强自控力,使良好的行为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如进餐时,要求孩子在3天内保持良好的进餐行为才能得到奖励,以后逐步延长至一周、lO天内,逐渐地徐奕能连续两周在半小时内较好地吃完自己的饭和菜,也能在20分钟时间内认真端坐参加活动,矫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四阶段(矫治的第十一二周至第二学期大班毕业前夕):逐渐撤除强化物、巩固良好行为。在矫治取得一定成效时,教师在延长强化时间的基础上逐渐撤除具体强化物,以社会性的强化物替代。如当徐奕能以良好行为进餐时,教师就不再给以新玩具的物质奖励,而是用点头、抚爱等社会性的行为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建立表示肯定、赞扬,使徐奕的良好行为在自然情境中自觉形成,并得到巩固,通过一阶段的社会性强化,徐奕的良好行为不断得以巩固。在徐奕大班毕业前夕,教师连续对其进行观察数周,徐奕的多动行为已基本得到了矫正。
四、矫正效果
通过近两个学期的教育、矫正,徐奕基本上克服了多动的行为。在大班毕业前夕,孩子情绪较稳定,进餐、午睡习惯良好,能在半小时内吃完饭和菜;上课时,能坚持25分钟安心听讲、参加活动,并能先举手,再发言,上下楼梯也能和同伴一样一个挨着一个走,不抢先,不推人。家长反映,孩子现在在家手脚安稳多了,人也明显胖了,家长深有感触地说:“还是老师有办法,把徐奕多动的毛病改掉了。”为此,家长十分感谢老师。
五、评析
在幼儿期,为幼儿创造融洽、和谐的心理环境,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及早帮助和矫治幼儿的不良行为,这是我们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在引导幼儿的行为上,应作具体细致的分析,进行一定的心理研究,并运用一定的矫正技术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同时,教师和家长应多联络,相互尊重,相互配合,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施以所需要的教育,这样才能相得益彰。总之,在儿童时期对幼儿有效地实施心理卫生保健,纠正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这将使幼儿终生受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幼儿园。
编辑:cicy
上一篇: 教育叙事:为“乐乐动物园”造房子
下一篇: 教师教育随笔:孩子拿了幼儿园东西回家后……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北京西城槐柏幼儿园 刘玥祎 随心所语——《... 猫科女孩 阅读人气:282
- ...把饭弄撒,整天就跟在他们后面处理各种事情。现在... yxm 阅读人气:438
- 有效的利用种植园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A-vicky 阅读人气:19
- ...,不要让她生来只做没有翅膀的凡人。是呀,尤其是... 英子 阅读人气:361
- 幼儿园各个年龄段孩子的看护要求 酒味裙裾 阅读人气: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