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教学行为,共有15709条结果
-
提高农村混龄班教学活动实效性初探
目前我县共有83所幼儿园和78个教学点,其中约有超过半数是以混龄班的形式存在。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这些混龄班的教学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相互等待的时间较长。教学活动过程中,常见一部分幼儿忙于学习时,另一部分幼儿却无所事事。
标签:高农村混龄班,教学活动类别:民办教育浏览次数:631次
-
基于环境心理学原理的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创设
【摘 要】区域活动作为幼儿集体教学的有效补充,以其"隐形课程"的特点,对促进幼儿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环境心理学原理出发,
标签:环境心理学,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446次
-
关于活动区观察的“四连问”
既然话题中的困惑源于大班额下活动区环节观察孩子的力不从心,那么也许“谁来观察幼儿”“观察什么”“怎样观察”“为什么观察”等一系列的自问自答,能帮助我们在复杂的幼儿园教育实践现场逐渐找到真问题,并能沿正确路径踏上找寻答案之路。
标签:活动区观察,四连问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360次
-
幼儿教师的问题意识不可缺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幼儿教师处于教育实践的真实场域中,每天都要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
标签:幼儿教师,问题意识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973次
-
幼儿数学教育评价
幼儿数学教育评价(assessment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价,包括对幼儿数学概念及数学能力的发展,..
标签:数学教育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594次
-
从学前班和过渡期学前班看美国的幼小衔接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Blandford小学,一踏进学前班和过渡期学前班的教室,或者通过与教师进行简短的谈话,很快就能感受到两者在师资、日程安排、教室环境等方面的区别。
标签:学前班,过渡期学前班,美国幼小衔接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1139次
-
学习一故事:发现孩子的“哇时刻”
编者按: “学习故事”起源于新西兰幼教课程大纲《Te wha riki》,它作为一种表现性评价方式,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高度一致,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转变家长的观念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标签:学习故事,哇时刻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3745次
-
打造静安学前精品教育
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静安区文化积淀丰厚,人口综合素质较高,素有“文教区”的美誉。正因为如此,静安区教育被赋予更高、更多元化的要求。近几年来,为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区教育局提出建设“精品教育”的目标,立足幼儿未来的终身发展,积极打造具有静安特色的学前教育品牌,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标签:上海教育,静安学前教育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590次
-
幼儿园亲子戏剧活动的基本环节与实施要点
[摘要]幼儿园亲子戏剧活动具有拓宽幼儿认知、促进幼儿语言和肢体表现能力发展、提高幼儿社会性与情感发展水平等价值。幼儿园亲子戏剧活动的开展一般包括亲子戏剧准备、亲子戏剧创编、亲子戏剧排演、亲子戏剧展演、亲子戏剧批评和延伸等六个环节。
标签:亲子戏剧活动,基本环节,实施要点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506次
-
谈幼儿教师的心理亚健康与自我调适
一直以来,幼儿教师以活泼、开朗、健康的形象受到众人的关注,幼儿教师们在幼儿面前也展现出富有青春活力的一面,然而,有个问题却在一个被人们忽视的角落悄然滋长——许多幼儿教师的心理已处在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指在健康与不健康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一旦突破临界线,心理、生理上的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标签:幼儿教师,心理亚健康,自我调适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47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