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学会倾听,共有8336条结果
-
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策略
幼小衔接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只要家庭、社会、幼儿园三方有效结合就能做好衔接工作,就能尽量消除幼儿上小学后的恐惧、紧张、焦急等不良情绪,使幼儿在幼小衔接这一重要环节上顺利渡过。
标签:幼小衔接,工作,问题,研究策略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2018次
-
入学准备何时开始?
在许多家长眼里,入学可是件大事儿,而且越来越受重视。许多家长在怀孕期间就实行胎教,孩子一两岁就开始上亲子班,都是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孩子上幼儿园后,家长们对幼儿园工作的要求也会站在入学的角度来审视,对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工作有着较高的期望。
标签:入学准备,何时,开始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979次
-
以《指南》为依据设计集体教学活动——一次公开教学活动预设的经历
每当接到公开教学任务,很多教师都会为活动的选材而纠结,找不到新颖的素材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样痛苦。在最近的一次公开教学任务中,我曾为选材而苦苦思索,翻遍了手头的教参和资料,却没有找到有新意的素材点。此时,手边的《指南》让我眼前一亮。
标签:《指南》,集体教学活动,教学活动预设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3548次
-
绘本里的小社会——利用绘本开展幼儿教育的策略与途径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幼儿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换句话说,这种发展(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步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
标签:绘本社会,幼儿教育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816次
-
韩国学前教育改革新声:“Nuri项目”的提出与推进常颖
一、“Nuri项目”的提出背景(一)国家政策层面:需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和投入
标签:韩国学前教育,改革新声,Nuri项目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1931次
-
你该给孩子什么样的学前教育?
“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中国谚语跟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类似,都认为儿童的早期心理特点和性格是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幼年时期的经历将影响人的一生。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学前教育对孩子今后
标签:幼年时期,早期教育,幼儿能力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425次
-
“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
长期以来,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仍然受到“以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并产生了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重教材的本意,轻幼儿自身的想法;二是重教师教的过程和结果,轻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
标签:教教材,用教材教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1010次
-
幼儿教师的耐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耐心作为幼儿教师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对教师日常的教学实践有着重要影响。
标签:幼儿教师,耐心,现状,影响因素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2571次
-
构建创想的“阶梯”——浅析绘画活动中范画的取舍问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此条例一出,立刻引起千层浪,教师们开始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下大胆而自主地绘画,不再提供范画。
标签:绘画活动,范画取舍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977次
-
时间管理小达人是怎样炼成的
孩子升入小学后,要从以自主、游戏为主的生活进入以集体、学习为主的生活,从没有严格的作息时间的约束到必须按照严格的作息时间来约束自己,比如小学不能迟到早退、听铃响上下课、按时完成作业等,这些要求和变化
标签:时间管理,达人,幼小衔接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78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