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发展规划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18-07-30
兰溪路幼儿园建于1982年,至今已有33年的园龄。1995年开办学前特殊教育,成为是暨今为止普陀区唯一一所兼具普教与特教的学前教育机构。2015年2月,经评审批为上海市一级幼儿园。
目前幼儿园有小、中、大普通班3个,豆豆班(启智)1个,丫丫班(启音)1个,共计99名普、特幼儿。
一、概况
1、各类人员情况:
2、园舍条件
二、现状分析:
(一)优势:
1、文化浸润,“融”中求升
前三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以“唱响兰溪精神”、“践行兰溪精神”、“弘扬兰溪精神”三大主题活动统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项目实现办园目标、愿景的引领,促进教师目标同向、差异成长。
我们从“学融”走向“心融”走向“行融”,我们将“融合”的内涵泛化,不是浅表的实施融合教育,而是从实现“人融”形成“理念融”最终为有效实施“融合教育”协同探索。
三年来因为逐步递进式的文化浸润,使得教职工形成了弘扬学校文化的自觉性,也使得我们的办园理念“关爱——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发展,给予每一个儿童爱的需求;融合——创设普特融合的适宜性互动环境,实施全纳性融合教育;成长——追求普特幼儿共成长,兰溪师生共成长。”成为全体教职工全体家长努力的方向。我们积极营造的“博爱、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为幼儿、教师、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发展提供了温润的土壤。
我园于2015、2月晋升为市一级园;上个三年中陆续荣获区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年度早教先进集体;教育系统“二星级温馨办公室”;2014年度全国优秀幼儿园等殊荣。同时上个三年在融合教育方面,我园代表中国在2013年国际OMEP会议上作现场展示;接待了英国特殊教育专家、美国丹佛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托尼.林德等多位国际国内特殊教育专家;在市督政、市教委特殊教育专题调研中获得高度肯定。
2、制度管理,聚力发展
制度化的管理机制已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石。依法治园、以德立园是幼儿园的办园根本。前三年在规范幼儿园办学过程中,依法制定和逐步完善了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为学校发展提供了稳固基础。并坚持以制度为准则,鼓励教职工为校发展出谋划策,增强参政议政意识,提升执行制度的自觉性;重视教职工提案,建立分层管理模式,激发教职员工当家做主的自豪感,保证了幼儿园管理渠道畅通,运行有序,制度显实效的作用。
3、课程规范,持续探索
作为教研员出身的园长具备扎实、有效的课程领导力,前三年间基于园情、师资实情完善了园课程实施方案。着重加强了课程实施的过程性监控,建立了课程领导小组,责任到人。制定了幼儿园四门课程实施质量监控评价指标,指导教师学会正确分析评价结果与信息,引领教师参与选择、重组和完善课程建设和管理。课程实施能规范进行。
此外我们制定了“教师一日活动操作细则”、“特教教师一日活动操作细则”、“三大员规范操作细则”、“亲社会课程实施方案”、“亲社会课程课例集案例集”、“幼儿亲社会能力发展指标”等使得我园的特色课程有了进一步发展。
3、沟通携手,整合资源
三位一体,合作共建,已成为我园发展的长效机制。幼儿园建立了家园、社区联动工作机制,不断探索、发挥家委会参与学校建设的桥梁作用;组建家长志愿者服务队,走进校园协同开展日常教学和各种大活动;市残联验收挂牌成立了普陀区“阳光宝宝”家长学校,整合多方资源,有效拓展家长育儿经;而园特色课程更是有机融入家、园、社会合作中,让家长接纳融合教育并携手教师协同社会力量有效开展融合亲社会教育。前三年我园在社区,乃至区域、市级层面的声誉日趋提升。市聋康、区残联多次组织市、区特殊教育骨干教师来我园参观、学习我们的“家长学校”工作经验。14年末我园家长学校区级验收获得99分的高分。
(二)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机遇:
1、《上海市特殊教育新三年行动计划》、《普陀区学前教育新三年行动计划》等颁布实施,为我园的后续发展提供指引和依据。近年来,市、区教育局对特殊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为我园特殊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而园借助“医教结合”“高校结合”开展的“融合教育”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形成了一定区域影响,这也为我园建构特色课程,彰显发扬办学特色提供了支撑。
2、在上一轮三年发展规划过程中晋升为上海市一级幼儿园,给我园的创新发展带来“高起点、高要求、高水平”的挑战。
主要问题:
1、有待进一步做强基础性课程,做实融合教育
依据我园的办园理念,还需对基础性课程作整体思考。理解课程教学游戏化的本质与内涵,彰显课程游戏化的价值;探究灵活指导不同性质和形式的游戏策略,借助对现有功能室的再规划丰富游戏形式,发挥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价值,为办园理念办园目标的有效实现服务,为满足普特孩子终身发展服务。(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自主性、创造性更充分一些,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
作为融合教育机构,我们的融合活动、个别化康复活动有重技能轻态度现象,有较多脱离生活的机械操作,为此我们需要用课程游戏化的理念进一步探究融合教育的适宜性指导策略。使得融合教育体现生活性、游戏性、有效性;使得普特幼儿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社会情感、生活能力得到发展。?
