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设计与调整,共有25583条结果
-
宝宝争抢是游戏一部分
同伴关系对于小孩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到了2岁左右,你会发现孩子很容易和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抢”的行为,这对他们来说更多是游戏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争抢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亏、受欺负,其实正是在这样的行为中,孩子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交往模式,最终获得更多的社会交往技巧,并因此变得更富有团队观念。
标签:社会性发展,宝宝争抢玩具,幼儿游戏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507次
-
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管理与教育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在各类教育中,幼儿教育尤其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教育是幼儿园完成教育任务,提高保教质量的重要保障。
标签:发挥,家长,委员会,管理,教育功能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2786次
-
宝宝入园,家长困惑——答疑解惑篇
幼儿园的生活安排和宝宝在家的生活安排应该不一样吧?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怎样的呢?
标签:宝宝入园,家长,困惑,答疑解惑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1519次
-
美术活动时间的适宜把控——以大班活动“咏鹅”为例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都普遍感到美术活动的时间是最难把控的。因为,美术活动一般包括情境导入、方法讨论、创作表现和交流分享四个环节,每个环节似乎都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常常出现“情境导入浓墨重彩,方法讨论反复探索,创作表现不断催促,交流分析草草收场”的现象,而美术活动的时间也有越来越长的倾向。
标签:美术活动,时间,适宜,把控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124次
-
理性看待园本培训的利与弊
园本培训是幼儿教师的在职教育,通过园本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选择。
标签:园本培训,利与弊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166次
-
幼儿园中班个案观察:行为怪异的幼儿
一、个案研究探索背景。 1、个案状况。家家(化名),男孩,五岁半。 2007年10由淄博市临淄区职工幼儿园转入我们班,当时十分凑巧,我去园长室上交幼儿信息材料,家家的妈妈带孩子到我们幼儿园报名,
标签:幼儿园中班,个案观察,行为怪异的幼儿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493次
-
中国与美国育儿喂养差异
1岁前,配方奶还是鲜奶? 海外网友毛妈:"在美国,满1岁的小宝宝就开始喝鲜牛奶而不喝配方奶粉了,但是国内的孩子有些甚至配方奶喝到5、6岁。"
标签:中国与美国,喂养差异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238次
-
中班幼儿开学寄语:幼儿园中班老师寄语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小朋友们: 你们好!相信这个暑假必须过得很愉快吧!新的学期开始了,老师欢迎小朋友们来到中班这个温馨的群众,新的环境是孩子的一个新起点,因为假期过后,小朋友们都要成为中班的哥哥姐姐了!那么
标签:中班评语,开学寄语类别:幼儿园中班评语浏览次数:754次
-
看图讲述让幼儿与同伴之间相互说说
针对上一个月发现的问题,这个月我们进行了调整,1、这个月主要是让静的变成动的,图上的形象是静止的,而好动、好奇、好模仿是幼儿的特点,要幼儿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去看图、思考是难以做到的,特别是小班的幼儿。
标签:看图讲述,同伴之间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025次
-
语言活动中提问“点”与“序”的设计策略
语言教学中提问的“序”的设计,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其所提的前后问题之间相互关系的设计安排。一般来说,教师应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以及语言教学规律,设计出既适合幼儿需要又符合教学目标的“序”。
标签:语言活动,提问,设计策略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94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