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欧洲父母,共有4392条结果
-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质
学龄前儿童的性格培养又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0-2岁、2-4岁、4-6岁,每个阶段的发展重点是不一样的。0-2岁这个阶段是培养信任感、安全感的关键期。如果发展得好,在性格中就能有希望、乐观、自信的品质;发展得不好,则会形成悲观、多疑、敏感、自卑的性格特点。
标签:好性格,好品质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47次
-
欧美国家的早教理念
法国:大人和孩子平等对话 法国人没有经常抱宝宝的习惯,婴儿几个月大时就会被安置在一块安全的围起来的婴儿区,让他们在里面滚、爬、玩耍。再大一些时,家长就让宝宝在地毯上来回爬。
标签:欧美国家,早教理念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482次
-
童年的安全感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童年的安全感是今生幸福的宝藏,如果想让你的孩子真正幸福,让他在成长的每一步都有取之不尽的宝藏,请给他一个温暖自由的童年。这种安全感是否在童年被满足将决定着孩子一生关于幸福的潜意识趋向,将为他今后人格的
标签:安全感,大声斥责,恐惧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272次
-
“宇宇是老师的好朋友!”——对一幼儿的教育个案
新学年开始,我接手的小班里多是三岁的孩子,再过一个月就满四周岁的宇宇,在班上的种种表现却与他的实际年龄相差太远,显得格格不入。具体表现:
标签:幼儿园个案观察,幼儿的教育个案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210次
-
走进童心世界(焦立群)
当我用双手握着孩子稚嫩的小手,当我用微笑迎接孩子挂着泪珠的脸庞,当我用目光凝视孩子那清澈的眼睛,我对自己说:我要用细心和耐心去解读他们神奇的思想,要用真心和热心去感悟他们丰富的情感。于是,带着一份爱心、一份责任..
标签:走进童心世界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279次
-
听个好故事,养成好习惯
故事是开启儿童智慧大门的一把钥匙。听故事可以丰富儿童知识,同时提升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促进儿童的思维更加细微准确,想象更加斑斓、开阔。讲故事能加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使孩子产生一种安全感,这对儿童感情的发展非常重要。
标签:好故事,养成,好习惯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2272次
-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妈妈的手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妈妈的手
标签: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妈妈的手类别: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浏览次数:2736次
-
分离焦虑症如何克服
名词解释:什么是分离焦虑? 当小朋友跟父母或照顾他的人分开,或离开他的家(他熟悉的地方),他会感到苦恼,忧伤,这便是分离焦虑。这是一个必经的成长历程。他们通常会用哭叫,会用吵闹来表达他们的不安情绪。当他们渐渐懂得离开他的父母会回来时,这种焦虑便会消失。
标签:分离焦虑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649次
-
和“宝贝”在一起,和幸福在一起
上一盏明灯,为孩子们点亮前进的方向;如果,父母是承载孩子远航的船舶,那么老师就是船舶上扬起的帆,带领孩子们乘风破浪奋勇前进;如果,父母是有心栽花的人儿,那么老师就是阳光雨露,照耀着、灌溉着花朵怒放。不知不觉中老师变成了越来越多人尊敬而羡慕的职业。有幸成为人民教师中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感到高兴、感到自豪。
标签:宝贝,幸福,在一起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666次
-
国外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尽管世界各国关于学前教育的方法、形式繁多,但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大体上是一致的。主要有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标签:国外,学前教育,基本原则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14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