2、有待加强师资综合能力培养,加大梯队建设
我园目前优秀骨干教师的数量还不多,成熟型教师缺乏个性化的彰显;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准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依旧存在。
三、办园理念:关爱融合成长
关爱——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发展,给予每一个儿童爱的需求。“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的动力(热爱、尊重、信任的教育理念全方位渗透);“爱”是和谐氛围的基础,“爱”是家园共育的前提(合作、共享、协作、互助家园社区三位一体)。以“爱”为纽带营造和谐家园,凝聚多方力量,达成共同愿景。
融合——创设普特融合的适宜性互动环境,实施全纳教育。幼儿园以“融合式的亲社会教育”为特色,以“不培养特殊幼儿”为理念,从“形”融到“神”融,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平等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品悟合作之贵。
成长——追求普特幼儿共成长;兰溪师生、家长共成长。在“关爱”“融合”的过程中,彰显幼儿园特色,办优质一级园;倡导教师以园为荣,专业成长;发挥家园合力,助推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四、幼儿园三年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以《上海市学前教育新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普陀区学前教育新三年行动计划》的精神为指导,根据《普陀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普陀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贯彻科学发展观精神,认真落实普陀区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健康教育,提升每一个儿童的学习生活品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营造爱的教育,提升专业成长;在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合力之下,最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2、办园总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我园综合办园水平进入一个新阶段,成为管理优化、队伍优良、保教优质、社会信誉高,具有融合教育品牌特色的上海市一级幼儿园。
(1)管理优化:树“文化管理”理念,建“规范化、民主化、人本化、个性化”管理机制。根据园目前情况,完善分层管理网络,逐步提升分层管理效能;研究学校制度,提升制度规范化个性化。
(2)队伍优良:以学校队伍建设三年规划有效性为抓手,加强梯队建设提升区域骨干教师比例;以个人三年规划针对性为抓手,追求队伍素质化个性化发展;以学校重点发展项目为载体,努力打造“爱岗敬业、理念先进、术有专攻、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善于合作”的星级教师队伍,以适应上海市一级幼儿园发展要求。
(3)保教优质:发挥园长课程领导力,优化质量监控。依托教科研,理解课程教学游戏化本质与内涵,探究灵活指导不同性质和形式的游戏策略,彰显课程游戏化价值;探究融合教育适宜性指导策略,架构特教班活动方案。
(4)社会信誉高:完善、落实家园、社区联动机制,形成大教育合力,盘活幼儿园教育资源;寻求多形式、多专题的有效的共育途径和方法,为家庭、社区提供优质服务;稳步提升我园在市区的社会信誉度。
(5)树“融合教育”品牌:依托医教结合、高校结合加强国际化交流,扎实开展“融合教育的适宜性”研究,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发挥特教中心在区域内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在市级层面融合教育领域内树立我园的品牌形象。
3、教师发展目标
加强梯队建设提升区域骨干教师比例;追求队伍素质化个性化发展;努力打造“爱岗敬业、理念先进、术有专攻、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善于合作”的星级教师队伍,以适应上海市一级幼儿园发展要求。
4、幼儿培养目标
以普特儿童全面、和谐共同发展为本,奠定幼儿一生发展之基础。培养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自信、有初步亲社会情感态度以及责任感的二十一世纪儿童。
四、规划发展基本策略
——理念为先策略幼儿园一切工作紧紧围绕“关爱融合成长”的办园理念,并成
为我园规划制定和实施的核心内涵。
——人力开发策略树立“博采众长”的理念,探究有效的梯队建设模式,凸显队伍建设的专业化、素质化、个性化;逐步优化、均衡队伍结构,夯实底部、提升中坚、打造高端,为提升办园质量奠定扎实的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特色发展策略努力践行“关爱融合发展”目标,实施“融?爱”特色教育创建项目,探索幼儿园文化建设,做到人性管理,规范教学,综合提升。特色发展策略的重点是营造“博爱和谐奋进”校园文化;完善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科研为导策略创设浓厚的科研氛围,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形成教科研并行机制,注重从园实际、教师实际、教改实际需要出发确立研究课题,把教科研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把教科研与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
——协同教育策略加强与家庭、社区、市区残联、高校、医院的联系和沟通,增强多方的教育合力,创建协同教育模式,构建多维的协同教育网络,最终达成“共成长”的发展目标。
五、重点发展项目——“融?爱”精神创建项目
以文化培育、环境营造、课题研究为载体,强化“融爱”意识,营造“博爱和谐奋进”的人际关系、发展氛围,践行兰溪精神(“融”,融心、融志、融行;“爱”,爱生(生命,人、物)、爱业、爱搏),提升师生文明素质、文化素养,最终实现育人水平、办学品质的综合提升。
总目标1、文化塑园——“爱”的浸润
“爱”心为基,着力强化融爱意识;“爱”学为架,有效建立学习文化;“爱”行为主,“爱才”去瑕存瑜突显个性,“用才”识人善用发挥所强,“博采”合作共赢良性竞争。
2、课题推进——“融”的理解
知“融”为基,品悟“融”的内涵;研“融”为架,探究“融”的规律;神“融”为主,实现广博的“融”(于事—合作,于物—整资源,于人—和谐,于教—擅教)。
3、环境渲染——“融爱”的烘托
“融”理为基,办园理念融于环境;“融”需为架,发展需求融为依据;“融”值为主,有效发展融为主导。
阶段目标
与措施第一年(2015.9——2016.8)
目标:
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学习型班组创建为重点,深入领会“兰溪精神”之内涵,重凝聚力工程,由“文化认同”到“文化自觉”,增强园荣我荣、我强园强的融爱意识及行动准则。创设与理念、课程相适应的活动室环境,环境传递文化,环境支持师生共成长。
措施:
1、以新一轮文明单位申报为契机,开展“融爱”主题系列活动(一)。“爱”的系列,组织“我爱兰溪——展望新三年”演讲活动、“爱的行动”公益活动、“爱的奉献”爱心活动等;“融”的系列,组织“融之思考—融爱精神解读”、“欢乐社团”、“才艺比拼”、“管理竞聘”等活动。
2、全教会通过《兰溪路幼儿园章程》,法制化凸显我园融爱特色。组织《章程》导读活动。
3、完善分层管理网络,制订《兰溪路幼儿园干部选拔、竞聘制度》。发挥每位教师所长,树立“我是兰溪主人,园荣我荣”的思想。
4、制订“学习型班组创建制度与评选标准”,开展学习型班组评比活动。
初步探索教职工多领域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以“读经典,修内涵”为主
题开展学习活动。(将政治学习与领域学习融为一体,形成学期综合学习菜单和学习方案)
5、初步形成学校师德建设方案,以“学名师,树师魂”为主旨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完善学校“爱心教师”“绿叶奖”评选制度和学期教职工师德考核方案。
6、进一步畅通互动、交流的信息渠道,组织开展“干部接待日”工作意见征询活动,学期末开展园文明班组评比,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共同为文明单位的创建出力。
7、建立教工自我完善机制
(1)教师制定自我发展的新三年规划
(2)完善教师自我评价机制。每学期组织教师自我诊断,自我修正,自我提高。
(3)建立教师成长档案。教师自主设计档案的栏目、主题、特色,让教师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8、区级课题申报,开展新一轮课题《幼儿园融合教育中教师适宜性指导策略的研究》。
9、创建“小厨房”“小作坊”活动室环境。
第二年(2016.9——2017.8)
目标:
制订学习制度,形成较为成熟的学习型班组创建经验,为文化育人奠定人文基础。借“融爱”主题活动着手编写《爱的系列——师德教育篇》,富有成效的营造“合作奋进、良性竞争”的氛围。借课题研究提升环境教育作用,梳理融合教育阶段经验。
措施:
1、开展“融爱”主题系列活动(二)。“爱”的系列,“爱的行动”公益活动、“爱的奉献”、“特教班体验日”等活动;“融”的系列,组织开展“合力勃发”征文活动、“欢乐社团”、“拓展演练”等活动。
2、修订完善《兰溪路幼儿园学习制度》,形成个性化的学校学习模式。
3、依据《兰溪路幼儿园学习型班组评选方案》定期开展评选活动,工会负责梳理组织开展学习型班组创建工作的优秀经验。
4、完善《兰溪路幼儿园干部考核制度》。增强干部合作、自制、高效的工作意识和态度,强化“我是兰溪主人,我强园强”的思想。
5、以“博,集众智”为主题开展分享式学习活动。完善学校学习模式,尝试采用“菜单式”“积分制”方式提高教职工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6、依据学校师德建设方案,继续以“学名师,树师魂”为主旨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整理“爱的系列——师德教育手册”。定期开展“爱心教师”“绿叶奖”评选和学期教职工师德考核。
7、组织“心灵桥”活动,畅通互动、交流的信息渠道,加强干部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营造和谐奋进的校园氛围。
8、建立教工自我完善机制
(1)教师依据自我发展的新三年规划作中期评估与阶段调整。
(2)每学期组织教师自我诊断,自我修正,自我提高。加强对文化建设中的自我形象诊断。
(3)开展教师成长档案评比活动。?
