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神奇的悄悄话
作者:陈敏倩 来源:北京市立新学校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2-09-19
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每天中午看孩子们午睡是我最发愁的事情,因为一个班三十来个孩子,要让他们很快地安静下来,乖乖地入睡并不十分容易。这一段时间以来,虽然大多数孩子在吃完午饭后能够做到轻声走进睡眠室,整理好自己的床铺,躺下来休息,但是这样安静的环境时常会被个别幼儿打破,而后所有的孩子都兴奋起来,有的孩子互相检举告状,有的孩子会趁机做一些搞怪的动作引人发笑,也有的孩子会趁乱到其他小朋友的床铺前溜达一圈。本来只需要十分钟的睡前准备时间,往往因为需要不断地提醒规则而延长到半个小时,我对孩子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请你安静!请你闭眼睡觉!快躺好啦!赶快睡觉呀!尽管反复重申,孩子们对我的话依然置若罔闻,常常是这边安抚了一个孩子躺下来,另外一边又传来叽叽喳喳的说话声,接着又有小朋友说:“老师,我要尿尿。”在孩子们的各种状况面前,我变得束手无策,心中充满了无力感。想到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曾对我说过,由于新教师本身缺少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孩子正在试探你的行为准则底线,所以在日常的生活环节中会出现很多看似具有挑衅意味的“捣乱”行为。
现实中的遭遇让我想到了张元导演的一部电影《看上去很美》,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小男孩方枪枪在幼儿园里的生活故事,其中有一个段落也是讲述老师看孩子们睡午觉的事情。由于当时那位老师采取比较严厉的方法对待孩子们,后来孩子们居然把老师想像成了会吃人的大怪物……想到这儿我暗自告诉自己:千万不能让孩子们把自己想成是一个大怪物,否则我这个老师就太失败了。我一定要想想办法,让孩子们乖乖地、美美地进入梦乡。
这一天和往常一样,当大部分的孩子都走进睡眠室整理床铺、准备睡觉的时候,我对孩子们说:“今天陈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悄悄话的小游戏,这个悄悄话可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哦。但是我要看看谁先在小床上躺好了,闭上眼睛,这样做的小朋友我才会走过去到他耳边说。”听完我的话,孩子们的脸上有几分惊奇,有几分期待,也有几分兴奋。随后纷纷脱完衣服钻到被窝里,有几个孩子还小声地议论:“快点,陈老师要给咱们说悄悄话啦!”“她会说什么呀?”“我猜她会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睡眠室里杂乱的声音越来越小,孩子们一个个都安静下来,甚至那几个爱“捣乱”的小男孩也躺在小床上,满怀期待地等着我的悄悄话。
菲菲是我们班吃饭挑食比较严重的一个女孩子,也自然成为保育员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我先走到菲菲的床边,凑到她的耳边对她说:“菲菲你今天中午吃饭真有进步,不仅把菜和饭都吃完了,而且还把小桌子擦得很干净,希望你以后继续保持哦!”菲菲听了,有些害羞地一笑。接着我又走到东东的床边,对他说:“你今天的小值日生做得很棒哦,我看到吃饭前有几位小朋友忘了把小椅子搬回座位上,是你提醒他们送椅子,而且你还把全班小朋友的椅子都重新摆放整齐。谢谢你,你是一个优秀的小值日生。”听完我的话,东东冲我一乐,把头埋进了被窝里,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庆庆是班里爱蹦爱跳、精力充沛的一个男孩子,往常他在小床上总会折腾一会儿,不是去拉一拉隔壁小朋友的被子,就是去挠挠旁边小朋友的小脚,惹得其他小朋友老是告他的状。可是今天,当我走过他的床边,他正紧紧地闭着双眼,看来是正专门等待我的悄悄话呢。虽然是假装睡觉的样子,但是他并没有再去做一些小动作,这对他来说还是不小的进步。我俯下身子,低声对他说:“庆庆,陈老师知道你一直很喜欢玩火车过山洞的游戏,你要先好好休息,养足精神,下午户外活动和我比比,看看咱俩谁的火车开得快,怎么样啊?”