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自言自语,共有1166条结果
-
幼儿教师教育笔记――也谈幼儿学习的主体性
幼儿教师教育笔记――也谈幼儿学习的主体性 当我们还是学生时,几乎每节课都听到老师讲,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观察者、参与者、指导者。听多了自然觉得很腻,心想:“不就是这几句话吗?有必要这样天天讲..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笔记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2968次
-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和孩子一起走进“彩色的秋天”
随着主题探究活动“彩色的世界”的不断发展与积淀,孩子从色彩的懵懂者逐渐成为色彩的创意者,他们用“眼睛照相机”寻找生活中的颜色,用小手挥洒想象中的世界,教室,成了孩子彩绘的花园,孩子在这里,享受着色彩带来的惊喜。
标签: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彩色的秋天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984次
-
“园本教研”――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沃土
“园本教研”――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沃土 自自治区“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开展以来,在项目组以及我们克拉玛依市、区教研室领导的关怀鼓励下,在园领导“以人为本、以园为本,以园本教研促教师专业..
标签:园本教研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4609次
-
幼儿园教育中的隐性文化逻辑——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七)
今年5月,南京和上海分别召开了题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学前教育论坛”的国际研讨会。《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的主要作者托宾、薛烨等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参加了这两次研讨会。
标签:幼儿园教育,隐性文化逻辑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616次
-
中班语言活动设计――爱开玩笑的纳纳
目标 1.能理解恶作剧对他人情绪上的影响。 2.知道朋友间互相尊重、友好交往的重要性。 准备 1.老虎、豹、猩猩、大象的毛绒玩具或自制指偶。 2.绘画材料和工具。 过程 1.爱开玩笑的纳纳。 ―..
标签:中班语言教案类别: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1896次
-
由垃圾引出的环保教育活动
近一段时间,活动区的活动结束以后,孩子们对自己用过的物品和废弃物不愿意整理,经常是由保育员老师收拾。看到这种情况,我与孩子们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讨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我们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感受怎样?这些垃..
标签:环保教育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2272次
-
资源共享:6个妙招让宝宝开口说话
资源共享:6个妙招让宝宝开口说话
标签:资源共享,妙招,宝宝,开口,说话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804次
-
生活化与学科性:幼儿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两重标准
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标签:生活化,学科性,幼儿科学教育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1948次
-
在有效提问中预约科学探究的精彩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的好奇、好问以及持续、深入的探究兴趣,通常是由教师的有效提问引发的。在特定情境下,提问是决定科学探究活动是否有效、能否精彩的重要因素。一年来,我们对教师如何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进行有效提问做了探寻和思考。
标签:有效提问,预约,科学探究,精彩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1015次
-
游戏仅是玩玩而已吗?
中国人说到“游戏”,常与“玩”字连用为“玩游戏”,又常会联想到“玩物丧志”“不务正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标签:游戏玩玩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