8、课题《幼儿园融合教育中教师适宜性指导策略的研究》中期汇报。
9、创建“屋顶游戏区”。
第三年(2014.9——2015.8)
目标:
“博览众长,文化树人,文化强校”成为学习型团队的自觉行为和标志。师德建设卓有成效,形成师德建设经验丛书《爱的系列——故事集》。班级、公共区域环境能彰显特色,富有融爱文化品位。
措施:
1、开展“融爱”文化主题系列活动(三)。“爱”的系列,“爱的行动-走进特殊家庭”公益活动、“爱的奉献—爱心捐款”、“爱心故事征集评选”等活动;“融”的系列,组织开展“文明教师、班组”评选活动、“欢乐社团”、申报“巾帼岗”等活动。
2、组建兰溪路幼儿园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形成相关制度与工作职责。参与
社区爱心活动。
3、以“博,显个性”为主题开展分享式学习活动。形成成熟的学校学习、
管理模式,采用“菜单式”“积分制”方式提高教职工自主学习成效。
4、依据学校师德建设方案,继续以“学名师,树师魂”为主旨开展师德教
育系列活动,整理“爱的系列——故事集”。
5、继续组织“心灵桥”活动,增强“园长信箱”“干部接待日”的实效。集家长、社区力量稳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6、完善教工自我完善机制
(1)教师依据自我发展的新三年规划作终期评估。
(2)每学期组织教师自我诊断,自我修正,自我提高。着重对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成长作专题总结。
7、课题《幼儿园融合教育中教师适宜性指导策略的研究》结题汇报。
8、创建“融爱”长廊。
责任部门行政、工会、教研组、后勤组
达成标志1、针对“融?爱”特色创建项目,教职工满意率97%以上。
2、创建“温馨办公室”,争创区教育系统文明单位,教职工参与率100%。
3、印刷兰溪路幼儿园师德教育丛书《爱的系列》,手册凸显融爱文化。
4、形成学习型班组相关制度和创建经验篇。形成个性化学校学习模式和相关制度、学习菜单、积分管理办法。
5、建立教师成长手册,形成教师自我评价机制。
6、形成《幼儿园融合教育中教师适宜性指导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案例集、经验篇。
7、形成能够传递融合亲社会教育理念的园舍环境。
六、分项目工作
(一)园务管理:加强制度、优化管理,树文化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效能
目标加强分层管理,完善监控机制、评价机制,进一步提高中层干部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注重制度建设、民主建设,尝试文化管理,提升常规管理效能,使管理更科学、规范、人性、有效。
阶段目标
与措施第一年(2015.9——2016.8)
目标:
健全分层管理网络,使管理网络更科学规范。完善各层面各部门工作的评价和监控制度。加强干部管理素养的培养,初步树立文化管理理念。根据幼儿园实际修订规章制度,以此提高常规工作质量。加强民主管理,做到重大事项集体决策、集体管理,执行过程接受监督、公开透明。
措施:
1、形成幼儿园发展规划小组,全园务虚,达成共识。通过听取各层面各岗位的意见,找到重难点,确定新要求,制定相关规划落实实施计划。
2、完善学校管理网络,使之更为科学、规范。
3、制订“干部选拔、竞聘制度”,开展新一轮分层干部竞聘。对新上任的分层干部进行岗位职责的培训,以及管理素养的培训。
4、与中层干部共同制定分层管理监控制度,提高各部门分层干部考核的针对性。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对分层干部予以月、学期工作成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交流,帮助分层干部积累经验,提高工作效益。
5、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领导班子管理素养,树立文化管理理念。
(1)领导班子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和管理理论的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每月一次的中心组学习;党政领导干部每年完成规定的干部学习内容;每年看一本管理专著,运用管理理论分析日常的管理工作,每月撰写1篇管理案例,行政干部每学期撰写1篇管理专题总结。
(2)领导班子不断开展课程研究与学习,提高管理者的课程领导力。每学期至少撰写3篇课程研究心得,不断明确本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并通过多种途径将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向全体教职工和家长宣传。
6、开展学校章程导读活动,并面向全园教职工,公开收集幼儿园各类各条制度的修改建议,园长和中层干部提出修改方案,并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认可执行。
7、完善常规检查与月考核标准与内容,提高教职工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为实现文化管理奠基。增强日常巡视指导成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日常工作质量。
8、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定期召开全体教师会议,经常听取群众意见,做到发展规划、园务计划由全教会通过后实施,重大事项重大决策由集体决定,群众福利等方案应征得绝大多数群众的同意,使各项决定拥有扎实的群众基础。
9、落实“干部接待日”制度,通过电话、面谈、网络交流等方法了解群众的想法,做好身心疏导工作,尽力解决群众的困难,让群众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
第二年(2016.9——2017.8)
目标:
中层干部能树立文化管理的理念,各部门各层面干部能自觉履职,分层管理有效运行。学校具有符合本园实际的较为有效的评价和监控机制,尝试建立幼儿园管理网络平台,探索信息化在管理中的运用。进一步完善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发挥制度的保障、激励、凝聚作用,尝试用文化管理的理念加强细节管理,使园内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充分发挥全教会作用,做到全程管理、全程监督。