庆庆似乎觉得被我看穿了心思,有些惊喜地看着我说:“行!陈老师,那咱们说好了啊!你可要记得下午一定要玩火车的游戏哦!”我摸摸他的头,含笑点头表示答应。只见他特别开心、满足的样子,转过头去和旁边的小朋友说:“陈老师说啦,下午咱们玩火车过山洞的游戏!”然后躲到被窝里自言自语小声嘟囔了几句,我猜没准是给自己加油呢。孙铭泽是班里个子比较矮的一个男孩子,他有一个特别要好的伙伴,是班里个子最高的女孩子张嘉桐。我走到孙铭泽身旁,俯下身去对着他的耳朵轻声说:“明明,你知道你的好朋友张嘉桐为什么长得那么高吗?你想不想成为男孩子里最高的一个呢?陈老师告诉你,睡觉就是一个长高的秘诀,因为人在睡觉的时候,长高细胞在身体里最活跃,多睡觉,就能让身体变高变强大。”孙铭泽将信将疑地看着我,我接着说:“不信的话,你可以试一试哦!从今天开始试一试。”还没等我说完,他自动地闭上了眼睛,做好了入睡的准备。妞妞是班里最不爱睡觉的一个小女孩,就在刚才我和其他孩子说悄悄话的时候,她一直坐在小床上,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还没等我走到她的身边,她就迫不及待地追问:“陈老师,你快来和我说说吧,你说的什么悄悄话呀?”见她这么期待听我的悄悄话,我想起这几天她听了童话故事《拇指姑娘》后总是和别人说“长大了要做最漂亮的新娘”,于是我走过去在她的耳边说:“妞妞,陈老师喜欢你,因为你是一个特别聪明、可爱的小姑娘,长大了你一定会是世界上最漂亮最美丽的新娘。希望你在梦中能看见长大的自己。”她听完连忙说:“那我马上睡觉,睡着了就可以梦见我做漂亮新娘啦!”我微笑着对她点点头,然后帮她盖好被子,在她的额头亲吻了一下,她无限满足地闭上了眼睛。
等我依次轮流和孩子们说完悄悄话,睡眠室里已响起孩子们此起彼伏的鼾睡声,他们一个个都安静地进入了梦乡,有的小脸上还挂着甜蜜的微笑,或许还做着一个我刚才悄悄跟他们构画的美梦。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悄悄话的小游戏居然如此地吸引孩子们,让孩子们从平日的“淘气捣乱”变成今天的“乖巧可爱”。睡眠室里也不再有冷冰冰的要求和指令,少了那种老师和孩子们之间对立的紧张,而被一股温馨惬意的暖流包围着,有一种家的感觉。
今天的小游戏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孩子们是多么渴望受到老师的关注,希望和老师接近,让老师喜欢,和老师分享一点自己的小秘密。如果老师能够做一位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孩子,了解他们,记录一些点滴小事,然后告诉孩子,让他们知道你看到了他,你关注到了他,那么孩子的童心世界也会向你敞开,他们会用天真的笑脸和真诚的眼神给予回馈,使得更多的爱在老师和孩子之间传递,让教育真正成为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诗意般美好。单的加减运算。这样层层递进,不断深入,使每个幼儿都能够找到适合的动手操作、深入探索的玩法,有效地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留想像创造的材料
在数学区域中,除了老师们精心设计制作的材料,还需要留一些材料让幼儿去想像、去主动创作。如,棋谱、迷宫。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老师设计的这些材料,通过几次机械操作掌握规律后,就不再关注。老师的设计速度总是赶不上孩子们兴趣变化的速度,材料的生命力遭遇危机。这时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组织幼儿讨论:怎么制作棋谱?规则怎么制定?可以设计些什么内容?设计后让幼儿互相走一走,评一评,谁设计的棋谱最有趣。这些设计有无改进余地?怎样改进?这样让幼儿体会棋谱和迷宫的空间布局、空间设置规律,在主动创造中学习、探究。
投辅助纠错的材料
教师在创设数学区域时,还需要通过一些隐性的辅助材料帮助幼儿学习。我们主要尝试了三种材料。第一种,将每一种材料按类摆放,贴上标签,放置在固定的位置,暗示幼儿有序取放,在积累一一对应数学经验的同时,培养幼儿的秩序感,也构成“开放”而不“混乱”的区域环境。第二种,将幼儿的操作行为、结果、记录表等进行张贴。一方面保留了幼儿数学学习活动的成果,让孩子们获得成功感,激发他们再次操作的兴趣,另一方面又为后面操作该材料的幼儿做了隐性示范。通常,孩子们并不是从老师那里学会如何操作这些材料,而是通过观察其他同伴的操作学会的。第三种,提供一些具有隐性自我纠错功能的材料,例如在图形大挑战中,如果前面有一个图形没有拼对,最后一张就没有办法拼上去,孩子们能够自己发现错误并进行纠正。
