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设计与调整,共有25583条结果
-
借名家点评看借班上课
历数一个教师的成长经历,经常会在质的飞跃阶段,比如“教坛新秀”评比、“优质课”评比、“骨干教师”送教展示、“小中高”评职等等,碰到需要借班上课的状况,这对很多老师无疑是不小的困扰。
标签:幼儿园听评课活动,借名家点评,看借班上课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2617次
-
新教师的角色适应
新教师上岗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上岗后能否很快适应幼儿园忙碌、紧凑的教学生活。一个幼儿园新教师要完成其角色适应,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准备工作:
标签:新教师角色适应,入职适应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3692次
-
游戏中的幼儿发展评价实践新解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深入实施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教育评价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受到重视。
标签:区域游戏,幼儿发展评价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053次
-
探索发现“比如世界”——大班幼儿导游图的阅读尝试
提起学前儿童早期阅读,人们更多想到的是故事类或科普类图书阅读。但从广义的阅读角度说,一切可视的材料,都是孩子们阅读的对象,比如各种产品说明书。而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能丰富幼儿的阅读体验,从而提升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为此我们尝试将说明书的阅读引入课程中。
标签:比如世界,大班幼儿,阅读尝试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749次
-
了解早期干预,促进普特融合
0~6岁是孩子身心发展迅速、可塑性极高的时期,3岁时孩子的大脑已达到成人脑重的75%,从出生到5岁又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最快阶段。因此,加强对这个年龄段的干预工作,以O~6岁孩子为早期干预对象,特别加强对O~3岁婴幼儿的早期干预,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标签:早期干预,普特融合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977次
-
早教指导中心小组活动中的有效互动
早教指导中心的小组活动是指以相应的材料和玩具为载体,由教师设计适合婴幼儿月龄特点的游戏,组织两户以上婴幼儿家庭同时参与的活动。
标签:早教,指导中心,小组活动,有效互动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397次
-
幼儿园中班学习活动:找路
幼儿园中班学习活动:找路
标签:幼儿园,中班,学习活动,找路类别: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浏览次数:1637次
-
一切从幼儿发展的需要出发
认真读了“执着的小雨”的故事,我对这位教师在做抉择时能够想到“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保护幼儿的积极性”感到欣慰,这说明幼儿以及他们发展的需要已在她心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因而她没有把自己的日程安排或计划看作是幼儿必须服从的。
标签:活动组织形式,幼儿需要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524次
-
利用图谱,促进幼儿歌唱活动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往往在歌唱活动中,幼儿记不住歌词,更谈不上有表情、有感情地歌唱,老师教得累,孩子学得烦。
标签:图谱,歌唱活动类别:音乐教育浏览次数:1304次
-
构建快乐有效的谈话情境
谈话活动是语言教育的一种方式,教师可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营造温馨、自然的心理环境,引导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以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标签:幼儿园语言教育,快乐有效的,谈话情境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89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