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自我解决冲突,共有12664条结果
-
稳定期教师职后培训的“润悟”模式
稳定期教师是指教龄在6—10年的教师(姜勇、阎水金,2006)。幼儿园中,这一时期的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教学专业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渐成为幼儿园的教学骨干。
标签:稳定期教师,职后培训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023次
-
幼儿教师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主要依赖于教育实践及实践后的反思,通过对教育行为效果的自我反省和他人评价,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化水平。在我园,我们十分提倡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反思时存在着一些问题。 反思意识弱,缺乏主动思考的态度
标签:幼儿教师,反思,问题,解决途径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2049次
-
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教师互动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我们对园本教研寄予很大的期望。然而,由于受专业经验局限和教研文化的影响。一直以来我园教师在教研过程中往往认同接受多,反思质疑少。
标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教师,互动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792次
-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摘要]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已成为制约学前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本文从国家相关政策和制度等外部因素及教师的教育观念与工作态度等内部因素探讨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障碍,并提出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提高专业化
标签: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成长障碍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867次
-
以阅读为手段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阅读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幼儿园应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建立健全读书机制,支持教师的阅读活动。让教师的读书与工作、学习相结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建立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群体。
标签:幼儿园阅读活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726次
-
教研活动应关注常态课教学
常态课指教师在自然教学状态下进行的、能真实反映教师常态的教育教学水平的课堂教学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常态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由此,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改善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为目的的教
标签:教研活动,常态课教学,自然教学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483次
-
在蹲点指导中提升二级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2013年9月,我区启动了“夯实基础,提高二级园保教质量精细化”的研究项目。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将教研视角转向区域内二级园的保教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逐步开展了蹲点指导工作。
标签:蹲点指导,教师专业能力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956次
-
典型案例的价值
所谓案例的典型性,一般应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来源于常态活动,具有自然进程;二是能较好地引发教育者对教育有关问题的认知冲突;三是研究者尽量不干扰幼儿,做一个“等得了”的观察者,并做好客观的记录,如文字白描记录、拍照、录音或录像。
标签:幼儿园典型案例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387次
-
孩子在幼儿园都学了什么?
宝宝到了3岁左右,爸妈再不舍得也会狠下心把宝宝送到幼儿园,让他去感受集体生活,让他开始离开大人的庇护,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标签:幼儿园学什么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252次
-
如何解决幼儿园一日活动过度环节
传统的幼儿教育提倡集体教学,幼儿一日的学习与活动被人为地分割为不同板块,板块之间的转换时间为过度环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和过度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这促使我们重新关注和研究一日活动中过度环节的问题。
标签:幼儿园一日活动,过度环节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246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