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解读,层层剖析——以小班活动“奇妙的声音”为例
作者:吴佳瑛 来源:虹口区友谊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1-02-18
修订后的新教材特别增加了一些活动方案,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主题,拓展教师开展主题的思路。成熟的活动方案只是有效开展活动的基础之一,教师还需要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对现成的活动方案进行解读与剖析,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开展实践,在分析调整的基础上实现有效。
面对现成的活动方案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包括:材料是否合适,是否需要增减;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如何在活动中加以落实: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能力,考虑活动中最困难的地方是什么,如何解决:幼儿在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等。
以下通过新教材中的小班主题活动“好听的声音”里的活动方案“奇妙的声音”,具体阐述如何对活动方案进行仔细解读、层层剖析。
优点和困惑
确定活动方案后,我们先从“优点和困惑”入手进行解读。该方案的优点在于:活动材料简单、常见、易收集;活动环节清楚、层层递进、小结语言清晰:学习方式灵活,既有幼儿的分散自我体验,也有集中让幼儿共同探究,一张一弛和动静交替的环节设置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
教师的困惑主要集中在:教案中提到“各种瓶子”,到底要准备多少瓶子?活动中要提供那么多材料,如何摆放才能不干扰幼儿的注意力?活动强调让幼儿“自由地选择喜欢的瓶子”,如何在满足幼儿意愿的同时兼顾班级常规?活动中三个环节都需要往瓶子里放东西,这三次“放”有何不同?
材料和场地
首先,我们将方案中的10种材料调整为6种,即黄豆、回形针、纸、硬币、棉花和红枣,去掉了种类相同且声音区分度不大的物品。这6种材料都是幼儿熟悉的,发出的声音具有鲜明的特点,便于幼儿区分。
其次,我们将各种瓶子调整为两种瓶子,瓶身用红、黄、绿等颜色的手工纸进行遮盖,目的是方便幼儿倾听、观察后进行表述。
在场地安排上,我们预设了两种方案:1.摆放6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有6种材料,幼儿围着材料坐成一圈;2.幼儿围着教师坐成半圆形,身后摆放几张桌子,每张桌子上放1种材料。
小班幼儿好动,易被外界环境干扰,让幼儿围坐在有材料的桌子边,必然会引起教师对常规的提示,影响幼儿的倾听和观察,尤其对新教师来说,第二种方案更加稳妥。如果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且已经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第一种摆放方案也未尝不可。
环节和常规
要解决教师的困惑,我们必须细化活动环节,甚至对教师的教学语言进行预设分析。
1.巧用材料
我们准备了一个筐,里面放置了比幼儿人数多一些的瓶子,每个瓶子里都装了一粒黄豆。我们让每个幼儿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瓶子,告诉他们瓶子里藏了一样东西。这一设置与原先方案中强调的“自由地选择喜欢的瓶子”似乎不同,却避免了幼儿可能出现的争抢现象,解决了“自由与规则统一”的问题。虽然面对的是同样的瓶子,但幼儿还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瓶子。
当幼儿发现瓶子里有东西,很想探究瓶子里装了什么时,可以让幼儿打开瓶盖,发现大家瓶子里装的都是黄豆后,再让幼儿盖上瓶盖摇一摇、听一听,说说自己的发现。这样的环节处理解决了方案中第一环节需要梳理的经验点:幼儿发现瓶子里有东西就能发出声音,空空的就没有声音。
第二环节借助照片先让幼儿看清三样材料,然后听声音猜每个瓶子里分别装的是什么。这样可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同时降低难度,增设思维阶梯,避免幼儿盲目猜测,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
最后一个环节用两个被遮起来的瓶子挑战幼儿的倾听经验,增加活动的乐趣。
2.巧用语言
当幼儿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瓶子后,有的教师会说:“摇一摇,听一听,猜猜瓶子里是什么?”其实当幼儿拿起瓶子的刹那,黄豆会随着瓶子的晃动发出声响,这个发现会让幼儿不由自主地晃动瓶子并且相互模仿。因此,教师这时的提示是多余的,只需静心观察幼儿的表现。
编辑:cicy
上一篇: 观察记录:他不再尿裤子了
下一篇: 创造性地使用托班新教材——以“拍泡泡”活动为例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半日活动要上小班科学《圆形朋友》,怎样组织?我是新... 夏是我光 阅读人气:8
- 怎么写一份中班 数学公开课呢 要以游戏为主 那个女孩 阅读人气:5
- 我们要做个教玩具以“文明城市”为主题,请问大家有什么... 花花 阅读人气:18
- 小班语言活动《放风筝》求活动过程 Poison 阅读人气:37
- ...子好神奇啊!可以长出芽包,在慢慢长大。他们就更... A-vicky 阅读人气: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