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争吵”变得有意义了——评案例“娃娃家的争吵”
作者:周淑瑛 来源:上海长宁区教育学院 上传时间:2015-03-19
案例“娃娃家的争吵”清晰完整地描述了珈珈从哭着向教师倾诉到愉快地参与娃娃家游戏的过程。我们从中读到了孩子的情绪变化、游戏中的矛盾冲突以及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结合教师的自我分析和反思,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我认为,这位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作用较充分地体现在推动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上.而不仅仅体现在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上。这是体现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价值的关键,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是青年教师实践中的难点。不少教师常常把这两个层面的引导混淆起来,尽管在认识上接纳和认同前者,但在行为上常常表现为后者,以致在不知不觉中主导了游戏。这一案例给了我们如下启示。
1.支持幼儿学习表达自己的意愿。促进相互了解
教师要经常为幼儿创设表达的机会,让游戏当事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从不会表达到逐步学会清楚地表达。这也是幼儿发现并认同同伴、了解同伴的重要过程。案例中的教师对于跑来哭诉的珈珈和一脸担忧的玮玮,都能耐心地引导她们“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玮玮能清楚地表达,而珈珈虽然表达能力较弱,但也可以听明白玮玮的想法。学习表达就是在不断的听和说之间进行的。创设表达机会也是教师支持作用的体现。
2.支持幼儿学习解决矛盾,促进相互接纳
支持幼儿学习解决矛盾,就是让幼儿在满足自身愿望的同时,学会尊重、接纳别人不同的想法,尽力让大家都能玩得开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支持幼儿找出问题。案例中,在玮玮说完事情原委后,教师问玮玮“你把你的想法告诉珈珈了吗",又问珈珈“是这样吗”“那你为什么还要送”……通过引导幼儿相互表达,“问题”显现在了当事人面前,且得到了双方的认可。“我想和她们一起玩。”“不行,娃娃家今天在办生日聚会,客人太多了。”问题终于明白了。其次,要支持幼儿尝试自主选择。案例中教师问:“那你还想去玩吗”“你看看哪里还需要牛奶”,在支持珈珈并给予珈珈再作选择的机会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玮玮拒绝珈珈加入的理解和尊重。珈珈在转了一圈后提出想去“蛋糕店”试试,这是她运用已有经验作出的选择与判断。当她成功地获得了“蛋糕店”同伴的接纳时,就如这位教师分析的那样,她体验到了交往的乐趣,提升了交往的技能。因此,当她再次被拒绝时,她的表现是独自决定再去娃娃家试一试,而不是又一次伤心地来向教师求助。从教师支持下的选择,到敢于独立选择,这无疑是一大进步。当珈珈再次面对娃娃家的同伴时,她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在对方提出要求后,她立即予以配合,双方都显示出了对同伴的尊重、理解和接纳。
3.支持幼儿的游戏,把握促进幼儿发展的良机
首先要看懂游戏。即看懂游戏过程中曲折变化的细枝末节,看懂幼儿行为所反映出的幼儿的游戏兴趣及当下存在的问题:他想玩什么?是什么问题使他不能如愿?这是教师把握介入游戏时机的重要判断依据。从该案例中,我们读到这位教师清晰地描述了一系列游戏事件中幼儿的行为及情绪的变化。她不仅看到了整个过程,而且较准确地分析出这属于“玩伴间出现了纠纷但无法自行解决”的情况,把握住了介人的时机。这种介入就体现出了推动幼儿发展的作用。
其次要看懂幼儿。即以当下幼儿所表现出的能力、水平为依据,随机调整介入游戏的程度。该案例中,教师在观察到珈珈的样子“显得平静多了”时,只是泛泛地试着鼓励“那你还想去玩吗”,当看到她“一脸茫然,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做”时,教师则继续鼓励:“你看看哪里还需要牛奶?”这里的“继续”就体现了介入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教师在调整幼儿再次选择的空间,使自己的支持越来越接近幼儿的实际需要,直到珈珈高高兴兴地玩起来。
我们看到,案例中的教师并没有进入游戏,也没有在游戏情节发展中发挥直接作用,而始终在游戏之外以第三者的身份鼓励幼儿参与游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间接指导”。她多次引导、支持幼儿表达自我意愿,找出问题,自主选择,自己解决矛盾,这也可以理解为教师游刃于不同游戏个体之间,尝试联系各种有关信息,促进游戏同伴间的相互了解和接纳。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得到了发展,也就是因为教师的支持得当,“争吵”变得有意义了。
摘自:《幼儿教育》 2015(01、02)
编辑:cicy
上一篇: 幼儿教师个案观察:娃娃家的争吵
下一篇: 幼儿教师观察记录:站在孩子的角度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我想问一下当幼儿老师怎样能变得自信勇敢一点?我比较... LY 阅读人气:17
- 赣州市区一级新开园所需要招聘组织和管理能力强的执行... 流浪兔 阅读人气:4
- 六一儿童节,有没有适合托班表演的节目,3岁左右。要... 阅读人气:6
- ...和每个场所的位置以及场所的作用,同时也能够知道... 看不见听不见 阅读人气:135
- ...兴。 “护蛋”活动进行到下午时,平时淘气的黄鑫伟也... 淡颜墨青 阅读人气: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