调应势而变的材料
材料应当是一个“会运作的生命体”。在操作活动中,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捕捉孩子的实际需要,并与自己的教育初衷比较,检视材料的适宜性,探寻孩子的真实水平和需求,及时调整材料。以旧经验为基础,对原有数学材料进行提升和创新,或者投放新的数学材料,适时增强材料对幼儿的挑战,使之更适合孩子的需要。
1.当材料玩法对幼儿缺乏挑战时,需要调整操作材料。如,当用可乐罐垒高对小班幼儿已经没有难度时,孩子们就开始通过不断推倒自己搭的可乐罐寻求快感。于是老师及时调整材料,在上面吊了不同高度的小动物,给孩子们一个目标,并取名“给小动物喂饮料”。暗示幼儿要将材料垒得和小动物一样高,寻求技巧、积累经验,不断挑战新的高度。当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能够熟练掌握,并对这个材料慢慢失去兴趣时,教师又增加了掷色子这个环节,分三个层次增加操作趣味性:按点取物垒高、按数取物垒高、按规律取物垒高。通过调整,不断将幼儿的学习引向深入。
2.当材料的数量影响了幼儿的正常操作时,要及时调整操作材料。过多或过少的材料都会影响幼儿投入活动的热情,材料过少,幼儿容易发生争抢材料的现象;材料过多,幼儿在操作时容易偏离目标盲目游戏。如,大班材料“量一量”,教师的预设目标是让孩子们用自然物测量走廊的长度和宽度,为了体现材料的丰富性,教师将她认为可以探究的材料都放置到了区角中,有积木、筷子、绳子、书本等十几种材料,让孩子自主使用这些材料进行测量,孩子们对这些操作材料很感兴趣,玩得非常投入,但他们是把东西一股脑地往地上放,没有目的,没有秩序,游戏场面混乱。教师的目标形同虚设,丰富的材料失去它本该有的生命力,反而干扰了幼儿的正常工作。正如蒙台梭利指出的“丰富多彩的东西会让幼儿很开心,但无关刺激会导致不必要的分心”。显然,这与投放材料的初衷相违背。因此,教师根据目标,将干扰材料进行了删减,调整了记录纸,突出了操作目标。可见,投放适量的操作材料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师的教育目标。
3.当材料操作不利于幼儿或教师检验时,要及时调整。如大班材料“天平秤”,一开始教师投放了不同大小的石头、海绵、围棋子、豆子等,让幼儿将称重的物体画下来,并记录结果,但是幼儿画的石头、围棋子、海绵等样子都差不多,使得无法检验结果,造成了检验困难。于是教师调整了材料,在大小不同的石头、海绵、豆子、围棋子上都标注了数字,这样,不论是幼儿记录起来,还是教师检验起来就都一目了然了。
只有科学的数学材料才能保证幼儿兴趣的稳定性,促使幼儿向高一层次发展。在我们的数学工作坊,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数学材料,尽情享用材料,感受数学学习的有趣。老师也在材料的投放和调整中学会了观察,更真实地看到幼儿建构知识的过程,更加尊重和理解幼儿。同时,数学工作坊材料的调整过程正是教师实践、反思、调整的过程,它使教师们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实践性智慧。
编辑:cicy
上一篇: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老师,让我回家吧
下一篇: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与孩子“交心”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如何让幼儿听从教师的管理、让幼儿喜欢上跟老师沟通、... 木子姐姐 阅读人气:13
- 一个新手对幼儿教育的感受 2016年我走上了幼儿教育行... 江雪 阅读人气:1258
- 有效的利用种植园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A-vicky 阅读人气:19
- 做一个幸福的幼儿教师 阅读人气:13
- 作为教师应不应该画淡妆上班?你们幼儿园要求了吗?为... 蛊蛊 阅读人气: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