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了解孩子的"真需要"
作者:吴彩霞 来源:江苏如皋范学佼附属小学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6-07-22
小班教师告诉我说,她们发现孩子在玩"娃娃家"游戏的过程中生成了"娃娃生病"的情节。考虑到"爸爸妈妈"会带"娃娃"去看病,所以,教师判断孩子们需要一个游戏场景--医院。为此,教师在活动室里创设了一个"医院"的场景。但是,教师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孩子们的"医院"游戏玩得并不好,经常为了争抢玩具乱作一团。教师很困惑:"医院"是根据孩子的游戏需要创设的,为什么孩子们玩不好呢?于是,今天我决定去班上看看。
我来到小班活动室,看到"医院"有三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分别用高于孩子身材的木板隔开。第一间投放了白大褂、医生帽、护士服、护士帽,还有处方纸等,看起来应该是"门诊室";第二间,投放了针筒、输液器等医疗器械,看起来应该是"注射室";第三间,摆着一条长凳子、一张床,还有听筒等,看起来应该是"检查室"。
今天的角色游戏开始了,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来到了"门诊室",他们分别装扮成了医生和护士。有两个男孩来到了"注射室",一个男孩来到了"检查室"。
游戏过程中,"娃娃家"里有些"爸爸妈妈"带孩子来"医院"看病,他们全都去"门诊室",而"注射室"和"检查室"根本无人问津。于是,"注射室"里两男孩大声吆喝起来:"来看病啊,快来啊。"可是,还是没人去。一会儿他们顾自玩了起来,并且为争抢一个针筒发生了争执。"检查室"里的男孩则站到"病床"上,用手中的"听筒"与"注射室"里的两个男孩子打闹了起来……这时,教师不得不介入引导了……
经过一番观察,我渐渐发现了问题:"医院"游戏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小班孩子在玩"娃娃家"的过程中是生成了给"宝宝"看病的情节,但是,他们只是需要有这样一个情节而已,对"医院"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可以给"宝宝""看"一下病就可以了。教师根据孩子游戏的需求创设"医院",想法并没错,但是,教师并不完全了解孩子对"医院"的真正需求,而是以自己的标准来创设医院,投放了比较齐全的材料,还分了科室。教师本期待孩子能将"医院"游戏玩得风生水起,可是,小班孩子的生活经验不足以支持他们生发"医院"游戏。孩子可能需要有"医院"给"娃娃"看病,但并不是一定要玩"医院游戏"。听了我的分析,小班教师对班里的"医院"环境进行了调整,只留下了一个"门诊室"。
这件事让我们明白,教师要明辨孩子的"真需要",不然,错误的回应只能让事情适得其反。当然,要明辨孩子的"真需要",教师不仅要进行仔细的观察,更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摘自:《幼儿教育》2016.04
编辑:cicy
上一篇: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想和你做朋友
下一篇: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有效的利用种植园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A-vicky 阅读人气:19
- 北京西城槐柏幼儿园 刘玥祎 随心所语——《... 猫科女孩 阅读人气:282
- ...,不要让她生来只做没有翅膀的凡人。是呀,尤其是... 英子 阅读人气:361
- 为什么孩子一上幼儿园就容易生病? 大胖家的喵 阅读人气:1252
- 一个新手对幼儿教育的感受 2016年我走上了幼儿教育行... 江雪 阅读人气: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