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再说我惯着孩子,我只是更懂他!
作者:项目 来源: 上传时间:2017-06-23
微信里,一位妈妈向我倾诉她的苦恼:孩子有—个特别喜欢的小被子,不仅每天晚匕要盖着,白天也要抱着它。小被子有点儿长,常会拖到地上弄脏,有天姥姥趁孩子不在家,把小被子洗了。孩子到家后看到晾在阳台上的被子,哭闹起来,吵着要收回被子。可被子还没有干透,姥姥姥爷不同意收回,孩子便大哭着要自己上阳台开窗户。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姥爷,他抱回孩子,说:“这孩子真该好好教育。”
我听完并没有觉得孩子有什么问题,很显然,小被子已成为他的“依恋物”,上面有他熟悉的味道,能带给他安全感。至于孩子为什么会有“依恋物”、如何引导他逐渐远离,这是更深层次、更长远的问题了。在当下,我们更需要去尊重孩子的心理。
我回复她: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把小被子收回来给他。没有干透,那就给孩子摸摸,让他感受一下。此时,还需要与孩子共情:“宝贝,你看见小被子湿了很伤心对吗?它只是洗了个澡,等太阳出来,把它晒干,它又能陪伴你了!”
见我这么回复,这位妈妈激动得仿佛找到了同盟军:“对,我就是这么做的,可是,姥姥和姥爷都说我太溺爱孩子了,不能这么惯着他!我都开始怀疑自己了。”
我很理解这位妈妈,因为我也不止一次被别人这样评价。
真的是我们太溺爱和纵容孩子吗?
并不是!正如《正面管教》中说的:“我的耐心不是来自于娇惯和纵容,而是来自于对孩子心态和行为的正确认识,对自己的心态和行为的正确认识,对父母正面引导孩子的方法的正确认识。”而溺爱的根本在于,它是错误的爱。对于孩子来说,只要爱得正确,就算多到溢出来都没有关系。
可很多父母并不这么想,他们认为顺着孩子做父母不认同的事情就是溺爱。是啊,我们成人有如此多的经历和知识,难道还没有基本的判断标准和行为准则吗?可孩子还只是一株幼苗,它在慢慢成长,有自己的思想和节奏,我们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它合适吗?
我们常说,爱一个人需要“投其所好”,而不是“给己所要”,亲子关系也是如此。很多父母从未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从未试图去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只以自己的判断一意孤行,他们给孩子的爱未必是孩子需要的。他们甚至于会溺爱孩子,而且把这当作父母的责任心所在,比如追着喂饭,一手包办孩子本应承担的劳动等。
既然懂得是最好的爱,那我们又如何做到呢?答案很简单:敬畏孩子。
现在,我的女儿心心已经2岁多了,白天基本已脱离了尿不湿,开始坐马桶上厕所了。一次辅助她上完厕所,我顺手按了冲水键,她立马发脾气,大哭起来,嘴里重复着:“我尿我冲!我尿我冲!”
我意识到她开始形成了自己的秩序,那就是,她观察到我每次上厕所都是自己冲的,她也想和我一样。
虽明白了这点,但一切也不能重来。我与她商量:“要不你再上一次厕所?或者妈妈上一次,你来冲,咱们就当交换了!”她委屈地噘着小嘴:“宝宝没有尿了!”
“好,那我来吧!”我上完厕所,她用力按下冲水键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她的满足。我抱着她,又跟她说:“下次请提醒妈妈,要不妈妈可能又会不注意给冲了,宝宝该伤心了。”她点点头。果然,之后几乎每次她都记得在冲水前提醒我:“妈妈,我尿我冲!”
如果我们不懂孩子,那么从一开始,想必就会斥责她无理取闹,而不是看见她的需求,不明白孩子在“秩序敏感期”的特殊心理。我们只会自以为是地去评判孩子,把她放进“对与错”的条条框框里,限制她,压抑她。
教育家蒙特梭利说过,儿童有自己的“精神胚胎”,它的娇嫩就像所有初生的生命一样,需要得到保护。它需要被一种适宜的环境包围,就好比大自然用膜来包裹胚胎体一样。
我们的“懂得”就是给孩子营造的最适宜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才能成长得最好,把他们的天赋发挥到极致,充满灵性与生命力。这样的孩子,不会被我们塑造成流水线上的产品,而会成为一件与众不同、充满创造力的手工艺品,让人惊叹和不可思议。
摘自《婚姻与家庭》:纪实读本(京),
摘自:《家庭教育导读》2017.05
编辑:cicy
上一篇: 跟外婆学习慢悠悠地养孩子
下一篇: 怎样给幼儿园孩子选图书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孩子上幼儿园不自己提裤子,让老师帮穿,还挑老师。其... 快乐v烦恼 阅读人气:103
- ...定好主题墙的主题,我们就可以将主题墙展现。我们... 看不见听不见 阅读人气:135
- ...。 尹老师说,我们要让自己的孩子有过做天使的经历... 英子 阅读人气:361
- ...谁能安安静静地坐好,就给他发一颗糖果。甜甜的糖... 猫科女孩 阅读人气:282
- 我是大班新来的插班老师,孩子们明显欺生,我应该怎样... 小鱼老师 阅读人气: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