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幼儿教师网出品

里的环保意识
责任编辑:猫儿teamo
上传时间:2013-01-31
关键词: 幼儿园环保教育 绿化园地 环保意识
2013-01-31总第 41672 期 >> 查看往期微专题

里的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爱护植物”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园长期以来的教育重点和教育特点。但是最近老师们却发现了一个不和谐的现象:生长在幼儿园公共绿化带中的植物时不时地遭到人为破坏。有时是碧绿草地上的小脚印,有时是几个即将成熟的桃子、柿子等水果不翼而飞,有时是几支开得正艳的花朵被掐走……开始,我们认为这只是偶发现象,未引起足够重视,只是通过各班老师进行口头教育,现象有好转。可没过多久,就又重演了。为了弄清其中原因,我们开始了追踪调查,发现实施这些行为的幼儿居然来自于不同的班级。
这不由地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同样是植物,为什么幼儿对班级植物角的植物能关心备至、呵护有加,而对公共绿化带的植物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呢?而且涉及的班级这么广,是否都存在教育疏漏呢?带着这些困惑,我们专门组织了几名有经验的老师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走访,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被采摘的花朵和果实都具有鲜艳的色彩和芳香的气味,果实更有诱人的美味,这些对幼儿而言都有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其次,我们发现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植物的日常料理都是由后勤人员来维护和照料的,幼儿鲜有机会与它们近距离地交流和接触。常规的观察和欣赏也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未能深入。与幼儿朝夕相处的植物角相比,自然显得陌生疏远得多,缺乏与之相应的亲密情感和必要的关心爱护也在情理之中。
这一现象准确地反映了我们教育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即白白浪费了我园特有的绿化资源和教育契机,轻视了《纲要》中提出的“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针对我园实际情况,我们制定并采取了以下五个环节的教育,即感动→趣味→分享→劳作→责任。由内而外,循序渐进来达成目标。
 
感动——产生爱的先行者
 
1.感动于生命的不断成长
通过细致观察和定期测量的方法,使幼儿认识到这些植物与我们人类、动物是一样的,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时每刻都在努力地生长。如大班在春学期开始时,老师组织幼儿用尺子量一量自己喜欢的树木有多粗,记录下来;学期结束后,再去量,比比长了多少。在中班开展“我和小树一起长”的活动,在树上记录下自己的高度,期末再去比一比,会发现原来树木长得比我们还要快。同时定期对植物的叶、花、果实的生长作观察并记录下来,共同见证从一颗颗小绿豆般大小的芽(花)孢慢慢长成一片片大的鲜亮的树叶(花朵),花朵落后,慢慢长大的果实在形状、颜色、气味上发生的神奇变化过程。结合班级植物角的学习,不仅使幼儿学到了关于植物更多的知识,同时真实的数据和显而易见的形态变化更让孩子们认识到生命的尊严和可贵,从而发自内心地对生命产生敬畏。
2.感动于生命的美艳
在孩子们的眼里,植物最璀璨、美艳的部分莫过于它的花朵了,明艳绚烂的色彩和沁人心脾的芳香冲击着他们的视觉和味觉,怎能不为之倾倒!在植物的开花季节,我们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组织小班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欣赏、认识不同花朵形状、颜色、味道等,感知其中的初步区别;指导中大班的幼儿观察花朵由小小的圆芽孢开始,逐渐长大并开成一朵美丽的花朵的过程。记录下不同植物开花的时间、颜色、形状、大小、味道的差异。知道植物的花有多种形态,有的是一朵朵,还有的是一簇簇、一团团、一串串开放的。无论哪朵花,在它努力绽放的那个永恒瞬间,对幼儿都是一次震撼生命的教育——生命值得膜拜和尊重!谁又忍心伤害这些娇艳无辜的花朵呢!
 
