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幼儿教师网出品

,让家园合作更紧密
责任编辑:猫儿teamo
上传时间:2012-04-05
关键词: 幼儿园家园共育 家园密切配合
2012-04-05总第 37992 期 >> 查看往期微专题

,让家园合作更紧密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班级工作的重点之一。家园共育主要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①以往是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的思想,单方面要求家长配合工作,其实幼儿园也要考虑家长的需求与处境。②当我们提到家园共育时,总是把切入点放在家长这一方,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委会、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等,却忽略了幼儿在家长主动参与教育中的作用。③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不太了解,需通过家长开放日和教育活动来达到目的。④幼儿园、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各行其是,必须要有合作的意识和实际的行动。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家园共育工作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了解家长需求,变“希望家长做”为“指导家长做”
以往我们经常对家长讲:“要多鼓励孩子”。但家长不知道怎样鼓励。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对家长工作给予具体指导是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最需要的,也是幼儿园教师应尽的义务。我们让家长把小贴画贴在日历上,方法简单有趣,可操作性强。既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又认识了日历;家长既容易做到,又能从中得到启示。其实,教师奖励孩子小贴画、五角星、小红花是常有的事,但一般情况下,教师认为奖励了,自己的工作也就完成了,至于是否给家长看、家长看了怎么办,则与自己工作无关。如今我们增加“指导家长保存”这一环节,无形中对家长的家教水平起到了启示与提高的作用。
2.发挥幼儿的纽带作用,从“欣赏”到“分享”
我们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表明我们对他们的作品非常重视,也表明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和对作品的赞赏,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体验成功的机会。正因为这种对幼儿作品的重视与赞赏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性,孩子的积极性又感动了家长,带动了家长的参与。可以看出,孩子的成绩让大家来分享,会在家长与孩子之间产生共鸣。因此,对于幼儿的成绩不能只是单纯欣赏,要让大家一起分享。其实,孩子经常会带作品给老师看,以往我们总是说:“好,不错。竹就随手处理了,而如今多了“请大家分享”这一环节,就可以大大提高家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3.环境与家长对话,变“被动了解”为“主动参与”
不变的环境会让家长熟视无睹,而经常变化又反映教学内容的环境则能吸引家长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家长看到孩子的表现,就会激动。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孩子的进步,我们抓住了家长这一心理,让家长尽可能多地了解幼儿在园活动情况,于是家长就会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其实,利用一些节日、开放日展示幼儿活动是幼儿园的常见形式,但这毕竟向家长展示得还太少。我们利用接送孩子的点滴时间,随时向家长展示最新的教育活动,让家长天天能看到自己孩子的表现,是最真实可信的。不像以往只有在幼儿园组织演出等集体活动时才能见到孩子的表演。虽然我们只是多了“随机展示”这一环节,却让家长清楚地了解了幼儿每天在园的学习情况。了解得多了,自然也就愿意参与了。
4.整合教育资源,变“双方互动”为“三方互动”
教师和家长间的合作与配合,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家长主动参与到了幼儿教育活动中来,开始向我们提供教育信息,而我们又适时地抓住了教育契机,生成了教育活动。可见,教师的教育行为吸引家长参与到了幼儿园的活动中,家长感受到因他们的参与使孩子的进步更明显,孩子明显的进步带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家长的积极参与又激励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实现了教师、幼儿和家长之间的三方互动,形成家园共育的良性循环。其实,家长提供信息以前在幼儿园也会遇到,通常我们只是说声“谢谢”。但如今我们重视家长参与,把家长提供的信息转化成了教育内容,满足了家长的需要,让家长体会到了参与的成功。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虽然家园共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受益,但反过来逐渐内化了家长教育子女的观念与行为,增强了教育子女的能力,家长伴随着幼儿共同成长。所以只要我们教师平时的家长工作再细致一点、再深入一点,树立指导家长工作日常化的意识,营造相互赏识的班级环境,就一定能使家园共育产生良好的效果。
摘编自《教育与管理》2011.7.99
原标题为《浅谈如何进行家园共育》
编辑:c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