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行为与情绪异常,共有26362条结果
-
用温暖接纳“回归”的孩子
——我爱幼儿园 孩子渐渐长大,进入幼儿园小集体,如果能和同伴、老师保持有意义的联系,那么归属感就会得到满足。
标签:回归孩子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890次
-
我想和她被做朋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下的幼儿观察指导实例
幼儿课程游戏化实施以来,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已经成为幼教专业性的独特体现。如何观察,如何指导,依据是什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就给了老师非常好的参考标准,
标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观察指导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456次
-
如何让孩子拥有一个好的心态
家庭的重大变故是孩子产生不良心理的重要因素 家庭结构或经济状况的改变,由孩子的生活波及到心理,不稳定与不安全的情绪也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消极的影响。
标签:幼儿心理,好心态 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413次
-
关注“特殊”孩子的入园适应
在幼儿入园之初,老师往往都会认真观察孩子们各种各样的行为表现,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尤其会重视班里那些有“特殊表现”的孩子,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宜的引导方法,帮助这些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标签:关注,特殊孩子,入园适应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937次
-
教师对幼儿行为的正确评价
幼儿是逐步从依赖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到学会自我评价的,他们从成人的评价中获得对我的肯定或否定。因此,恰当评价对幼儿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主观笼统,有失公正的评价,常常会使幼儿丧失前进的勇气和向上的信心。
标签:幼儿教育评价,幼儿行为正确评价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960次
-
把握自发探索和规范行为的平衡
某早教中心的活动室里,指导教师为2岁至2岁半的婴幼儿投放了一个新的自制玩具——长鼻子大象,玩法很简单:引导孩子把诸如小皮球、乒乓球和小铃铛等材料放进“象鼻”里,然后观察材料的运行轨迹。2岁女孩乐乐和萱萱随家长来到了玩具大象前。
标签:自发探索,规范行为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560次
-
幼儿园教学方法:托儿咬人现象例析及对策
幼儿园教学方法:托儿咬人现象例析及对策
标签:幼儿园,教学方法,托儿咬人现象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917次
-
幼儿焦虑与家庭表露的关系研究
焦虑是童年期常见的一种情绪体验,它涉及轻重不同但可以相互过渡的一系列情绪,最轻的如不安和担心,其次是害怕和惊慌,最重的如极端恐惧等。由于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有限,他们在面对压力或内心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无力解决的局面,从而产生焦虑。
标签:幼儿焦虑,家庭表露,关系研究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409次
-
幼教"小学化"的6大危害!
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小学化往往使孩子生理和心理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标签:幼教,小学化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434次
-
象征性游戏是幼儿典型的游戏形式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在大约1岁半至2岁期间,幼儿就会出现并逐步具备象征性功能。象征性功能是指儿童能够应用某些“象征物”来代表或代替某些事物的能力。
标签:象征性游戏,游戏形式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309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