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促我思考,共有6245条结果
-
运用结构化材料支持幼儿的科学经验建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首先是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标签:结构化材料,科学经验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536次
-
“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
长期以来,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仍然受到“以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并产生了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重教材的本意,轻幼儿自身的想法;二是重教师教的过程和结果,轻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
标签:教教材,用教材教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1010次
-
认同需求 策划机会
笔者在几年前曾对32位教研组长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90.6%的调查对象认为“教师的积极参与”是“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标签:认同需求,策划机会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373次
-
幼儿活动观察记录:换位思考 巧妙疏导
情景再现: 【在一次餐后活动中,孩子们用橡皮泥做了好多甜点:有的孩子做了蛋糕,有的孩子做了饼干,有的孩子做了曲奇饼,真是五花八门。小朋友以蛋糕师傅的身份推销自己的甜品。经过几轮推销,小佳上场了,只
标签:换位,疏导,安抚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3826次
-
笔尖上的教研——一种个别化启发式教研形式
记得我园曾针对青年教师的语言教学活动设计,开展过一次教研活动,因为老师们在活动设计时只关注到书中的语言,把书中重复性的语句作为设计活动目标和过程的参考内容,并且一度将目标定在仿编、学短句和跟读上。虽然我们和老师反复研讨,也给予了一些类似“要利用整本书来设计活动”的提示,青年教师对活动目标也做了调整,但在实际组织活动时,他们又自然地流露出这样的倾向:以书中的语言和体现出来的认知方面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
标签:幼儿园园本教研,笔尖上的教研,个别化启发式教研形式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123次
-
让反思“看得见”“摸得着”——“五边形思考法”在教师反思中的运用
反思什么、如何反思以及怎样把握反思的深度等,是教师在反思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标签:反思,看得见,摸得着,教师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801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沉默不代表没有思考
在“动手动脑,乐玩科学”的科技节活动中,我们特别邀请了“吉姆的工场”科学教育课程的教师走进班级,带领孩子们亲历科学小实验,感知科学现象,发现科学的趣味。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没有思考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968次
-
对小班数学活动“圆圆的水果来排队”的思考
“圆圆的水果”是我园教师前几年设计的教学活动,原先的活动目标为:1.尝试比较圆形水果的大小并在教师引导下初步体验大小的相对性。2.初步尝试用动作来表现圆形的水果。
标签:小班,数学活动,水果,排队,思考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1365次
-
幼儿运动促进思考能力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儿童的运动大大促进了脑部活跃度,且运动时间越长,思考能力提高越显著。
标签:幼儿运动,思考能力类别:健康教育浏览次数:289次
-
对“教”与“字”脱节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教”与“学”脱节的现象,致使师幼之间不能有效互动,从而使教学难以达成目标。现结合以下三个例子,来谈一谈我的分析与思考。
标签:教学脱节,分析与思考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70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