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小班进餐环节,共有9954条结果
-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实例推行研究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它包含着教学和教学以外多方面的内容。幼儿园的班级是幼儿园的核心单位,是幼儿学习、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日活动的组织,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等,都是依托班级为基地进行的。
标签:幼儿园班级管理,实例研究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408次
-
“阳光作息”利弊谈——幼儿园秋冬季作息时间调整审议研讨活动
主持人(肖菊红):2009年11月,在调整秋冬季作息时间时,我们发现随着气温的下降,幼儿入园的时间越来越晚,很多幼儿错过了8:00-9:00的晨锻机会。同时我们还发现,秋冬季8:00~9:00的阳光也变得懒洋洋的,这个时间段并不适合幼儿进行晨间锻炼,为了把最好的阳光给孩子,保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我园对传统的秋冬季作息时间进行了大调整:
标签:幼儿园,秋冬季,作息时间,研讨活动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4711次
-
多边干预的早教指导模式实践
我们认为,适合于0~3岁婴幼儿的早教课程应当存在多重主体:自发性活动中婴幼儿的主体地位、个性化教养中家长的主体地位以及早教指导课程预设中教师的主体地位。
标签:多边干预,早教指导,实践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1403次
-
木偶表演在小班语言活动中的运用
木偶表演是我国传统表演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幼儿喜爱的一种表演形式。在木偶表演中,表演者结合木偶道具,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用夸张的语言使木偶变得有感情,能表达出角色的心理活动和特征。
标签:幼儿园木偶表演,小班语言活动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631次
-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能干的小手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能干的小手
标签: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能干的小手类别: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浏览次数:7501次
-
评价的“尺子”和“镜子”效应
教师对待质量评价的态度的改变,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园长评价观念的影响。园长的评价方式由“管”变为“促”,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不断改进、优化自己的教育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园长也就成了支持和鼓励教师提高保教质量的促进者。
标签:幼儿园,评价,尺子,镜子,应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475次
-
《Z Zebra》英语活动自评(蒋小芳)
我组织的这个活动是小班的英语活动,首先,在活动前,我根据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将教育目标进行了修订,让孩子们通过各种游戏掌握Z 、 Zebra的发音,并知道Zebra 的意思定位为第一目标;让孩子们了解“Good-..
标签:英语活动类别:幼儿园小班班务计划浏览次数:1038次
-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捉熊去
设计意图: 绘本《我们要去捉狗熊》极具游戏精神,描述了一家人克服种种困难前去捉熊,最后安全逃回家的故事。小班幼儿具有很强的同情心和泛灵意识,特别容易进入故事情境。
标签: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捉熊去类别: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2429次
-
例析有效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例析有效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标签:教学活动,教学有效性,注意事项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007次
-
指导祖辈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几点策略
随着城市老龄化和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祖辈教育”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形式,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标签:祖辈家长,家庭教育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539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