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随笔:我想当女孩儿
作者: 李淑芳 寇丽娟 来源:中国幼儿教师网 上传时间:2016-06-22
儿子今年3岁半了,上小班。最近班里的女同学穿裙子,我儿子也跟我说:“妈妈,我也想穿裙子。”我告诉他,男孩儿不穿裙子,女孩儿才可以穿呢。他说他不想当男孩儿了,想当女孩儿。这可如何是好啊?
一位疑惑的妈妈
案例中的小男孩看到班上女孩儿穿裙子漂亮,但明确知道自己是男孩儿,为了能穿裙子,所以想变成女孩儿。3岁半的小男孩的言行,背后可能有什么原因呢?
心理发展水平:性别意识稳定性尚未建立
性别意识包括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生理性别指婴儿出生后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证实的女性或男性特征。社会性别是由社会文化形成的有关男女角色分工、社会期望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这是一个通过环境和教育不断进行的过程,也就是说,社会性别并不是生来就有的。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性别意识的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一致性。性别认同是儿童性别意识发展的初级水平,即儿童知道人有男、女的分别,并且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儿童性别认同出现的时间在1岁半到2岁之间,3岁前基本完成。
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知道性别不会随时间、地点等变化而改变,多数三四岁的孩子能达到这一水平。案例中的小男孩儿知道自己的性别,但是性别稳定性尚未完全建立,所以会有当女孩儿的主观愿望。
性别一致性指儿童认识到性别不会因为衣着、头发长短等外在特征而改变,一般5~7岁的孩子会先后达到这一水平。通俗地说,他们知道女孩儿即使穿男孩的服装,仍然是女的;即使男孩儿留着长发或对一些女孩儿的活动感兴趣也还是男孩儿。这阶段的儿童开始模仿同性别的成人和同伴,并且关注不同性别的服饰、游戏、特征和行为,使自己的行为表现符合生理性别,这也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案例中小男孩性别一致性的发展,只能说处于在萌芽阶段。
教养因素:主要教养人和榜样缺乏
性别意识的发展受主要教养人的影响。如果平时生活中孩子更多接触的是女性(妈妈、外婆等),家人又不注意强化孩子符合社会期望的穿着打扮和行为举止,孩子缺乏对男性角色进行观察与模仿的机会,就会影响孩子性别认同感的发展。或者祖辈(父母)想要女孩儿但生了男孩儿,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说“你要是女孩儿多好啊!”或者“看人家小姑娘多文静,哪像你这么淘气!”之类不认同小男孩的话语,甚至在生活中将小男孩当小女孩养。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会朝着父母所期望的性别角色发展,而不是遵循自己本来的性别角色去发展。
此外,父母亲自身的性别行为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果家庭中母亲过于强势,主宰着家庭生活中的一切,而父亲在家庭中比较弱势,没有发言权,表现得无所谓或者什么都服从,孩子也有可能倾向于认同、模仿母亲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容易女性化。
孩子本身:外在评价的影响和好奇心的驱使
3岁多幼儿的自我认识容易受外在评价的影响,如果平时经常听到妈妈、家人或老师等夸赞女孩子穿裙子漂亮,他看到裙子款式多样、色彩明丽,也希望自己变得赏心悦目并得到大人夸奖,可能会强烈要求穿裙子。妈妈可以想一想,是不是平时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夸小女孩儿,而对儿子的穿着肯定太少?
加上小孩子好奇心强,他可能会暗暗琢磨:以前一直都穿着裤子,穿上裙子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呢?是不是很有趣很好玩?像妈妈一样?像姐姐一样?像班里的女同学一样?因此可能会嚷着要穿裙子。
间接榜样和暗示:大众传媒的影响
现在,孩子接触手机、电脑、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介的机会很多,他们会不自觉地模仿自己接触到的媒介中所出现人物的行为、态度、语言等,并将这些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系统中,形成自己的性别认同。比如,许多孩子喜爱看的动画片是以公主为主角,她们美丽、善良,还有着神奇的魔法,这些公主都穿着裙子,孩子们看后觉得穿上裙子就会变成和她们一样魔力非凡的公主,成为神奇的偶像,于是去模仿动画片中人物的行为和语言。小男孩的家长是不是对孩子看的图书、动画片等没有注意遴选或者引导呢?
性别意识的发展对人一生的生活都会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幼儿阶段,孩子能够形成性别稳定性对以后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意义,以下建议供参考。
淡然处之,不随意给孩子“下结论”
小男孩儿说自己想穿裙子,可能只是一时兴起,家长不必焦虑,不用小题大做,严肃地和他谈论绝对不能穿裙子等话题,可以找点借口先推脱过去,尽量转移他的注意力。也许过一段时间,热乎劲过去了,孩子就不再要求穿裙子了。如果孩子偷偷穿了家里人的裙子,家长也不要大惊失色甚至气急败坏:“哎呀,你怎么穿起裙子了?太娘了,可真丢人,快脱下来!”或者觉得好玩,哈哈大笑:“我家宝宝真像个女孩,穿起裙子来还有模有样的。”这些过度的反应都可能引起孩子更加强烈的好奇心,说孩子“娘”“像女孩”更是容易使幼儿将这些结论内化,影响孩子性别意识的健康发展。
男性榜样和正面强化
在家庭中,父母应多和孩子进行互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尤其是父亲,要多跟孩子接触,给孩子提供鲜明的性别榜样,让孩子体会到父亲的力量、阳刚、勇敢、大胆、责任感等,从而使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与自身性别吻合的行为模式、态度、情感、语言表达、着装等。
平时要适时强化与孩子性别相适应的行为,弱化孩子的不当行为。比如,男孩子穿男式衬衫、夹克时夸他帅,但是如果穿公主裙、高跟鞋时,要平静但态度坚决地告诉他,这是女孩子的服装打扮,不适合男孩子。男孩子出现勇于探索、勇于负责等行为时及时表扬,如果过分胆小害羞则应与其交流,创设能让他大胆表现的机会。
适宜的玩具、活动和同伴交往
爸爸妈妈要注意给男孩子买汽车、机器人、玩具手枪等适合男孩玩的机械类操作类玩具,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鼓励男孩玩一些要求肌肉大运动的活动,如扔球、开车、玩沙玩水玩泥、打仗游戏等。
孩子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不同性别孩子的不同特点,观察、模仿同性别角色的言语风格、行为方式等,强化自己的性别角色意识。可以多鼓励孩子与同伴开展 “扮家家”等角色扮演游戏,从而了解并巩固不同性别角色的行为方式。
性别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孩子一时的“偏差”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片段,相信通过调整,孩子会成长为一个小小男子汉的。
文章来源:学前教育杂志家庭版
上一篇: 幼儿教师随笔:孩子爱打人的背后
下一篇: 幼儿教师随笔:识字,是一大难关吗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我想今年去考教师资格证 请问好久开始报名 瓶盖 阅读人气:16
- 参加面试幼儿园的简历怎么做?我想做的漂亮点,亲,有... & 唯美~ 阅读人气:17
- 我想问一下当幼儿老师怎样能变得自信勇敢一点?我比较... LY 阅读人气:17
- 你会不会偶尔把你的男朋友当成幼儿园的小孩儿,宠着他... 胖圈圈 阅读人气:75
- 您好,我想问一下小中大班的教材是什么版本,有专门渠... 李铭泽 阅读人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