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转变背后,共有3001条结果
-
学习一故事:发现孩子的“哇时刻”
编者按: “学习故事”起源于新西兰幼教课程大纲《Te wha riki》,它作为一种表现性评价方式,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高度一致,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转变家长的观念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标签:学习故事,哇时刻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3745次
-
“乱七八糟”的建筑城
中二班有一个庞大的建筑城,整整两套积木集合在这里,让对门的中一班孩子可羡慕啦!作为中二班的老师,我们很期待在这里看到漂亮的建筑、有趣的场景、庞大的组合、丰富的辅材,也希望孩子们能有好的游戏习惯,
标签:建筑城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694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让幼儿自主学习
还记得,当初刚刚进入幼儿教师的行列时,我直接就进入了小托班,大家都知道,托班的幼儿都是2~3岁左右的孩子。那会儿,我每天都是在手忙脚乱中度过的:这边刚安慰好哭哭啼啼的孩子,那边那个已经尿裤子了;前面的喂饭的勺子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510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让孩子自己学习
很多家长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送他们到幼儿园了,特别是托班的宝宝,托班的幼儿都是2~3岁左右的孩子。刚进小托班时,我每天都是在手忙脚乱中度过的:这边刚安慰好哭哭啼啼的孩子,那边那个已经尿裤子了;前面的喂饭的勺子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384次
-
唤醒教师沉睡的“第三只眼”
“去小学化”需要教师理解幼儿逻辑,真正实现“以学定教”,将幼儿发展所需要的活动还给幼儿。 当前,学前教育虽然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现实中“小学化”倾向却是越来越严重。“去小学化”需要教师理解幼
标签:去小学化,换位体验,以学定教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773次
-
“种草可以,种苗不可以”——警惕当下幼儿社会教育中的一个误区
案例“莉莉的妥协”真实地为我们呈现了当前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一种困惑,即因为不确定如何帮助幼儿解决同伴间的冲突而倍感焦虑:是行使教师的权威,让孩子服从于既定的同伴相处的规则,还是大胆放手,
标签:幼儿社会教育类别:社会教育浏览次数:647次
-
幼儿园个案观察:“娃娃制药室”诞生记
角色游戏区里,“小医院”的生意特别火,在医院旁的“娃娃制药室”里,制药师们正进行着各种实验研究。
标签:幼儿园个案观察,娃娃制药室,诞生记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924次
-
“满天飞”的方方18天转变记
“我想玩个别的,我想玩个别的,这些都不好玩,这些都不好玩”! “再没了!再没了!”
标签:满天飞,18天转变记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504次
-
有效教研的8种方式
在当前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想全面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教研方式的改变至关重要。新时期的教研方式,一方面必须立足于切实解决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实质性问题,有效支持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应当看到,幼教教研不同于中小学教研,应从思考幼教的本质出发来思考幼教教研。
标签:有效,教研,方式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972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可怕”的学习故事
自从两年多前接触到来自新西兰的“学习故事”后,我就被“学习故事”所体现的成长型思维模式,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所吸引。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学习故事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7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