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面对孩子,不要以施恩者自居
作者:张以瑾 来源: 上传时间:2013-05-14
针对不少学校在毕业季节总是或明或暗地要毕业生对母校“表示”一下的现象,本人曾写过一篇题为《学生毕业,学校勿以施恩者自居》的文章,提出学校与其向学生“索要”恩情,不如审视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建构平等的、不断升华的师生与校生关系。
毋庸置疑,延续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极为推崇“孝道”和“师道”,两者的共同点就是高悬“恩”字,把年轻人置于绝对的伦理次位和无限责任方。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看,这种文化设置让一代代年轻人成长在固有的规范之中,从而形成有助于维持社会稳定的伦理纲常。
联系到当下幼儿园流行的“感恩教育”,我们有理由怀疑,同作为教育者的家长和学校,在维护这种千年不腐的伦理纲常上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合谋”和“共为”。
笔者自信并非不知感恩父母、老师,但每提到“感恩教育”,脑子里总会冒出这些问题:父母生养孩子,难道就绝对有恩于子女?家长和学校为何要向孩子强调“感恩”?“感恩”一定要成为一种教育吗?
一位刚为人母的同事曾跟我感慨:“生养孩子,对父母是一次再教育”,而另一位朋友则说,“有了孩子,我才真正懂得何为教育”……这些观点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是因为它们不同于传统的感恩逻辑,而是把父母置于感恩者的位置,让人看到孩子给父母带来的收获与改变。难道不是吗?有了孩子,你会发现自己是被无比信赖和依靠的人,你会收获孩子带给你的欢声笑语,你会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在孩子的出生与成长中得到了延续……
据说,当小仲马拿着自己轰动一时的作品《茶花女》向父亲报喜时,大仲马微笑着对他说:“孩子,你就是我最好的作品!”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两点:一是大仲马对拥有小仲马这个“作品”是心怀感激的;二是“感恩”是一种可以在幽默和巧妙中完成的情感交流。
“让4岁孩子学会体谅父母辛劳”,“学会感恩”这样的提法,在语言提炼中显得成人化,带有明显的成人认知逻辑以及“以成人为中心”的价值预设,不知不觉让很多人在做法上也陷入了误区,忽视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能够带给别人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又往往把儿童置于被动接受的位置,比如组织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给父母洗脚,呈现各种极具催泪效果的艺术作品渲染感恩气氛,等等。
其实,无论对感恩者,还是被感恩者来说,感恩都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体验,但这种美好来自于真诚与自然,来自于身为“社会人”的我们对自身发展可能与可为的本质认知,需要每个人以生命主体的状态去感知和体悟。
说到底,教育不是要拒绝感恩,而是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这种情感纽带,让感恩基于生命主体的自然表达;也不必急于突出感恩,而是要引导人疏通心灵的泉眼,清除认知的蔽障,让感恩之情有得以萌生的心灵空间和社会土壤。
编辑:cicy
上一篇: 资源共享:触摸那颗感恩的心
下一篇: 资源共享:天在做,人在看!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怎么写一份中班 数学公开课呢 要以游戏为主 那个女孩 阅读人气:5
- ...经历,不要让她生来只做没有翅膀的凡人。是呀,尤... 英子 阅读人气:361
- 我们要做个教玩具以“文明城市”为主题,请问大家有什么... 花花 阅读人气:18
- 我们可以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科学的与家长合作? 要你好看74143 阅读人气:21
- ...墙不是展现我们的手工有多好,制作有多精巧,主题... 看不见听不见 阅读人气: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