措施:
1、用“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完善部门管理的评价与监控机制。挑选2个部门作为试点,配套部门职责与分层干部的项目计划书,完善检查反馈机制(包括自评和他评),自评能够激发分层干部发展评价的主体意识,他评能够加强外部监控和指导作用。在试点的基础上,各部门自行完善评价与监控机制。
2、尝试建立学校管理网络平台,共享各部门管理信息与管理经验。推进学校层级化的信息化管理建设。
3、用征询表、座谈、金点子等方法听取群众意见,去除制度中不符合幼儿园实际的内容,提高制度的适用性。
4、行政干部基于实际完善常规管理的方式,注重细节管理,注重日常行为。借助座谈会——“月课程实施评价标准的运用”帮助群众提高文化育人自我管理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自我管理。
第三年(2017.9——2018.8)
管理网络有效运转,评价和监控能为提高各层级干部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提供支持。在全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修订《兰溪路幼儿园员工手册》,使文化管理深入每位教职工内心,自我制约、自我管理成为教职工的内在行为。全面实施民主化、人性化管理,使民主管理满意率达到96%。
措施
1、建立健全层级管理的网络平台,明确固定版面和个性版面,能在日常管理中发挥作用,内容真实,有效互动,增强信息化管理意识提高信息化管理的能力。(例资料月末上传平台)。
2、借助月例会增强干部管理心得的交流,汇编《兰溪路幼儿园干部管理案例集》,为中层分层干部提供借鉴参考的经验。
3、加大管理评价和管理监控实施力度,做到评价多级(领导,中层和群众),考核全面(责任达成、工作能力和绩效,个人素质等),监管全程(从项目计划制定到具体落实),使考核既能评价,又能为今后工作提供依据,为提高干部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服务。
4、通过制度落实,强化制度规范人,制约人的作用。通过修订的“员工手册”的学习理解和日常使用,帮助职工将制度逐步内化,使之成为自觉行为。
责任部门行政、课程领导小组(周骏蔚、管雪岚)、工会
达成标志1、领导班子的管理素养和能力得到全体教职工的认可,民主测评的满意度达到96%。
2、形成科学可行的“兰溪路幼儿园管理网络”和兰溪路幼儿园管理平台。
3、形成《兰溪路幼儿园干部竞聘制度》、《兰溪路幼儿园员工手册(修订版)》等。
4、形成《兰溪路幼儿园干部管理案例集》。
(二)队伍建设:优化结构,提升内涵,树素质提升理念促队伍优质均衡发展?
以个人三年规划的有效性为抓手,以教科研为载体,努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理念先进、能力扎实、乐于创新、善于合作,综合素质强的教工队伍。以适应融合教育特色园发展要求。
目标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理念先进、能力扎实、乐于创新、善于合作,综合素质强的教工团队,25%的教师能主持课题研究并获得区立项,100%的教师参与多媒体课件竞赛逐年提升获奖率,80%以上的教师能获得特教上岗证,在职教师本科率达76%以上,5%教师获市级及以上奖项;8%教师获区级奖项;
(教育行政和专业部门设立的奖项)市骨干教师比例从0%提升至5%,区骨干教师比例从20%提升至25%。,保育员队伍实现75%中、高级职称,优化后勤队伍年龄结构。
阶段目标
与措施第一年(2015.9——2016.8)
目标:
制订新一轮园队伍建设规划,初步实施园“星级教师评定制度”,形成园教师发展梯队,并以此为依据构建分层培养网络并有效运行,为培养市区级骨干奠定基础。
加强师德教育,完善职业道德评价制度。
至少1名教师能获得区级个人课题立项,80%的教师能参加市区多媒体课件竞赛,70%以上的教师能获得特教上岗证,1名园级骨干教师达到区级骨干水平并能在区级层面获奖,调整后勤队伍年龄结构,使后勤队伍结构趋于年轻化。
措施:
1、围绕园新三年规划制订园队伍建设计划,教职工制订个人发展三年规划。
2、开展园星级教师评定,根据实际运作完善评定制度。确立教师发展梯队,形成分层带教网络,实施师徒带教。
3、根据教育局师德教育要求、社会和家长的期望,不断完善“八声制”、“八行制”内容,制订《兰溪路幼儿园职业道德规范》,凸显我园师德教育个性化、时代性和可行性。
4、围绕《兰溪路幼儿园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职业道德评价制度,在家长考评基础上增加教职工自评、互评,使考评更客观更科学。
5、围绕“融爱”主题系列活动,开展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
6、为教职员工搭建岗位培训、职业培训和学历进修平台,对获得证书的员工进行奖励。鼓励并帮助员工提升课题研究能力,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如何主持课题研究。
7、借助“小脚丫团队”、“星动小队”(区示范园满天星幼儿园青年教师结对)活动,针对性提升园35岁以下年轻教师职业素养、业务能力。借助“自主申报”制度的落实,加强成熟型教师个性化发展。
8、对三大员实施分层个性化培养,中高级保育员、营养员开展“护理、花色点心”等专业培训和技能竞赛。初级保育员、营养员开展业务知识问答及操作(切配)培训。保健教师健康平台月录入保证正确率和质量,重点提高干预个案撰写质量,争取发表。同时负责争创区优秀保健室。
9、组织开展修订后勤三大员一日操作指导手册,体现规范性、操作性、实用性、可检性。
10、制订《兰溪路幼儿园教师教学评优制度》,组织开展“兰溪杯”评优活动。推荐星级教师参加区教学评优、区特教教师评优,新一轮教育能手教坛新秀、高级指导教师的申报。100%40岁以下教师参加区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纳入学校技能大赛的固定内容。
第二年(2016.9——2017.8)
目标:
逐步完善园星级教师评定机制,分层培养网络有效运行。逐步完善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和园师德教育菜单。1名教师晋升中级职务,骨干教师能在区级层面辐射,能带动青年教师发展,90%的教师能参加多媒体制作竞赛获奖率提升。1—2名教师能区级个人课题立项,教师的课题研究成果能用于实践并不断补充和完善。新增1名后勤人员参培或达到中高级岗位证书,规范操作逐步成为职业习惯,教职工队伍得到优化。
