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科学实验,共有8974条结果
-
浅议中班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动手动脑”学科学
中班的幼儿与小班幼儿相比,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不难发现,他们好动、非常喜欢模仿,语言学习能力也大大提高。他们对周边的事物充满了未知,各种科学现象激发着他们探索的欲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要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发挥其动手的能力,进而使其动脑,最终能主动去探索。
标签:中班幼儿,科学教育方法,动手动脑学科学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984次
-
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材料设置三议
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是一种幼儿个别化的、对周围生活中的自然事物和现象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在科学区角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间接指导,而幼儿则自主选择材料,自由结伴,进行个别化的、操作性的学习。这其中,材料设置质量的高低是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
标签: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材料,设置三议类别: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浏览次数:3399次
-
科学教育中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对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一方面要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创造精神,塑造“创造型教师”的新形象;另一方面要给予幼儿语言表达与动手操作的机会,促进幼儿创新意识的发展。
标签:幼儿园科学教育,幼儿创新意识培养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2567次
-
幼儿科学概念的启蒙与应用
在学习某一科学概念前,幼儿或多或少以已有经验或概念为基础。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了解幼儿已有科学概念,另一方面要创设适合幼儿已有科学概念向新的科学概念转变的条件。
标签:幼儿,科学概念,启蒙,应用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1231次
-
运用结构化材料支持幼儿的科学经验建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首先是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标签:结构化材料,科学经验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536次
-
幼儿科学猜想活动的建构与运作
幼儿科学猜想活动是指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依托某种特定的环境及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围绕某一科学问题,结合自身已有的经验,通过对这一经验进行整理、加工,经过思维的冲突与再加工后形成的一种科学假设结论。
标签:幼儿园科学活动,幼儿科学猜想活动,建构与运作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1428次
-
中班上学期科学小实验材料的投放
科学小实验现象明显,操作性强,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幼儿可通过对材料的操作、观察、比较、分析,从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中发现或推断事物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
标签:中班上学期,科学小实验,材料投放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2128次
-
科学区的创设与活动指导
科学区活动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一种形式,因其独特的教育价值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科学学习不是听科学、记科学,而是实实在在地"做"科学,是像科学家一样亲历探究的过程,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标签:科学区,创设与指导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51次
-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存在的三个误区
科学本身所具有的探究本质决定了探究是科学活动的基本方式,但教师在组织科学活动时往往不能有效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而陷入如下一些误区。
标签: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三个,误区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3930次
-
玩中学科学 玩中出智慧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它集自由、趣味、假想和创造于一体。游戏活动需要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能培养幼儿的动手、动口和动脑能力。科学教育中引入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试试、做做、玩玩中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认识,符合幼儿的特点,很受幼儿的欢迎。通过科学游戏,幼儿可以在玩中学科学,在愉快的体验中学科学,他们的积极性、自主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探索求知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标签:科学教育,玩中学科学,玩中出智慧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223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