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幼儿园教育误区,共有42314条结果
-
让教学语言“亮”起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有效地运用语言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倡导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尊重、准确、生动、机智、幽默和独特的特点。教师只有适时、灵活和有针对性地运用精湛的教学语言,才能营造一个优化的教学氛围,开启幼儿的心智,让每一位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标签: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亮”起来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080次
-
谈合理利用家长资源
随着家园合作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挖掘和利用家长资源的重要性。
标签:合理,利用,家长,资源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2807次
-
教育部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答记者问
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以下是答问全文:
标签:教育部答记者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2247次
-
谈如何教孩子看电视
孩子可不可以看电视这个问题,有关教育和医学专家研究结果是肯定的,但也补充说明,前提是成人应有所引导。电视并非万恶之首,虽然对幼儿来说,大部份的人都将矛头指向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其实是有些不公平的;若是运用得当..
标签:教育策略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998次
-
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
在促进学前儿童入学准备这一问题上,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对入学准备的看法不但反映了他们对儿童入学前应具备的性格、习惯、能力和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期望,而且这种看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自身的教育行为。
标签: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2184次
-
用案例沙龙活动应对班组长教师的三方面困惑
通过问卷和面谈我们了解到,幼儿园一线的班组长教师,感到困难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个别幼儿的教育方法与同事的交往及家长的沟通三方面。
标签:案例沙龙活动,教师困惑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927次
-
关注亲子班家长教育行为
亲子班教学活动遵循0--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教师、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游戏为主,并力求在活动中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最终促进宝宝得到良好的发展。然而在亲子班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由..
标签:亲子班,家长,教育行为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1614次
-
幼儿玩具不必分男女
新年到了,许多家长都会给孩子挑个玩具当作礼物。不过,吴女士在给儿子挑选玩具时却遇到了麻烦:她想送儿子一套厨房用具,可是所有这种类型的玩具都是粉色的。走进“玩具反斗城”,吴女士发现,“女孩”玩具和“男孩”玩具泾渭
标签:玩具,性别,创新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336次
-
制作环保购物袋
家长会时,老师通知我们要做环保包,随后观赏了其他班制作的环保包,我感到压力很大:一个个包都太好看了。回家路上我就琢磨上了:让奶奶做,奶奶以前可是当地有名儿的裁缝,做个包肯定没问题。此方案行得通,但李一航一点也没参与进来。
标签:环保购物袋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633次
-
教育理念:新年要送“心”礼
还记得小时候,父母随手送的一本书,一个玩具,都可能让我们欣喜不已。但轮到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孩子实在是很难“讨好”。有时候精心准备了一个月的礼物,收获的不过是孩子不咸不淡的一句“谢谢”。
标签:幼儿园教育理念,新年,送心礼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13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