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困惑解答,共有1884条结果
-
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教师培训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不仅顺应了国际潮流,而且满足了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需要。借鉴美国开展基于早期学习标准的教师培训的相关经验,并结合我国
标签:《指南》教师培训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3583次
-
运用多种策略改善教师教育行为——以故事教学“今天穿什么”的教研活动为例
我园曾经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落实状况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很多教师在口头上都能说“必须关注幼儿的个性特点”,但是在行为上却并不一致。
标签:幼儿园园本教研,教师教育行为,故事教学今天穿什么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2119次
-
让幼儿园活动的过渡环节更精彩——《过渡环节的190个活动(Teachab]e Transitions)》介绍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包括来园、室内活动、点心、户外活动、午餐、午睡、离园等环节。顺畅的环节过渡有助于幼儿更好地投入到每个环节,也能让幼儿理解各个环节的顺序、组成以及每个环节的意义。然而实践中不难发现,教师在环节过渡上往往存在活动设计不合理、消极控制、让幼儿消极等待等问题,导致出现幼儿自行玩闹、无目的地玩玩具、无所事事等现象。
标签:幼儿园过渡环节,幼儿园活动,过渡环节更精彩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9229次
-
今天怎样当教师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 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奉献,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不承认这一点,把我们的教师队伍说得一塌..
标签:为教育事业做贡献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1137次
-
孩子眼中的朋友
幼儿进入中班以后,同伴交往逐渐增多。他们在享受到更广阔的人际交往给自己带来的愉悦的同时,也不时因为同伴间的争执(如谁喜欢我、谁不喜欢我这样的问题)而烦恼。4岁大的幼儿之间能产生友谊吗?在他们心中,朋友是什么?是..
标签:师幼互动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3295次
-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一天早上,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 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碗说。 父亲说:“让我吧!孔融七岁能让梨!你都十岁了!” 儿子说:“他是他!
标签:家庭教育,家长行为,影响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673次
-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绳子摆动游戏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每次到户外游戏,孩子们对吊绳总是百玩不倦,想方设法用吊绳去击打前方的攀登架,虽然总是打不到,但他们还是乐此不疲,每经过都想尝试一下。
标签: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绳子摆动类别: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439次
-
早期教育的哲学基础
现代教育哲学认为,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教育的最高价值,教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要满足儿童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从而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也就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体还是学生、幼儿是主体,已
标签: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哲学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543次
-
教育部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答记者问
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以下是答问全文:
标签:教育部答记者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2247次
-
幼儿园规则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思考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新《纲要》..
标签:规则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316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