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有效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王黎敏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教育局教研室 上传时间:2012-08-05
【案例一】中班体育教学“有趣的球”。教师A的活动是这样安排的:1.热身运动。播放音乐《健康歌》,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热身。2.我会玩球。①分散活动,引导幼儿各自想出球的玩法。②集中交流、学习玩球的方法。教师先提问“刚才小朋友们都是用身体的哪些部位玩球的?”然后请幼儿逐一演示自己的玩法。 3.集体游戏“赶小猪”。用球拍赶着小猪(球)去散步——走过一条小路,穿过一片树林,绕过小山。(游戏进行两遍)。4.结束活动。播放一段轻音乐,幼儿跟随教师做全身放松运动。
教师A将“探索球的多种玩法”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活动只是让幼儿展示、练习已会的玩球动作。这样缺乏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对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几无价值。
【案例二】中班数学活动“打扮新年树”(感知7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7,能初步进行数与物的匹配)。教师B的活动是这样设计的:1.复习6以内的数量。2.感知7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7。3.运用各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量,如听铃声找数卡、看圆点找数卡、看数卡学叫声、看数卡做动作。4.打扮新年树。每人一棵新年树,树上贴有数字,请幼儿根据数字贴上对应的新年礼物。5.跳新年舞。请二名幼儿做新年老人,其余幼儿7人一组拉成圆圈围着“老人”跳舞。
就活动的设计来看还算可以,但看了整个教学过程却发现问题比较严重。整个教学过程关于7的形成“即6添上1是7”一次也没呈现。活动从头到尾,幼儿感知数量7的学习机会总共才4次。即第二环节:出示数量为7的星星卡——这上面有什么?共有几颗?应该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7,数字7像什么?7除了可以表示7颗星星外还可以表示什么?第三环节:8次的感知活动中只有一次涉及到数量7——看圆点找数卡。第四环节:提供的数字是2个4、3个5、4个6和7个7,即16位幼儿全体参与操作活动中只有7位幼儿有感知数量7的机会。最后环节:让动态中的幼儿自由组合成7人,因难度太大幼儿难以做到而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案例三】中班音乐活动“表情歌”。教师C的活动是这样设计的:1.将歌曲中的节奏拍打(XXX | XXX)作为重点来学习。 2.教学程序:先小手高兴(拍打节奏)→嘴巴高兴(学唱歌曲)→小手和嘴巴一起高兴(歌唱与拍打结合)。
幼儿在小班就已学会了拍打节奏,将节奏拍打作为重点内容来学习脱离了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和水平。教师C若按歌曲要求唱拍结合一气呵成,则更利于幼儿建构新的知识经验。但教师C没有考虑歌曲的完整性,生硬地将演唱与拍打分开后又重新组合。显然,教师C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不经意间增加了幼儿学习的难度,最终导致事倍功半。
幼儿已会的技能,教师还在花精力与时间去组织教学,致使幼儿的学习缺乏挑战性:教师理解教材出现偏差,无法突出教学重难点,教学成了“走过场,赶程序”;教师为体现“新意”随意将简单事情复杂化,违背了幼儿的认知特点与教学规律……像这样因教不“准”、教“什么”不明等而导致的低效或无效教学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仍较为常见。
要教得准,首先要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具有挑战性)。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解读、理解教材的本意与新意,准确把握教材的核心价值与重难点,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其次要了解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原有知识水平。教师要关注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设定符合幼儿实际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最后,要根据教学与幼儿的实际创设蕴含新经验的教育情境,找准揭示内容的主线,从教学全程到每一环节都做出详细的策划,力求使教学目标明明白白、教学环节清清楚楚、教学方法实实在在,从而使教学既真实又有效。
编辑:cicy
上一篇: 案例分析:承诺莫“夭折”
下一篇: 幼儿园活动实录:“想”就能“享”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不知道危险,完全不受规则约束,但是孩子的智商是... 扛花去看你 阅读人气:194
- 秋季幼儿应该如何预防?秋季保健要注意什么。 EleVen 阅读人气:11
- 上音乐课弹琴的时候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ERIN 阅读人气:6
- 注意力缺失 七七1234567 阅读人气:12
- 有没有老师上过中班健康食物的旅行的课,没有经验要去... 刘双 阅读人气: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