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学习与实践,共有29532条结果
-
以阅读为手段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阅读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幼儿园应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建立健全读书机制,支持教师的阅读活动。让教师的读书与工作、学习相结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建立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群体。
标签:幼儿园阅读活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726次
-
幼儿园园长课程管理的策略与方法探究
--努力建构以园长为核心的课程领导团队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提升园长课程领导力成为园长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课程领导的本质是园长对幼儿园课程的统领,建立以园长为核心的课程领导共同体,不断引发
标签:课程管理,课程领导力,科研活动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2262次
-
精细化管理策略在新教师入职培训中的实践运用
精细化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源于日本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一种思想和管理模式。
标签:精细化管理策略,新教师入职培训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363次
-
关于幼儿园游戏指导存在问题的思考
关于幼儿园游戏的指导,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已有不少人关注过这个话题,主要围绕游戏环境创设、玩具材料提供、教师观察指导技能等方面来描述游戏指导实际存在的问题,并从应然的角度提出幼儿园游戏指导的方法和原则。
标签:幼儿园,游戏指导,问题,思考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839次
-
丹麦六岁幼儿教育的制度设计与实践
自2008年9月起,丹麦政府颁布法令,将“学前班”教育列入强制性教育范畴,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均必须接受学前班教育。六岁幼儿教育是丹麦幼儿教育的最后一年,也是连接小学教育最关键的一年,在学前教育体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标签:外国幼教,丹麦幼儿教育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1303次
-
与高质量课程的互动中成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启示
文/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梁慧娟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学前教育法规和规章:《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
标签:指南,专业成长,幼儿教师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3012次
-
关键经验:概念辨析与价值阐释
关键经验是近年来学前教育领域的焦点话题,它对学前教育工作者科学地认识和开展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现实中,关键经验这个概念却时常遭遇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误读和误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进行辨析,以解除学前教育工作者对关键经验认识上的困惑。
标签:关键经验,概念辨析,价值阐释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609次
-
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教师培训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不仅顺应了国际潮流,而且满足了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需要。借鉴美国开展基于早期学习标准的教师培训的相关经验,并结合我国
标签:《指南》教师培训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3583次
-
基于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园际合作策略初探
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农村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实现农村幼儿健康、和谐成长的根本保障,也是农村幼儿教师提高社会地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科学途径。
标签: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园际合作类别:民办教育浏览次数:980次
-
立足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学校的教研工作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的桥梁,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力途径,我们在几年的校本教研工作中,立足本园实际,脚踏实地,锐意创新,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以研促教,努力寻求有幼儿园自身特色的校本教研之路。
标签: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化,成长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27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