措施:
1、落实“教师个人发展规划认证制度”,教师完成规划中期评估。
2、继续完善园星级教师评定机制,落实分层带教。探索带教的过程型监控与期末考评制度。
3、根据教育局师德教育要求进一步丰富园师德教育内容,形成教育系列。尝试师德教育体现面向不同职业期的教师需求。
4、为教职员工搭建岗位培训、职业培训和学历进修平台,对获得证书的员工进行奖励。鼓励开展个人课题的研究与申报,对申报成功的教师予以专业支持与绩效奖励。
5、面向35岁以下年轻教师组织开展职业道德、业务能力的专题培训。尝试采用“项目主持申报”的方式,加强成熟型教师创新意识,提升个性化发展能力。
6、后勤队伍在分层培养的基础上,增强三大员自主发展自我规划的意识。做到人人有学期业务发展突破点,有突破举措。输送1名保育员参加高级职称的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创新食谱”、“科学护理”等专业竞赛。参加支部、曹杨社区联动“竞赛”保持特等奖的殊荣。保健教师开展《儿童低常视力病因调查与研究》课题,积累过程性研究资料。
7、园内开展信息化应用培训,90%的教师参与区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
第三年(2017.9——2018.8)
目标:
园星级教师评定机制完善,能调动教师自我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星级教师能在园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分层培养网络高效运行,效果显著,成熟教师与青年教师之间的差异缩短。园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基本成熟,形成了师德教育培训系列,并梳理出操作性经验。骨干教师有自己独立主持的课题研究项目,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成为日常工作的常用手段。新增2名教师达到区级骨干水平,青年教师发展成效突出,2名青年教师能胜任小教研组长,保育员75%持中、高级岗位证书,三大员的操作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关注细节品质。保健教师具有高质量的个人研究课题。
措施:
1、落实“教师个人发展规划认证制度”,教师完成规划终期评估。
2、落实“园星级教师评定机制”,形成完善的分层带教的监控与考评制度,带教成效明显。
3、继续充实园师德教育系列内容,总结师德教育经验。
4、完善园专家资源库,探索园本培训新模式,采用必修与自选积分方式完成园学期培训要求,帮助教职工形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习惯。鼓励开展个人课题的研究与申报,对申报成功的教师予以专业支持与绩效奖励。
5、面向35岁以下年轻教师组织开展职业道德、业务能力的专题培训,搭建支部、结对园专业竞赛的平台。完善学校项目制管理机制,提升成熟教师主持学校发展项目的能力,借助区工作室、市区教研组活动推进成熟教师专业能力,期末就自己申报的研究项目作汇报展示。
6、保健教师个人研究课题结题,形成有质量的研究报告。保健教师实践形成学期进课堂教育活动方案。营养员具有点心或菜肴制作上的某个专业强项。保育员争取达到80%中高级职称。
7、参加市开展园信息化多媒体课件评比活动,增强教师信息化工作意识。
责任部门行政、教研组、后勤组
达成标志1、各类岗位培训参与率100%,形成园个性化培训方案落实“积分制”,体现层级性。
2、较为完善的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并实施。
3、保育员培训形成系列,按主题培训内容成册。
4、形成师徒带教监控与评价机制。
5、调整教师常态工作考核办法并形成制度。
6、形成教师教学评优制度,定期进行教师专业技能评比和展示。
7、形成后勤三大员一日操作指导手册(修订稿)。
8、保健教师开展《儿童低常视力病因调查与研究》课题,积累过程性研究资料,支部或区域辐射经验。
9、5%教师获市级及以上奖项;8%教师获区级奖项;(教育行政和专业部门设立的奖项)市骨干教师比例从0%提升至5%,区骨干教师比例从20%提升至25%。
(三)保教工作:再思价值,优化教学,树课程游戏化理念提升普特保教质量?
再思教育价值,强化课程游戏化理念,在实践研究中提升课程领导力和课程执行力。贯彻落实区健康教育精神,立足基础性课程凸显园研究亮点。
目标以《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落实区域健康教育要求,依托教研理解课程教学游戏化本质与内涵,探究灵活指导不同性质和形式的游戏策略,彰显课程游戏化价值;探究融合教育适宜性指导策略,架构特教班活动方案。
加强精细化管理和常规工作管理,不断完善质量评估方案,全方位提高保教质量;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研有效性,争创区优秀教研组;加强保教联动,依托联动教研探究前后勤协作教育策略。
注重普特幼儿潜能开发和社会性发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和多种能力,为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阶段目标
与措施第一年(2015.9——2016.8)
目标:
理解课程教学游戏化本质与内涵,提升解读游戏中幼儿行为的能力;探究融合教育适宜性的界定与行为表现,提升解读普特幼儿融合活动行为的能力;依托基础性课程的实践研究凸显园运动课程的亮点,区域推广;修订课程实施评估标准和教育教学常规质量管理制度,保障常规教学规范、有效;开展姐妹班教研组组长竞聘活动,提升小教研组长的组织能力,营造开拓进取、勤奋学习、合作共享的教研环境和氛围;落实联动教研机制,完善《兰溪路幼儿园教师一日活动操作手册》中前后勤协作要点。
措施:
1、借助专家讲座、园长讲座、专题培训、头脑风暴等活动帮助教师理解课程游戏化本质和内涵。借助教研聚焦游戏,提升教师解读普特幼儿行为的能力。
2、组织“说故事,说孩子的故事”活动,提高教师捕捉、撰写教学故事的能力。期末将有质量的教学故事汇编成册。
3、继续积累自主运动的实践经验,凸显我园在健康教育研究中的亮点,区域内辐射。
4、完善课程实施评估标准。由园长-大教研组长-小教研组长组成课程领导小组,不定期进行随堂检查,获取第一手教师教学情况信息与教研跟进性的现状,通过分析、评议、反馈提高日常保教活动质量。?
