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基础教育阶段,共有24072条结果
-
教育部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答记者问
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以下是答问全文:
标签:教育部答记者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2247次
-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说课稿:《小青蛙跳跳跳》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说课稿:《小青蛙跳跳跳》
标签: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说课稿,小青蛙跳跳跳类别:精选说课浏览次数:7761次
-
童话国度的快乐童年
如果你是一位丹麦家长,学期末你会收到孩子怎么样的成绩单?答案是:你会收到一份没有“成绩”的成绩单。丹麦的孩子交给父母的是一份“四格成绩单”,上面没有语文、数学、社会、自然的分数,也没有老师的评语,更没有排名。
标签:童话国度,快乐童年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231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如何立规矩
关于规矩,读者最常问的几个问题是:对孩子比较宽松,长大以后他会不会无法无天?少一些规矩、多一些自由对男孩来说,会不会使他越来越没有规矩,从而养成一些坏习惯?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立规矩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057次
-
以研促教 以教助长——记“区角活动中师幼有效互动研究”系列教研活动
随着对区角活动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其价值已不仅仅是集体活动的铺垫或延伸。但是在日常观摩中,发现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计划环节教师的语言浮于表面,目的性不强;师幼互动的时机影响了幼儿活动的持久性、深人性;在分享交流时,教师没有深入提升幼儿经验等。为此,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区角活动中师幼有效互动研究”的一系列研讨活动。
标签:区角活动,师幼有效互动,教研活动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829次
-
幼儿行为问题家庭成因的个案分析
幼儿的行为问题一般是指对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障碍的行为的情绪方面的异常表现。弗洛依德的儿童精神发展理论告呼我们,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
标签:幼儿行为问题,案分析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1275次
-
认知主义幼儿园课程
Renzhi zhuyi you’eryuan kecheng 认知主义幼儿园课程(kindergartens curriculum of cognitivism) 自20世纪60年代起,皮亚杰(J.Piage..
标签:认知主义,幼儿园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2504次
-
如何让3岁宝宝学会感恩
3岁宝宝是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从此时开始进行爱心、责任心、感恩教育都是最佳的时机懂得了感恩的孩子,心中自然会有爱。所谓三岁定八十,指的就是性格和情操,此时不打好基础,长大后再想纠正就十分困难。
标签:3岁宝宝,学会感恩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37次
-
你知道孩子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吗?
每个老师都想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都想获得孩子们的喜欢,但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谁能知道小孩子每天都在想些什么,又有谁知道他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其实,把老师和孩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综合一下,就能够概括为
标签:园务工作,幼儿教育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239次
-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不听话”的南南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不听话”的南南
标签: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不听话,南南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327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