趣味——保证活动有效开展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想让幼儿尽快与绿化带的植物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从而关心、爱护它们,在这一过程中增加必要的趣味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有选择地收集落叶、凋零的花瓣、果实中的核等作为幼儿游戏和教学活动的材料,既环保,又有新意,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春天,当花朵凋零时,我会带领孩子们一起去收集各种花瓣,分门别类后,进行捣碎、过滤、放添加剂等再加工后制成各色的颜料,玫瑰的红色,桑葚的紫色,叶的绿色……为幼儿绘画增添环保、新奇的色彩同时,也增加了不少的创意和趣味。秋天,当五彩缤纷的落叶飘落下来,就是孩子们大显身手的时刻。收集这些落叶,用粘、贴、剪、折等不同方法制作成形形色色的手工和叶贴画,让人大开眼界,为创意无限而鼓掌。同样,果实中形状各异的核也有意想不到的用处,在数学区、科学角等区角活动中展现神奇魅力,成为广受欢迎的游戏材料。
 
分享——体会收获的甜蜜
 
此环节最受欢迎,它实实在在地体现植物重要价值的一面。既然花的美丽和果实的美味无可抵挡,一味地堵就失去了意义。只有充分让幼儿享受美后,才能产生积极的情绪去爱护这些植物,也才是好的疏导解决办法。首先,我们收集花卉和树叶,请家长帮助幼儿在网上搜集整理制作的方法,然后大家一起动手,制作成标本,把现实中短暂的美丽定格成永恒的瞬间,供大家随时欣赏;那些气味芬芳的花可以晾干后制成香囊,放在活动室、寝室里,成为陪伴幼儿的天然清香剂,节约又环保,相当受孩子们的追捧。其次,幼儿园开展水果的采摘分享节,在各班老师的指导下,让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采摘劳动,同时学习关于水果的知识:成熟与未成熟水果的区别?如何采摘才不会伤害果树等?最后大家一起品尝美味多汁的水果大餐,享受丰收的喜悦。整个幼儿园成了欢乐喜庆的海洋,是幼儿津津乐道又引以为豪的一大盛事。由于分享及时,方法多样,措施到位,幼儿深刻地感受到植物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无穷作用和魅力。
 
劳作——留下深刻的印迹
 
只有知道“汗滴禾下土”,才能体会“粒粒皆辛苦”道理。为了让幼儿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工作人员照管绿化带的艰辛,并全程参与植物的管理过程,我们请后勤组的叔叔阿姨们亲临指导,共同完成对植物的养护和整治工作。杂草生长旺盛期,孩子们知道了要及时除草,以防营养的流失;根据天气的状况安排合理的浇水时间,保持不涝不旱;向工作人员学习为什么要剪枝?哪些枝条需要剪?在哪个部位剪不会产生伤害?平时能认真观察哪些植物容易生虫,及时记录并反馈给相关的人员,第一时间杀虫……一系列力所能及的管理工作虽然比较累,但是看到这些植物长得枝繁叶茂,葱茏茁壮,这其中也蕴含自己的一份努力,心中的自豪和骄傲足以让每个孩子的一切辛苦付出都化为“值得”二字。
 
责任——长久坚持的动力
 
对幼儿而言,理解和兑现“责任”的含义和行为比较困难。但上述种种措施的实施和参与,却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株草,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生长,饱含着他们和其他人的智慧和汗水。这种通过行动建立起来的情感和纽带是坚韧牢固的。所以,爱护植物已经成为孩子们潜意识中的自觉行为,自然地从“要我爱护”转变为“我要爱护”。理所当然地把绿化带中的植物当作自己在幼儿园的又一个好朋友。不少中大班的幼儿在来园、离园和园内的活动中不自觉地成为护绿员和讲绿员,主动承担起看护和宣传的义务。每当新一届的幼儿进入幼儿园后,总是由他们作为主力军,负责向家长和弟弟妹妹们介绍园内的美景及相关的植物知识和保护方法。这种由孩子们进行的现场教育,稚嫩却不乏真情流露,可谓事半功倍,让家长倍受感动,印象深刻,也令小班孩子羡慕不已。平时,孩子们还积极和老师商量,设计形象生动的护绿标牌,如“我还小,请爱护我”、“我怕羞,别碰我”等。稚嫩的语言,纯真的情感,让更多的人不自觉地参与进来。潜移默化中,“爱绿”、“护绿”在我园蔚然成风,使我园悠久历史的绿化带在新的时期焕发出更蓬勃的生机。
 
编辑:c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