5、建立幼儿发展评估制度,每学期有侧重地对儿童身体健康、运动能力、行为习惯和活动兴趣、亲社会能力等进行评估。
6、开展姐妹班教研组长竞聘活动。
7、建立健全园本教研制度
(1)确保每两周一次大教研一次小教研一次姐妹班教研一次联动教研。在聚焦课堂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对普特幼儿的解读,转变教师观念从看幼儿行为出发反思教育行为,真正提高教研实效。
(2)大教研组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园本教研,根据教师存在的共性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专题研究,围绕重点专题研究开展听课、研讨活动。
(3)小教研组根据特教班的特点,从特殊幼儿行为解读、发展评估标准的探究等方面入手转变教师教育观,建立“生活教育”理念,摆脱特殊教育揪于机械操练的误区。
(4)将教研与科研进行有机整合,提高全体普特教师实施融合教育的能力。落实普特教师共同备课制度,特教教师和家长协同备课制度。
(5)确保每月教研组长例会制的落实,互助提高教研组长的教研机智。
8、依托联动教研完善《兰溪路幼儿园教师一日活动操作手册》中前后勤协作要点。
9、本着课程游戏化理念,借助教研根据幼儿的反馈及时对新开辟的专用活动室(小厨房、小作坊)环境、材料予以调整,合理安排活动室,提高活动质量、发挥教育价值。
第二年(2016.9——2017.8)
目标:
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课程教学游戏化理念,充实完善园本课程内容;借助教研探究灵活指导各种性质和形式的游戏策略;贯彻区域健康教育要求探索健康平台在园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录入信息的质量;完善课程领导小组课程实施监控与指导制度,保障常规教学规范、有效;开展园优秀教研组评比活动,推进教研组建设;依托联动教研,探究活动中保教协作指导策略;积累有效的幼儿发展评估方式,总结评估经验。
措施:
1、结合本园的办园理念,以课程游戏化理念为导向进一步梳理、统整本园的课程结构,结合幼儿园课程发展的特点与新要求,完善凸显本园特色的课程实施方案。
2、采用学期教研和月保教重点相结合的方式,螺旋滚动式开展四大板块的实施研究,切实提升每一天的课程实施质量。
3、围绕区域健康教育要求,保健教师协同教师、三大员一起探索健康平台如何为园教育服务。提高录入个案的质量。
完善园保教领导小组的课程实施监控与指导方式,体现动态性、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
4、加强教师资料库建设,每学期将教师提供的教育资源质量与绩效考核挂钩。
5、开展园优秀教研组评比。
6、积累有效地幼儿发展评估方法。
7、创建平台活动区,在确保幼儿游戏时间的同时,探究将游戏理念、游戏精神渗透到各类活动之中。
第三年(2017.9——2018.8)
目标:
实践运用课程教学游戏化理念,探究灵活指导不同性质和形式的游戏策略,有操作性成果;区域健康平台在园保教工作中高效发挥起参考、指导、反馈作用。将精细化和常规化管理指标作为评估保教质量的标尺并注重过程中的修正和完善,以达到保教高质量;园本教研制度化、有效化、更优化,能解决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参加区优秀教研组评比;尝试开展层级带教的教研组长培训模式;教育特色形成,有效落实区域健康教育理念,彰显课程游戏化价值,教育过程优化,能促进幼儿自主学习、愉快投入,潜能开发,幼儿发展均达到或超过《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合格标准。
措施:
1、深化课堂教学,切实提高保教质量,继续采用“一课三研”“接龙式”的实践研究,聚集集体智慧,积累有效的实施经验。
2、继续探索健康平台在提升园保教工作质量上的作用。尝试运用健康平台上的数据信息分析保教现状,寻找问题,指导研究,反馈成效。
3、对常规保教工作和每一个具体环节进行定期定量考核,将数据作为考评组研究的内容之一,做到精细化管理,常态下考评。
4、开展教研工作实地考察和评估活动,尝试建立教研组长层级带教模式,开展园内层级带教经验交流会及结对园“满天星幼儿园”的教研组长头脑风暴活动。
5、综合分析幼儿三年的评估数据,以此反思教师教育的现状寻找薄弱点作为后续研究重点。
6、形成豆豆班(智障)生活活动方案,为形成特教课程奠定基础。
7、借助区域健康平台,积极开展四位一体(教师、幼儿、家长、医生)的健康教育,为每个幼儿建立健康档案,幼儿各项健康数据达标。
责任部门课程领导组、教研组
达成标志1、形成修订稿:《兰溪路幼儿园教师一日操作手册》、《兰溪路幼儿园特教教师一日操作手册》、《兰溪路幼儿园三大员规范操作手册》《兰溪路幼儿园幼小衔接方案》、《兰溪路幼儿园基础性课程实施评价标准》。
2、形成园本教研制度,参加区优秀教研组评比,争取成为优秀教研组。
3、教师观察幼儿和解读幼儿的意识及能力有所提高,树立并逐步践行课程教学游戏化理念,将游戏与学习相融。
4、形成豆豆班主题活动方案。
5、形成幼儿园教师课程实施电子资料库。
6、每年修订完善的园本课程实施方案。
7、形成《伴我成长系列丛书之教学故事篇》、《伴我成长系列丛书之幼儿发展评估标准与评估方法》。
8、形成教研组长培训资料。
9、补充兰溪“营养菜谱”,并将此菜谱推荐给家长。
10、传染病低于2%,肥胖儿干预后控制在3%,其他疾病矫治应该在100%治愈率;。
11、不发生责任事故,一般事故发生率控制在0.5%以下。
12、幼儿身体发育良好,体重、身高超P50≥52%提升至55%
13、重视《普陀区幼儿园健康与安全管理平台》的使用与监管,确保数据及时上报并科学准确。
14、积极开展四位一体(教师、幼儿、家长、医生)的健康教育,为每个幼儿建立健康档案,幼儿各项健康数据达标。
15、100%能按教育局每年核定的计划数招收符合条件的幼儿入园,妥善解决统筹的幼儿入园。
(四)课程管理:依托课题,医教结合,树“全纳”理念做强园本化课程
以核心课题为引领,以科学研究为过程,补充完善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树立市区融合教育品牌形象。形成一支问题意识强,具备一定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的幼儿园科研队伍。?
