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时间的适宜把控——以大班活动“咏鹅”为例
作者:江萍 来源:杨浦区少年宫 上传时间:2011-10-11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都普遍感到美术活动的时间是最难把控的。因为,美术活动一般包括情境导入、方法讨论、创作表现和交流分享四个环节,每个环节似乎都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常常出现“情境导入浓墨重彩,方法讨论反复探索,创作表现不断催促,交流分析草草收场”的现象,而美术活动的时间也有越来越长的倾向。以下将通过“咏鹅”这一大班活动,探讨美术活动的时间把控问题。
“咏鹅”运用古诗再现情境,在情境中讨论绘画方法。时间拖沓是本次活动的突出问题,第一次开展该活动时总共用了50分钟,开展第二次活动时,我们进行了如下调整。
一、情境导入:单刀直入,营造氛围
第一次活动的情境导入部分给人一种“兜圈子”的感觉,在活动开始部分幼儿就已经失去兴趣。而第二次活动直接切入主题,在共同朗读中自然进入下一环节(见表1)。
二、方法讨论:分清主次,突出难点
本次美术活动涉及到表现鹅的动态、鹅与鹅之间的位置、选择鹅与水的颜色,以及运用干画法表现羽毛、湿画法增加水的颜色变化与透明度等方面,如果要面面俱到必然会造成活动时间冗长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分清哪些是幼儿的已有经验,哪些是本次活动需要探索的新经验,对已有经验采取群体回忆的方式“一笔带过”,对新经验则采取共同提示、观察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参与。
第二次活动时我们将重点放在如何表现第二只鹅使画面更紧凑,以及学习湿画法。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这两个新的学习内容时,采取了两个策略:1.参与提示——两只鹅遇到重叠处由幼儿来提示“停一停”或“穿过去”:2.观察判断——分辨湿画法与线条多少的关系(见表2)。
三、创作表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
我们在这一环节采取了个别引导、小组引导、集体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教师引导下的生生互动。
在第一次活动时虽然教师十分重视引导幼儿的创作表现,但是在集体中过多地进行提示和介绍,显得急于求成,使所有幼儿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调整后的第二次活动更关注幼儿的不同需要,幼儿也有更大的空间进行自由创作(见表3)。
四、交流分享:简明扼要,画龙点睛
交流体验既可能成为草草收场的“败笔”,也可以成为进一步提升幼儿审美经验的“点晴之笔”,关键是必须要利用最短的时间,围绕探索的中心主题,鼓励人人参与。
第一次活动由于幼儿不理解教师的意图,屡屡失败,浪费了很多时间。第二次活动我们采用在操作中理解的方法,幼儿从直观的活动中很快就领悟了玩法,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形成了热烈的体验氛围(见表4)。
经过调整后,第二次活动四个环节总共用时34分钟,不但缩短了整个活动的时间,而且还为幼儿增加了3分钟的绘画时间。经过这次实践探讨我们认识到,不能笼统地判断一个活动的时间应该长还是短,而是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具体分析,就美术活动而言,保证幼儿具有足够的绘画时间、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应成为调整活动时长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表1
第一次活动的情境导入(5分钟)
|
第二次活动的情境导入(2分钟)
|
1. 欣赏画面:你看见了什么,觉得哪些地方非常美丽。
2. 看见这美丽的景色,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念一首古诗,是什么?
3. 我要考考你们:这首诗是谁写的?
|
4. 今天老师带来了你们熟悉的朋友,看看它是谁?
5. 看见鹅,你会想起哪首古诗?
6. 共同朗读古诗。
|
表2
第一次活动的方法讨论(13分钟)
|
第二次活动的方法讨论(8分钟)
|
1.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1)你们听到什么好听的声音?鹅向着什么地方唱歌?“曲项”是什么意思?
(2)我们来画只鹅吧,鹅是什么颜色的?
(3)鹅是白色的,但是白色画在白纸上看得见吗?那我们就用浅色的笔来画吧。(指导幼儿要用同色对比的方法才能比较出浅和深)。
(4)教师演示:
“鹅、鹅、鹅”,先画一个大鹅蛋,开个口留给什么部位(留给脖子)?任何地方都能留给脖子。“曲项向天歌”,再伸出长脖子(画一条脖子的边),鹅的脖子是粗粗的还是细细的(是细细的)?只有细细的脖子才能弯曲。
2. 白毛浮绿水
(1) 鹅还会整理自己的羽毛呢,它伸长了脖子用嘴梳理着自己的羽毛(用干画法的方法渲染鹅身体上的羽毛)。
(2) 古诗里还告诉我们水是什么颜色(绿色)?
