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伯格亲社会道德理论
作者:袁贵仁 来源:《中国教师新百科》――幼儿教育卷 上传时间:2004-11-26
Aisenboge qinshehui diode lilun
艾森伯格亲社会道德理论(Eisenbergs perspectives on pro-social moral)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艾森伯格(N.Eisenberg)在科尔伯格(LKohlberg)的道德发展理论基础上,创立的亲社会道德理论。主要包括:亲社会两难道德情境 道德作为一个总的领域,包括许多不尽相同的具体方面,儿童对这些具体方面的判断会有所不同。科尔伯格研究所用的两难故事在内容上几乎都涉及法律、权威或正规的责任等问题。这些法律、责任等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儿童对故事冲突所作的推理。因此,科尔伯格运用其两难故事只是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推理的一个方面――禁令取向的推理。艾森伯格则区分并设计出不同于科尔伯格两难情境的另一种道德两难情境――亲社会道德两难情境来研究儿童的亲社会道德判断。亲社会两难情境的特点是,一个人必须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和(或)价值与满足他人的愿望、需要和(或)价值之间做出选择,助人者的个人利益和接受帮助者的利益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
矛盾。例如,一个城镇的居民必须在是否与另一个城镇遭受洪水灾害的灾民分享食物之间做出选择,一个人必须在帮助一个遭抢劫的妇女和保护自己之间做出选择,等等。在亲社会两难情境中,故事的主人公是惟一能提供帮助的人,但助人就意味着自我牺牲。这种助人行为是“职责以外的行为”,它高于一个人正规的责任、源于公平考虑的责任等。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艾森伯格认为,在亲社会两难情境中并不强调法律、惩罚、权威和正规的责任,这也
正是亲社会两难情境与科尔伯格的两难情境的区别。
研究方法 艾森伯格同科尔伯格一样,都是采用两难故事作为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都是采用个别交谈法来考察儿童的判断推理过程。但他们的研究有重大区别:第一,作为研究工具的两难故事,其内容特点不同。第二,理论基础不同。科尔伯格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其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此,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不能用儿童认知结构的变化来说明。儿童的道德判断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方面,有它自己独特的结构,所以应根据儿童的这一独特结构来确定儿童道德判断的阶段及其先后顺序;而艾森伯
格并没有预先假设儿童的亲社会道德判断中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结构,也没有设想要根据儿童的一种内在结构来确定儿童亲社会道德的阶段。她只是设想科尔伯格的阶段理论可能没有概括出儿童道德判断的全貌。所以,她利用亲社会两难故事作为工具,通过实验研究来概括儿童的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趋势。科尔伯格利用实验得出的阶段为其理论前提,而艾森伯格则是通过实验来总结、概括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年龄变化趋势。第三,对实验材料的评估方式不同。科尔伯格的最新评估系统中对儿童回答的评估分4步,即问题、规范、要素和阶段。艾森伯格则把儿童的回答划分为几十种不同的道德思想范畴,然后进行一系列的统计处理和经验归纳,最后概括出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年龄变化趋势。
思想范畴 ①对权威和(或)惩罚的畏惧与迷信、避免惩罚和五条件地服从权威本身就是价值。儿童不管人的价值或需要如何,而是仅以行为对身体所产生的后果来决定行为的好坏。②享乐主义的推理: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自我得益观。儿童以自己的个人得益为定向。儿童考虑的是他对一个人的认同,他喜欢这个人,或者这个人与自己的需要有关系。③对他人需要的关注:对他人身体或物质需要的关注。以他人身体或物质的需要为定向。对他人心理需要的关注。以他人的心理需要和情感状态为定向。④定型作用:好人或坏人的定型形象。以好人或坏人的定型形象为定向。大多数行为的定型形象。以“自然的”行为和大多数人的所作所为为定向等等,共有30种思想道德范畴。
发展阶段 ①享乐主义的、自我关注的推理。助人或不助人的理由包括个人的直接利益、将来的互惠,或者由于自己需要或喜欢某人才关心他。②需要取向的推理。他人的需要与自己的需要发生冲突时,儿童对他人身体的、物质的和心理的需要表示关注。儿童仅仅是对他人的需要表示简单的关注,并没有表现出自我投射性的角色采择、同情的言语表述等。③赞许和人际取向、定型取向的推理。儿童在证明其助人或不助人的行为时所提出的理由是好人或坏人、善行或恶行的定型形象,以及他人的赞扬和许可等。④分为自我投射性的移情推理和过渡阶段。在前一阶段,儿童的判断中出现了自我投射性的同情反应或角色采择,他们关注他人的人权,注意到与一个人的行为后果相联的内疚或情感。而在过渡阶段,儿童选择助人或不助人的理由涉及内化了的价值观、规范、责任和义务,对社会状况的关心,或者提到
保护他人权利和尊严的必要性等。但是,儿童并没有清晰而强烈地表述出这些思想。⑤深度内化推理。儿童决定是否助人的主要依据是他们内化了的价值观、规范或责任,尽个人和社会契约性的义务、改善社会状况的愿望等。此外,儿童还提到与实践自己价值观相联系的否定或肯定情感。
艾森伯格对亲社会道德判断的这5个阶段做了比较谨慎的说明,她没有把它们看做是具有普遍性的,也没有把它们之间的顺序看做是固定不变的。国外许多心理学工作者利用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故事在德国、以色列、日本和西太平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所做的跨文化研究表明,尽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的亲社会道德判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他们的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过程与艾森伯格提出的关于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基本一致。
上一篇: 社会建构主义幼儿教育理论
下一篇: 补偿教育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参加面试幼儿园的简历怎么做?我想做的漂亮点,亲,有... & 唯美~ 阅读人气:17
- “护蛋体验”——增进幼儿社会情感 : 内容概要:根据近期... 淡颜墨青 阅读人气:385
- 轮教 小班社会《对不起没关系》。教案一:一讲故事:... 一生等待 阅读人气:117
- ...所以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自然而然也被磨灭了。... A-vicky 阅读人气:19
相关文章
周排行
- 1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 2 学习一故事:发现孩子的“哇时刻”
- 3 儿童观
- 4 移情
- 5 幼儿发展评价意义
- 6 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教育活动
- 7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评价
- 8 幼儿园教育:理论的错读、误用与...
- 9 一个早已提出却难以得到关注的重...
- 10 探索社区早教活动站的联动运行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