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正确认识早期教育,共有26106条结果
-
北美父母怎么培养独立的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作为父母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孩子成为独立和自食其力的人。婴幼儿时期的孩子,他们依靠父母喂养他们,清洗他们,带他们走动,所以他们离不开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尽管他们的生活变得非常越来越独立,但他们仍需要父母的爱,父母的保护,指导和支持。
标签:北美父母,培养独立孩子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225次
-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牙牙PK赛》
【教学目标】 1.知道健康牙齿的特征,养成良好的护齿习惯。 2.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述意见,体验活动的乐趣。
标签: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牙牙PK赛类别: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浏览次数:583次
-
幼儿园珠心算教案:想象拨、认识1、2
幼儿园珠心算教案:想象拨、认识1、2
标签:幼儿园珠心算教案,想象拨认1、2类别: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1498次
-
如何让幼儿爱劳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是要使儿童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
标签:幼儿,爱劳动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760次
-
图画书——情绪课程的有力支持——评《让图书成为比比课程的好朋友》
一群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教师们,将一个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致力于使孩子们获得健康心理能力与技巧的课程——比比课程,与一个与孩子的心理特点相契合的表达系统——图画故事书,有机、有效地联系在一起,使它们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不禁使我们感叹于教师们对教育的责任,感叹于教师们对儿童的尊重,感叹于教师们对儿童健康发展的期望。
标签:图画书,情绪课程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360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源于生活 回归生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三至六岁儿童的学习就是“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幼儿主动地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的过程”。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048次
-
文明礼仪教育须从娃娃抓起
【摘要】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奠基人生最佳开端的工作,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标签:文明礼仪教育,娃娃抓起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386次
-
对推动0-3岁早期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思考
所谓早期教育,狭义上是指O~3岁阶段的早期学习,广义上是指O~6岁阶段的早期学习。本文所说的早期教育,是指狭义的早期教育。
标签:类别:健康教育浏览次数:219次
-
儿童恐惧心理分析及调节策略
恐惧心理在儿童中是常见的,一般情况下,恐惧情绪是短暂的、不过分的。而有些儿童会出现持续的、严重的恐惧反应,表现为适应行为异常和焦虑、紧张,这种状况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在解析恐惧心理本质的基础上,分析儿童恐惧心理的成因,进而提出有效的调节策略。
标签:儿童恐惧心理,心理调节策略类别:心理发育浏览次数:1530次
-
幼儿的性别角色意识,你不能不知
情境一:小男孩浩浩总是喜欢姐姐的裙子和头饰,有时还特意穿在身上,表演模特秀。姐姐说男孩不能穿裙子,浩浩疑惑地问妈妈:“男孩为什么不能穿裙子呢?”
标签:幼儿性别,角色意识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34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