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情绪分享,共有8823条结果
-
幼儿园“作业”家长怎么想
为丰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密切家园联系,幼儿园经常会通过给孩子布置一些小“作业”,比如:带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和小伙伴们共同交流和分享;
标签:幼儿园,作业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2413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一个都不能少
连绵的秋雨终于暂告一个段落,久违的阳光让每个人都想到户外晒晒太阳、撒撒欢。望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我提议午餐后稍作休息就带孩子们去户外散步。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一个不能少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552次
-
良好师幼关系策略
lianghao shiyou guanxi celue 良好师幼关系策略(strategies to establish goo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 and chi..
标签:师幼关系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3786次
-
孙云晓对话心理学家:11个核心教育观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在他的研究生涯中,曾与加德纳和塞利格曼等11位美国和中国富有创造力的心理学家进行过深度对话。在对话中,这11位心理学家最为核心的发现与思考是什么?孙云晓概括出以下11个核心教育观点
标签:幼儿心理,核心教育观,培养高情商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368次
-
更有效地使用托班新教材——以托班适应期活动“我的家庭相册”为例
刚刚进入托班的幼儿不仅要经历一个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过渡阶段,还会因为与家人暂时分离产生焦虑情绪和心理波动,因此,教师在托班适应期要重视幼儿的情感需求,充分关注幼儿的身心变化,创设有生活情趣的环境,安排自然整合的活动,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帮助幼儿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标签:使用,托班,新教材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1014次
-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生气的时候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生气的时候
标签: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生气,时候类别: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浏览次数:3888次
-
两至八岁孩子都在想什么?
很多家长会困惑:为什么孩子有时候乖得让人意外,有时候调皮得让人火冒三丈?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跟踪研究孩子们40多年,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我们读懂孩子的帮助太大了。
标签:两至八岁,孩子想什么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458次
-
角色扮演是联结故事角色与儿童的桥梁
心理社会能力是以共情能力为基础的情绪管理、人际沟通、自我探索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总称,俗称“心智”,是与知识、智力等“脑力”相对应的概念。
标签:角色扮演,故事角色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620次
-
幼儿园宝宝家长需知的四件事
忙活了好几个月的父母终于把孩子送进了称心如意的幼儿园后,许多父母都松了一口气,以后孩子咋样就看幼儿园老师的了。
标签:幼儿园宝宝,家长需知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201次
-
宝宝三岁前必须纠正的性格
人们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在幼小成长发育阶段形成的自我个性,会影响到他未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领域。
标签:宝宝三岁,纠正性格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60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