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关注幼儿个别差异,共有36463条结果
-
如何有效实施幼儿园主题活动——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操作指导手册》为例
2012年10月,国家教育部颁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深入贯彻《指南》,重庆市研制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操作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贯彻落实《指南》的观念、思想、原则、内涵,为保教人员实践《指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标签:幼儿园主题活动,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2338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隔离之后……
“怎么回事啊?人家班级都出来了,怎么这个班级还没有出来!!” “他们班每次都最后一个!” “老师也不看看几点了,那么晚真是的……”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隔离之后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565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隔离之后……
“怎么回事啊?人家班级都出来了,怎么这个班级还没有出来!!” “他们班每次都最后一个!” “老师也不看看几点了,那么晚真是的……”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隔离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365次
-
好课程:优质园的“健康心脏”
我们来玩一玩语言游戏。 图书角 科学桌 我们在建构角搭建身边的自然环境。 我们在室内自由玩沙。 国际基础教育课程理论告诉我们,全世界学前教育课程理论大致分为自由教育课程理论和学
标签:幼儿园课程,优秀园,教案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375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比”出来的问题
大班的孩子对于跳绳游戏既熟悉又陌生,他们经常看到哥哥姐姐或者爸爸妈妈跳绳。但最初接触跳绳孩子们会觉得很难,模仿着别人抡绳、跳跃,累得气喘嘘嘘,还是不能自如地跳过几个。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评比的问题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2017次
-
中国的学前教育理应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四)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对社会知识和文化的传递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培养,并以此维持人的生存,促进人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发展。
标签:中国学前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文化适宜性问题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2607次
-
课程叙事在园本课程研发中的应用
[摘要]课程叙事是适合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一种研究方式,它有助于实现经验表达与理性思辨的互动;实现教学现场与教育视野的呼应;实现文本实施与意义探索的链接;
标签:课程叙事,园本课程研发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350次
-
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质量评价——基于对10次录像课的分析
【摘要】通过对10次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录像课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过程,以及活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活动目标方面,教师能基本顺应幼儿发展程度,但在可操作程度和教师指导时效性方面有所欠缺;
标签: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246次
-
由“木桶效应”说反思幼儿园班级管理
要想使一个班级有好的面貌,使孩子能得到主动的发展,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就必须掌握孩子发展的脚步。因此,现在的班级管理呼唤充实型、钻研型、反思型的教师。首先,管理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终身学习系统的构建、完善。
标签:幼儿园管理,木桶效应,幼儿园班级管理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495次
-
激活伙伴关系,开展合作与开放的园本教研
怎样的教研活动既符合教师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认为,首先应该转变教研视角,关注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思考教研的内容与形式,通过教研引发教师之间的合作,共同寻找问题、反思教学、积累经验。
标签:激活,伙伴关系,合作,开放,园本教研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99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