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理性教育,共有18133条结果
-
提高师幼比是大势所趋
师幼比不仅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的质量认证指标,也是国际学前教育发展的质量监测指标。要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就需要提高师幼比,特别是实际在场的师幼比。 师幼比是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师幼比是
标签:师幼比,教育质量,师生比例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818次
-
幼儿园叙事课程中主题故事的特质与筛选
幼儿园叙事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故事,围绕故事建构主题网络,为培养幼儿完善的人格所提供的综合性、有益经验的活动。幼儿园叙事课程是幼儿全面教育目标的载体
标签:幼儿园,叙事,主题,故事,特质,筛选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981次
-
幼儿教育别玩“概念游戏”
最近几个月,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很多幼儿园,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有“豪华”的一级园,也有“寒酸”的街道幼儿园。记者在大学学的是教育专业,可跑了一圈下来,却发现自己的知识太“落伍”了,因为如今幼儿园里流行的新名词、..
标签:幼儿教育别玩概念游戏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859次
-
幼儿学美术,需要上美术班吗
一般来说,2~6岁的孩子可以通过幼儿园的美术课程和家长创设条件(见2013年9期《幼儿学美术,家长怎么做》)进行学习。如果孩子有进一步学习的浓厚兴趣,家庭与幼儿园不能充分满足幼儿学习的需求与家长的期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选择美术班作为补充。
标签:幼儿美术,美术班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3337次
-
幼教人物:王小萍——为了明天的太阳
幼教人物:王小萍——为了明天的太阳
标签:幼教人物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1491次
-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意蕴、误区与实施策略
[摘要]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有利于幼儿的生命成长,有利于实现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当前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存在片面理解幼儿园课程与生活的关系、片面理解课程生活化与主题活动的关系、将课程生活化与知识教学对立起来的误区。
标签: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591次
-
游戏中的规则与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游戏的本质是自由意志的体现,即“玩什么”、“怎么玩”、“与谁一起玩”,都由游戏者自己选择决定,这种自由让幼儿感到愉悦并产生自信。
标签:幼儿游戏规则,幼儿游戏自主性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4463次
-
了解早期干预,促进普特融合
0~6岁是孩子身心发展迅速、可塑性极高的时期,3岁时孩子的大脑已达到成人脑重的75%,从出生到5岁又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最快阶段。因此,加强对这个年龄段的干预工作,以O~6岁孩子为早期干预对象,特别加强对O~3岁婴幼儿的早期干预,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标签:早期干预,普特融合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977次
-
小班数学活动区创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叙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就表现性评价而言,教师要在日常生活和区域活动中注意观察和了解幼儿。在数学教育中,为幼儿创设富有情景性的活动区环境,提供适宜的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标签:小班,数学,活动区,创设,注意,问题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542次
-
探寻文化回应性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
【摘要】学前教育质量评价是一种文化关涉的价值判断过程。当前国际学前教育质量评价领域存在着普适论和相对论两种文化路向,需处理好“普适性与相对性”的问题,积极寻求文化回应性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关注普适性评价标准在具体社会文化生态下的特定内涵和实现方式,考虑更广泛相关利益者对学前教育的价值诉求和文化观念,从质量的水平鉴别转向质量的文化理解。
标签:文化回应性,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4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