目标依托医教结合、高校结合加强国际化交流,以核心课题“幼儿园融合教育中教师适宜性指导策略的研究”为引领,补充完善幼儿园园本课程,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发挥特教中心在区域内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在市级层面融合教育领域内树立我园的品牌形象。
阶段目标
与措施第一年(2015.9——2016.8)
目标:
申报区级课题,开展学校新一轮课题研究《幼儿园融合教育中教师适宜性指导策略的研究》。依托医教结合、高校结合提高教师分析特殊幼儿的能力,用课程游戏化理念实施个别化康复教育、融合教育,探究并积累适宜的个训、融合教育活动形式,补充园本课程。
措施:
1、申报区级课题,开展学校新一轮课题研究《幼儿园融合教育中教师适宜性指导策略的研究》。确保二周一次围绕课题研究计划开展基于实践的专题研究,侧重开展适宜性界定与幼儿表现、适宜性活动形式的研究。研究成果及时补充于园本课程实施方案。
2、教师每二周撰写一篇关于融合教育的教学故事,期末汇编成册《伴我成长系列——说融合活动中的故事》。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市区研究成果的评选活动,提高教师研究意识研究能力。
3、落实医教结合制度,每月一次邀请儿童医学中心杨友教授来园开展“特殊幼儿发展评估与行为解读”现场教研活动。
4、借助华师大资源,开展教授进课堂活动。每周一华师大周念丽教授与园教师一同深入现场开展“微格研究”。
5、组织开展“三方会谈”“家长、普特教师共备课”。
6、鼓励教师参与市区科研成果的评选活动,提高教师科研意识科研能力。
第二年(2016.9——2017.8)
目标:
继续开展《幼儿园融合教育中教师适宜性指导策略的研究》,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园本课程的课程结构、组织形式。依托医教结合、高校结合建立特殊幼儿发展评估标准,提高教师分析与设计活动的能力。增强研究的国际化,市区范围推广辐射融合教育的研究经验。在园课题基础上有1—2名教师有个人课题立项。
措施:
1、借助区科研室专家、华师大资源共同研讨,保障课题研究的科学性、适宜性、有效性。立足研究完善园本课程的课程结构与组织形式,形成特殊幼儿发展评估标准。
2、园长积极支持、帮助教师申报区级个人课题,争取能有课题立项。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问题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园科研骨干。
3、建立园科研成果评比制度,组织“兰溪杯”科研成果评比活动,发表推广教师研究成果。
4、依托区残联和教育局的支持,有效开展医教结合、高校结合,立足研究的国际化,积极开展与国际前沿的特殊教育专家共研讨。争取向国际、市级专家推广我园融合教育的研究经验。
第三年(2017.9——2018.8)
目标:
《幼儿园融合教育中教师适宜性指导策略的研究》结题参评研究成果,形成较完善的园本课程实施方案。教师具备一定的融合教育能力,普特幼儿发展明显。市区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融合教育品牌形象。
措施:
1、组织开展《幼儿园融合教育中教师适宜性指导策略的研究》结题展示活动。研究成果申报参评,争取获得奖项。
2、依据研究成果完善园本课程实施方案,使课程在融合教育方面更具备科学性、适宜性、可行性。
3、组织“兰溪杯”科研成果、“科研积极分子”评比。
4、在区域随班就读教师教研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借助市残联推广我园研究经验。
责任部门行政、教研组、科研领导小组
达成标志1、区级课题立项并获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2、1-2名教师具有区级个人课题。
3、教师参加市区论文、案例比赛,参与度达到90%,争取获得2项以上的市区奖项。
4、形成适宜的园本化课程适合方案,形成特教班(智障)主题活动方案。
5、形成“兰溪杯”科研成果评比制度。
6、形成“伴我成长系列——教学故事集”。
(五)家园共育:融心融行、整合资源,树“后喻文化”理念构建稳固的教育格局
价值趋同、共谋发展,树现代家教指导理念,探索“正三角”式稳固的共育模式,进一步提高家长满意率、扩大社会影响力。
目标学校、家庭教育价值趋同,各方资源综合运用,形成“正三角”式稳固的共育模式。健全家委会管理制度、家园共育制度,保障家长工作规范、有序、有效。探究“信息化”在家教指导上的运用,家长指导体现多元、多样(多样方式、多元促进;多样选择、多元体验)。教师家长工作能力有效提升,家长满意率社会认可度逐年提升。优质开展0—3岁散居儿童早教指导工作,早教覆盖率达96%。
阶段目标
与措施第一年(2015.9——2016.8)
目标:
学校、家庭教育价值趋同,共树“后喻文化”理念。梳理完善家长、社会资源库,多样式服务与教学,初步构建“正三角”式共育模式。形成新一轮家委会,健全家委会管理制度、家园共育制度。建“兰溪主页”,初步探究“信息化”在家教指导上的运用,家长指导体现多样方式、多元促进。搭建平台,多方学习,提升园家长工作负责人组织管理能力。
措施:
1、借助园长导读、数字片观摩、亲子活动、家长沙龙等方式,帮助家长认同理解学校办园理念、办园目标。
2、借助“案例故事”、“宝贝秀”、“专家讲座”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后喻文化”理念。
3、家园社区组负责组织教师完善园社会资源库,从资源类别、内容、人员、适用年龄、运用形式参考等予以整理充实。同时建立资源库管理制度,资源库使用奖励机制。
4、组建新一轮“家委会”、“家长营养膳食小组”“家长志愿者服务队”家长协同管理、实施教育教学工作。
5、落实园“干部竞聘制”组建新一届家园社区分层管理组,使家园社区类工作责任到人。输送管理者参加市级家长工作培训,提高组织管理能力。
6、补充完善家委会管理制度、家园共育制度,就“家长服务条例”作意见征询。?
