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儿童发展法,共有19995条结果
-
落实科学保教,把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还给孩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科学保教理念与实践
学前教育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习惯养成和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确保学前教育的高质量?首要的是从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的规律与特点出发,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
标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保教理念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2903次
-
教师幼儿教育辅导:幼儿教师进行幼儿教育研究的策略
由于进行幼儿教育研究对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提高幼儿园的凝聚力,以及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工作兴趣与热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近年来,幼儿园领导和教师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的研究工作。 不..
标签:幼儿教育,幼儿教师,职业素养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1464次
-
反思拓展:教师在撰写学习故事时遇到的挑战
目前国内的很多地方都在效仿新西兰落实其幼教课程纲要的经验,开始积极倡导幼儿教师通过撰写学习故事来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标签:反思拓展,学习故事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137次
-
幼儿语言障碍及其矫治
幼儿语言障碍及其矫治(young childrens language disorder and language therapy)幼儿语言障碍是指儿童在早期语言获得和学习过出现了发展性的异常现象。语言矫治是师..
标签:语言障碍,矫治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140次
-
从自主写生《葡萄》作品解读儿童绘画发展过程
“儿童在最初的画里,画那些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东西,并用他们能理解的秩序将它们组织起来。”(《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鲁斯·斯特劳斯·盖纳、伊莱思·皮尔·科汉)可以说,3~6岁儿童的绘画过程,
标签:自主写生,解读儿童绘画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153次
-
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难在哪儿?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又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的问题。2011年教育部《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
标签:小学化,幼小衔接,去小学化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522次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公开征求意见稿
为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育部研究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现正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标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1383次
-
当儿童游戏时——教师在儿童游戏时应有的观察视角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然而,在目前的幼儿园教育中,怎样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一直以来在操作的层面上仍欠缺具有实际意义的探讨。
标签:儿童游戏,观察视角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4885次
-
儿童美术创作中教、学、用的关系阐释
运用所掌握的美术表现技巧、知识表现自己所思、所想的过程是儿童美术创作的本质特征。
标签:儿童美术,创作,关系,阐释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937次
-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表情歌》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表情歌》
标签: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表情歌类别:精选说课浏览次数:164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