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案例得到的启示,共有35971条结果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老师,我玩什么
苗苗,男,3岁半,入园5个月了,入园适应较为顺利,没有哭闹要找家人的现象,但是至今很少主动和小朋友交流,喜欢一个人玩。老师引导他加入新游戏或是玩新玩具,他都会拒绝参加。而且,每个环节都需要老师指示他。例如,过渡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760次
-
精细化管理在幼儿园中的作用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竞争十分激烈,没有永恒失败者,也没有永恒的胜利者,幼儿教育市场亦是如此。
标签:精细化,管理,幼儿园,作用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409次
-
简述开展区角活动的有效策略
幼儿园的区角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探索为主要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区角活动的开展是充分发挥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在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各种能力和意志品质都能得到发展,并能促使幼儿个性的形成。为此,我们在区角活动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标签:幼儿园区域活动.区角活动,有效策略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2758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该不该“示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面简称《指南》)在艺术领域中提出:“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在教育建议部分还继续提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是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示范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2897次
-
以点带面 全员参与
我镇地处偏远农村,共有1处中心幼儿园,6处村办园,全镇幼儿教师43名,平均年龄40岁。由于全镇各幼儿园分布零散、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年龄结构老化、教育观念滞后等诸多问题,给园本教研带来了一定难度。
标签:幼儿园名办教育,以点带面,全员参与类别:民办教育浏览次数:1207次
-
幼儿园教师案例文本的有效利用——基于“朴素”质性研究的视角
质的研究是“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与幼儿朝夕相处的教师无时不在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推进教学技能的进步,开展着理解幼儿的“研究”,并通过反思性的案例文本呈现这些研究成果。
标签:幼儿园教师,文本案例,有效利用类别:党团文案浏览次数:2221次
-
幼儿园教师案例文本的有效利用——基于“朴素”质性研究的视角
质的研究是“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与幼儿朝夕相处的教师无时不在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推进教学技能的进步,开展着理解幼儿的“研究”,并通过反思性的案例文本呈现这些研究成果。
标签:幼儿园管理,幼儿园教师案例文本,质性研究视角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582次
-
幼儿教师36计,计计受用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长、老师常常因为孩子进步缓慢而着急,由此或者粗暴地给孩子戴上“脑子笨”、“性格难以改变”之类的帽子,或者自认为学识浅、水平低,不会教育孩子。实际上,只要方法妥当,
标签:36计,教育方法,教育办法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879次
-
幼儿知识资源共享:不可忽视的性别教育
标签:幼儿知识,资源共享,性别,教育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323次
-
借助故事情境培养幼儿的逆向思维
《让谁先吃好呢》是韩国作家尹我海写的一本图画书,讲述了弱小的毛毛虫在身高、耳朵及尾巴的长度、体重都不及伙伴们的情况下,居然想出了比一比谁的身高、耳朵及尾巴的长度、体重排在末位的办法,从而一下子获得了四个第一,并最终先吃到了桃子。
标签:故事情境,培养,幼儿,逆向思维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96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