7、初步探索信息化在家教指导中的运用,构建“兰溪主页”。使得家长学校教学方式多样化,满足不同家长需求。充实学校家教指导课程,按专题汇编。
8、面向青年教师开展“家长工作——基本内容、语言艺术”等专题培训。
9、家长满意率98%,早教覆盖率95%。
第二年(2016.9——2017.8)
目标:
在价值趋同的基础上探索家长参与教学的多种方式,提高共育成效。继续充实家长、社会资源库,积累有效运用的经验。完善“兰溪主页”,增强家长的互动性。补充完善家长学校考评制度,全面铺开家长学习档案,家长指导体现多样方式、多元促进。家长工作负责人开展个人课题研究,增强负责人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推动组织管理的成效。
措施:
1、落实家长“每月进课堂”“月巡教日”机制等,充分用好家长资源,同时增强家长家园共育的意识,提高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2、落实特教班教师、家长“共同备课制”、教师、医生、特殊幼儿家长“三方会谈制”等,真正做到家园协同做好特殊幼儿康复教育。
3、进一步拓宽利用家园信息渠道,采用兰溪小报、班级QQ群、园长电子信箱、“兰溪伙伴”微信群、幼儿成长手册、家校互动平台、家园互动栏、幼儿园公共微信等途径,立体化多渠道的更新信息,丰富内涵,加强宣传力度。着重完善“兰溪主页”,提高家长互动性。
4、补充家长学校考评制度,组织第一轮建立家长学习档案的家长进行经验介绍,尝试全面铺开“家长学习档案”。
5、依托教育局、区残联、社区街道等广泛宣传我园的特色教育,提高我园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知名度,让更多的社区家庭和社会理解普特融合教育的意义,接纳融合教育。
6、有效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平台,开展多途径、多形式的早教指导活动,提高家长科学早教,科学育儿的能力。
7、组织“家长工作问题答疑”等研讨活动。
8、家长满意率98%以上。早教覆盖率95%以上。
第三年(2017.9——2018.8)
目标:
优质落实家长工作制度,家长巡教和家委会参与管理等工作形成可推广的经验。不断补充和完善家长和社区资源库并形成系列,成为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家长参与课程实施、保教质量评价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并能在课程管理中发挥有效作用。优质实施对社区内散居婴幼儿的早教工作指导,使家长满意率达到98%以上,03早教覆盖率达到96%。
措施:
1、借助家园社区管理人员的个人课题形成可推广的家教管理经验
2、形成定期补充资源库的长效机制,邀请家长、教师共同就如何用好资源库作经验分享。
3、尝试开展家委会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与评估活动。
4、结合我园特色,将我园关于特殊幼儿的教育理念培养方法在社区层面予以推广。
5、汇编《伴我成长系列——教师家长工作指导手册》。
6、家长满意率98.5%。早教覆盖率96%。
责任部门行政、家园社区组、03早教组
达成标志1、形成家园互动工作机制和社区联动工作机制。
2、我园的课程理念和教养方式被家长和周边社区所认可。
3、建立可行的丰富的家长、社区资源库。
4、家长参与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的过程资料和评价指导手册。
5、家长学校系列课程。
6、与社区资源联合开展活动范例。
7、伴我成长系列——教师家长工作指导手册。
8、家长满意率达98.5%。
9、保持“区早教先进单位”的称号。
六、规划发展实施步骤:发展规划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奠定基础(2015、9——2016、8):研制和认同阶段
重点:再思教育价值趋同
幼儿园发展规划的研制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过程。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明确规划的理念、目标、措施,通过教代会广泛征求意见,并发动全体教师和家委会献计献策,以求对规划完善和认同。
第二阶段落实发展(2016、9——2017、8):实施和发展阶段
重点:优化过程提升质量
从管理理念到建章立制,从管理机制到运作方式,使各类工作得以理顺,责任到人有序运作。同时使园各项工作能够围绕办园目标统整思考,体现成效。管理模式良性运作;园融爱特色文化建设取得进展并逐步完善;园本课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课程游戏化理念由理解、认同趋向运用;幼儿园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持续提升。
第三阶段争创一级(2017、9---2018、8):成熟和跨越阶段
重点:全面推进树融合品牌
我园关于融合教育研究获得丰硕成果,逐步建立品牌效应。普特儿童全面、和谐共同发展,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自信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教师呈现“爱岗敬业、理念先进、能力扎实、善于思考、教科研能力并重发展”的专业素养;幼儿园环境、文化乃至精神追求,都充满着融爱特色。努力使兰溪路幼儿园在特殊学前教育领域树知名度。
七、实现幼儿园发展目标的保障机制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成立以园长为第一责任人的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建立分层管理模式和部门工作质量监控小组,全面负责各部门计划的制订实施与反思评估。
(二)畅通目标管理网络
1、领导小组将发展规划分层落实到园内各部门与个人的职责中,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2、园根据发展规划中的阶段目标制订每年度(每学期)的园务计划,各部门根据园务计划确定工作目标并落实到人,形成畅通、有效的管理网络。
(三)加强反馈调控机制
1、健全分层管理部门和核心组每月例会制度,检查阶段性目标达成情况,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并及时调整。
2、完善教师发展性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调动教职工实施规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规范监督评价过程
1、充分发挥党小组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
2、建立由园长、教师、家长和社区代表参与的发展规划评估小组,对幼儿园发展目标的落实情况每年进行一次调查评价,及时调整发展目标和管理策略。
3、幼儿园定期接受上级领导部门、教育督导室等评估指导,以保障发展规划的顺利实现。
(五)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1、多渠道筹集经费,改善办园条件。
2、节约与合理使用经费。
本规划经第届第次教代会(2015年9月)审议通过
编辑:cicy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有的可能两个月一次,有的甚至一学期一次,但是从... 看不见听不见 阅读人气:135
- 有效的利用种植园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A-vicky 阅读人气:19
- ...要留给孩子多一些时间,解读好身边的每一位孩子的... 英子 阅读人气:361
相关文章
周排行
- 1 幼儿园办园理念诠释
- 2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
- 3 幼儿园家委会的职责
- 4 幼儿园小班育儿知识
- 5 幼儿园办园章程完整版
- 6 幼儿园发展规划
- 7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 8 幼儿园奖罚制度
- 9 幼儿园保健室管理制度
- 10 幼儿园保教主任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