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小学化现象,共有9020条结果
-
孩子眼中的朋友
幼儿进入中班以后,同伴交往逐渐增多。他们在享受到更广阔的人际交往给自己带来的愉悦的同时,也不时因为同伴间的争执(如谁喜欢我、谁不喜欢我这样的问题)而烦恼。4岁大的幼儿之间能产生友谊吗?在他们心中,朋友是什么?是..
标签:师幼互动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3295次
-
理智与情惑——走进孩子的生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理智与情感是相互影响的两个重要心理活动过程:情感影响理智,而理智能调控情感。幼儿理智水平较低,如何增强幼儿理智调控情感的能力,是幼儿教师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功。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由入园导致的生活节律及周围环境的转变而造成的心理负担,使得其陷入一种“不安全”的焦虑状态。而孩子的入园适应过程,正是其理智与情感的心理博弈过程。
标签:理智与情惑,孩子生活类别:师德与演讲浏览次数:2051次
-
幼儿园小故事:红鞋
幼儿园 小故事 红鞋
标签:幼儿园 小故事 红鞋类别:幼儿文学欣赏浏览次数:1180次
-
幼儿被同伴拒绝后的共情引导策略
4~5岁的中班幼儿进入到人际关系的敏感期,他们开始主动寻找策略适应幼儿园,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就是重要策略之一。
标签:同伴拒绝,共情引导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328次
-
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与建构
幼儿教师课程能力的提高首先强调要有相应的课程意识,然而,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对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重建方面还停留在理论的呼唤与现实的困境当中。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成为幼儿园教育的最大困境之一。
标签: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缺失与建构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712次
-
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森伯格(Eisenberg)于1972年提出,用来指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可以让他人乃至社会获得益处的行为。
标签: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4887次
-
带儿子下乡
儿子今年都上小学了,虽见过熊猫、狮子、大象、老虎这些野生动物,却从来没有见过活的牛、猪、羊。
标签:带儿子,下乡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761次
-
幼儿园集体教学低效分析与反思
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精心地设计活动,投入地组织教学,却是收效甚微。这些低效的教学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
标签:幼儿园集体教学,低效分析与反思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195次
-
幼儿家园社区:牵手——新老教师关于家长工作的对话
我认为工作中最难的就是组织好教学活动。在逐渐深入了解幼儿教育这个职业后,我发现其中还有一个难攻破的问题——家园沟通
标签:幼儿家园社区,教学活动,家园沟通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2471次
-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
标签: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类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42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