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幼儿认知,共有34164条结果
-
7~18个月婴幼儿操作性活动的设计
婴幼儿早期的语言能力极为有限,其发育、发展水平更多地是通过动作来体现。随着动作的不断复杂化,婴幼儿的认知方式、认知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
标签:婴幼儿,操作性,活动,设计类别:心理发育浏览次数:1045次
-
热闹的端午节——提高孩子符号关系认知能力的游戏
符号关系认知能力是对符号关系的理解能力,最常见的符号关系是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对于学前阶段的孩子来说,对符号关系的理解包括理解数的顺序、理解数之间的相邻关系等,这种对数关系的理解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标签:幼儿认知,数学学习,端午节类别:幼儿园大班亲子游戏浏览次数:1796次
-
图画故事书教学中插画运用引起动机的策略
插画运用引起动机的策略,是指教师在图画故事书教学过程中,如何引起幼儿对书中插画进行探讨或故事分析的引导。
标签:幼儿园阅读活动,图画故事书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390次
-
3~4岁儿童在规则理解和运用上的发展
导读:执行功能与儿童的学习具有密切联系。儿童学习新知识、面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时都需要有一定的执行能力,他们参与有创造性或灵活变化的活动也离不开执行功能。
标签:3~4岁儿童,规则理解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51次
-
科学知识图画书阅读活动的设计和指导——以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为例
科学知识图画书《海豚》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色彩纯粹逼真,海洋蓝的主色调把海洋的宽广、深邃、宁静生动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标签:科学知识图书,图书阅读活动,阅读活动设计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3540次
-
幼儿模式学习活动中的多元表征——以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看看排排”为例
模式是数学的一个基本主题,它反映了数学的实质,即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形式、结构和关系的抽象化模式的研究。
标签:幼儿模式学习,多元表征,集体数学活动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3073次
-
3~6岁儿童归属感及其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社会领域部分明确提出幼儿要“具有初步的归属感”这一学习与发展目标,以及有效帮助幼儿建立初步归属感的教育建议。
标签:3~6岁,儿童归属感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635次
-
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实践案例——竹类“簸箕妈妈”
作品主要功能和特点: 作品功能:“簸箕妈妈”属于益智类教玩具.适合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两人及多人玩耍。主要功能是帮助幼儿对不同颜色、不同形状进行分类;锻炼幼儿的手脑协调性;促进幼儿对实物的分解组合及对数的认知能力。
标签: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簸箕妈妈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343次
-
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森伯格(Eisenberg)于1972年提出,用来指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可以让他人乃至社会获得益处的行为。
标签: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4887次
-
资源共享:兴趣、认知和习惯,哪个更重要?
我的儿子胡小轩今年7岁,是一个已经有半年学龄的一年级“小豆包”。别看只有半年学龄,面对儿子的巨大变化,作为家长我感触颇多。
标签:资源共享,兴趣,认知,习惯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35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