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幼儿教师心理状态分析,共有39970条结果
-
幼儿园女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等人对北京市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的研究表明:大约2.9%的幼儿教师有严重的职业倦怠感,将近59.5%的教师的职业倦怠倾向比较显著,没有职业倦怠的幼儿教师只占37.6%。研究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标签:幼儿园女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864次
-
儿童入园适应心理分析
儿童入园适应心理分析
标签:入园适应心理,心理分析,幼儿,儿童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1484次
-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大狮子的许多许多辫子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大狮子的许多许多辫子
标签: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大狮子,许多,辫子类别: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2812次
-
在感知和体验中发展幼儿的情绪应对能力
情绪应对是幼儿为了安慰自己,缓解因困难或压力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所采取的一系列应对策略和方法。情绪应对是幼儿社会能力发展的表现。
标签:感知,体验,发展,幼儿,情绪应对能力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614次
-
园长工作手记与分析
一天早上,我正在办公室打扫卫生,一对年轻的父母怒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室,女家长眼圈红红的,男家长生气地说:“园长,幼儿园的老师是为人师表的,怎么能打人?我们的孩子说老师打人,他今天硬是不上幼儿园了,退园退园,我们不上了。”
标签:园长工作,手记与分析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696次
-
读书要有“融通”意识
最近,不止一次听人说“看书不是越多越好”。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读书人对其所不了解之事的臆断,还是读书人基于个人挫折的反思。
标签:读书,融通意识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656次
-
幼儿教师积极情绪的重要性及其培养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来说,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高兴、快乐、喜悦、愉快等积极情绪,会使人思维活跃、活动效率提高;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如紧张、焦虑、沮丧、愤怒等,会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幼儿教师的消极情绪无益于自身的健康与发展,也会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所以,培养幼儿教师的积极情绪非常必要。
标签:教师队伍建设,幼儿教师,情绪的重要性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6091次
-
提高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有效途径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和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能够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预测,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与社会交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标签:提高,幼儿,心理,理论,有效,途径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128次
-
用温情打开孩子的心扉——一名父母离异儿童的个案分析
父母的离异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幸的,家庭环境的突然改变,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严重扰乱,孩子会爱发脾气或烦躁不安;也有的会灰心丧气、孤独自卑。本文试图通过个案研究来探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关心、教育这类孩子,使之能够健康成长。
标签:温情,打开,孩子的,心扉,离异儿童,个案分析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2728次
-
联席会议让我获得教研管理的智慧
自从担任小教研组长以来,我碰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自己也常常会有一些小小的收获。其中,有一个问题时常困扰着我,那就是有时候自己认真准备的教研活动,一些组员却不积极参与。例如,有一次我们年级组开展实践研讨课“太阳的遐想”。我原本以为,大家观摩了教学活动后应该会有很多想法可谈。但是,活动后发言的依旧是平时几位积极参与的教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觉得自己有些束手无策。
标签:联席会议,教研管理,智慧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1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