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观察评价,共有13429条结果
-
学习一故事:发现孩子的“哇时刻”
编者按: “学习故事”起源于新西兰幼教课程大纲《Te wha riki》,它作为一种表现性评价方式,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高度一致,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转变家长的观念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标签:学习故事,哇时刻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3745次
-
幼儿园队伍建设: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升
作为市级示范园,在落实上海市幼儿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过程中,我们把握工作核心,注重让教师了解五个文本出台的背景、意义,唤起教师对教育现实的思索,对文本实施策略的思考,使全体教师达成共识,共同执行。
标签:幼儿园,队伍建设,学习,实践,提升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453次
-
关于活动区观察的“四连问”
既然话题中的困惑源于大班额下活动区环节观察孩子的力不从心,那么也许“谁来观察幼儿”“观察什么”“怎样观察”“为什么观察”等一系列的自问自答,能帮助我们在复杂的幼儿园教育实践现场逐渐找到真问题,并能沿正确路径踏上找寻答案之路。
标签:活动区观察,四连问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360次
-
尊重孩子天性,引领主动学习
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发展,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他们自己的活动(外显的物体操作活动和内隐的智力活动),逐渐建立分化的和理解的认知过程,从而使他们的知识得到量的丰富,质的提高,
标签:天性,引领,主动学习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580次
-
幼儿园利用家长志愿者资源的现状与建议
家长志愿者是指在没有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自愿、无偿地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为幼儿园提供帮助和服务的幼儿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其他监护人。
标签:幼儿园,家长,志愿者,资源,现状,建议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13473次
-
幼儿为本:谈大班美术区的创设与指导
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是在游戏化的表现中发展起来的。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欣赏、感受、表现、创造,慢慢走向艺术化。美术区是集欣赏、玩色、构图、制作为一体,通过幼儿与美术材料的交互作用,采用撕、贴、剪、画、做等操作方式,以游戏的手段满足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发展需求。
标签:幼儿为本,大班美术区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99次
-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
区域活动是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有利于各种能力发展不一致的幼儿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标签:区域活动,教师观察与指导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3931次
-
保教质量评价机制有效运作的实践研究
我园在近十多年来的课程改革中,以“关注并满足儿童发展需要”为指导思想,进行了课程园本化建设的实践,努力探索“价值导向明确、内容框架完善、实践操作可行、实施效果可测”的“思优”系列课程。
标签:保教质量,评价机制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3092次
-
在幼儿园水粉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水粉画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教育形式,是实施幼儿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科学评价来开展幼儿园水粉画教学,有助于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为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标签:幼儿园美术教育,幼儿园水粉画教学,情感教育策略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2627次
-
园长要以生态的观念评价教师的教育活动
园长作为园领导,如何评价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对活动的继续发展、对教师的观念起着导向作用。而且园长评价的态度、方法也将影响着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园长作为管理者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
标签:园长,生态,观念,评价,教师,教育活动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88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