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挖掘孩子的创造力,共有39227条结果
-
泥工活动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导读:泥工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对培养幼儿技能技巧、提高幼儿素质,开发幼儿智力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孩子在泥工教育活动中,不仅仅制作出了一些渗透其个性特长的作品,
标签:泥工活动,创新能力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320次
-
学科活动
学科活动(subjects activity) 学科是知识发展和分化的结果,有其必然性;学科在分化的同时又在走向新的综合与统一,学科之间的联系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在幼儿园完全排除学科活动是不可能的,但不..
标签:学科活动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1328次
-
读书笔记: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
近来,偶阅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一书,该书虽由两位中学校长所著,但其中许多教育教学案例隐含的意义使我们幼儿园教师也深受启发。书中的言语亲切自然,发人深省,故此书令人爱不释手,
标签:我们,怎样,教师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2046次
-
学前课程创生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学前课程创生是幼儿园教师主动根据学前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发展实际,结合幼儿园现状,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课程,以促进学前儿童多方面经验有效增长和建构、实现其全面、主动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的过程。
标签:学前课程,资源开发,生成活动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270次
-
幼儿的玩伴 教师的助手——谈自然材料的巧利用
树叶、石头、沙子、泥土等自然材料,来源于大自然,绿色、环保、无污染。在幼儿园里,我们巧妙利用身边的自然材料,努力挖掘其教育功能,使其成为了幼儿的好“玩伴”,教师的好“助手”。
标签:幼儿玩伴,教师助手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803次
-
相吸、相知、相融——重庆市江津区几江幼儿园的学习故事之旅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掀起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学前教育变革。随着《指南》实施工作的深入推进,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儿童观、教育观、教育方式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革新。
标签:幼儿园学习故事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434次
-
对话绘本叩问心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语言领域中提出:“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有利于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标签:对话绘本,叩问心灵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275次
-
挖掘教学中的人文价值
大班的数学活动“破译电话号码”取材于上海市二期课改教师参考用书,活动以大班孩子即将毕业互留电话号码为教学线索,归纳提升幼儿对数字的不同经验与认识方法。
标签:挖掘,教学,价值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710次
-
废物利用 其乐融融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而活动材料则是幼儿思维的支撑。它可以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帮助幼儿完成探索过程,并使探索活动向纵深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开启幼儿心智的“金钥匙”。现代生活赋予我们许多精美的材料。而这些材料后来大都变成了废旧物品,或束之高阁,或当垃圾扔掉了,实在可惜。在日常生活中,我便发动家长、孩子将身边废弃的各种各样的物品收集起来。
标签:废物利用,其乐融融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1365次
-
做好观课议课中的角色定位
纵观幼儿园园长、年级组长等进班观课,时常是正襟危坐,优点、缺点、建议三方面规范地反馈。虽说要“尽量发现教师教学的闪光点”,可”优点”只不过是“建议、指导”的前奏。
标签:幼儿园观摩课活动,观课议课的角色定位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53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