(3) 用两支绿色的笔一起来帮忙表现“白毛浮绿水”,碰到鹅也没关系,可以用“穿过去”的方法。
(4) 可以让河水的颜色更深一点,蓝色和紫色都可以来帮忙。
3. 红学拨清波
(1) 说说河里还有怎样的波浪(清清的波浪)?鹅用自己的红掌拨动着清清的河水向前游。
(2) 用小刷子当红学,在绿水上轻轻地刷出“清波”。
|
4.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1) 鹅是怎么唱歌的?
(2)一只鹅游过来,呼唤它的好朋友。(教师演示第二只鹅的画法:游得近可以靠在一起画一半,遇到重叠处,在幼儿的提示下用“停一停”或“穿过去”的方法完成。)
2.白毛浮绿水 鹅会伸长它的脖子用嘴梳理羽毛,看看我用了什么好办法(教师演示局部,引导幼儿发现干画法)。
3.红掌拨清波
(1)古诗里说到水的颜色了吗(“绿水”和“清波”)?
(2)幼儿选色,教师演示“绿水”,发现深绿、淡绿、深蓝、淡蓝甚至紫色都能表现深深的湖水。
(3)教师演示:用小刷子当红掌,轻轻地刷出“清波”,引导幼儿发现刷在波纹多的地方颜色变化更显著(共同尝试用湿画法表现水的绿和清)
|
表3
第一次活动的创作表现(17分钟)
|
第二次活动的创作表现(20分钟)
|
1.先画一个大鹅蛋,开个口留给什么部位(个别提示)?
2.发现表现不同的弯曲脖子的方法,在集体中展示介绍,鼓励变化。
3.鹅找到朋友了吗(个别提示)?
4.鹅已经在洗自己的羽毛了,洗洗身体、洗洗翅膀,连尾巴上和脖子上的羽毛也洗得干干净净(口头提示,不作集体展示)。
5.在集体中展示有创意的作品。
|
1.个别引导:一名幼儿不小心把鹅脖子画得太粗,教师建议将一只鹅的脖子变成两只鹅的脖子。
2.小组引导:有的小组热衷于画各种形态的鹅,有的小组虽然画的鹅不多却喜欢为每一只鹅梳理羽毛
3.集体引导:及时向大家介绍各种有创意的画法,如运用各种省略的方法画鹅,在水波里画上小水珠和音符,使水波更富有变化等。
|
表4
第一次活动的交流分享(10分钟)
|
第二次活动的交流分享(4分钟)
|
1. 教师准备展示背景,提示幼儿结束绘画:鹅群都游来了,让我们跟着古诗找一找,这些鹅是不是和古诗里说得一样。
2. 介绍方法:我们请两位小朋友站在前面,念一句找一句,看谁找得对,再换两位小朋友找一找(幼儿尝试两次)。
3. 看着画面集体诵读古诗。
|
1. 教师准备展示背景,给幼儿结束活动的时间提示:前面有条大河,我们看见大河了,一起游过来吧。
2. 初步尝试,理解方法
(1) 哪只鹅的脖子长(两位幼儿站在画前指认)?
(2) 哪只鹅的羽毛洗得干净?
(3) 找一找,哪里的河水最干净。
3. 加快速度再试一次。
4. 看着画集体诵读古诗。
|
编辑:cicy
上一篇: 活动实录:陈庄镇付窝幼儿园进行特色环境创设
下一篇: 幼儿园中班撕贴想象画《逛动物园》活动实录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磨叽,说好的给了足够的时间让她们整理东西来午睡... 春苗 阅读人气:65
- ...仅仅只限于开展我们的科学活动,还可以进行音乐活... A-vicky 阅读人气:19
- 第一次代中班!第一天怎么组织活动!组织什么活动? 面具爱人 阅读人气:66
- 小班语言活动《放风筝》求活动过程 Poison 阅读人气:37
- ...好内容 1、抽到两个绘画一个钢琴,最终选了绘画... 胖圈圈 阅读人气: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