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不分享,共有23431条结果
-
学会分享 享受快乐
分享是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之一,是促进幼儿与他人良好交往的有效途径,是幼儿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行为,是适应群体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自我中心的有力手段。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有关社会领域的论述中也指出:教育孩子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禾吩享,有同情心等。分享为其一生品德素质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标签:学会分享,享受快乐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3929次
-
科学活动中分享环节的设计
案例中,孟老师发现了如下问题。 1.虽然精心设计了记录表,但在分享时,幼儿对自己在探究活动过程中采用的何种“操作方式”即使看着记录表也仍然“混淆不清”。
标签:科学活动,分享环节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1013次
-
借《指南》之力 化解育儿矛盾
儿子黏黏三岁多了,从小由奶奶带大。奶奶是位很懂事理的老人,对孙子也不像很多老人那样溺爱,而是注重讲道理。儿子由奶奶照顾,我和老公都很放心。不过,最近一件事让我们产生了分歧。
标签:《指南》,育儿矛盾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655次
-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分享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皆在促进幼儿生理、心理、智力和谐发展,为幼儿的一生奠定良好的生活和物质基础。”
标签:幼儿园,美术活动,分享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4451次
-
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森伯格(Eisenberg)于1972年提出,用来指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可以让他人乃至社会获得益处的行为。
标签: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4887次
-
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
当游戏结束时,有的孩子满足,有的孩子遗憾,有的孩子尽兴,有的孩子意犹未尽……于是,教师便组织孩子围坐在一起交流和分享在游戏中的经历与体会。
标签:游戏活动,交流与分享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646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分享,才会快乐
在生活中,幼儿经常会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有的幼儿会认为:“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存在着这些想法的幼儿,显然不会受到同伴们的欢迎,这更不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今天,美娟小朋友玩着玩着就哭了,我走到她跟前,问她:“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300次
-
巧用班级QQ群转变年轻家长教育观念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达,QQ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每天接触的伙伴,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让QQ随时随地跟着人们,班级QQ群成了多年来我们一直沿用的家园沟通工具。
标签:班级QQ群,年轻家长,教育观念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1759次
-
对优化美术活动分享评价环节的思考——以中班美术活动“妈妈肚子里的我”为例
在美术活动的分享评价环节中,教师在观察幼儿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评价、师幼共同讨论、幼幼互动等方式,梳理、总结、整合幼儿习得的知识经验,不断将其完善,帮助幼儿由现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标签:美术活动,评价环节,妈妈肚子里的我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401次
-
让“分享”抵达心灵
“分享”是一个老话题,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耳提面命地要求孩子“分享”几乎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我也曾经为自己的孩子幼年时不愿与人“分享”而指责他“小气”,并告诫他这样会失去朋友,甚至强行要求他“分享"。可是,无论怎样,那个任性的小孩依然我行我素。
标签:分享教育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58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