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模式
作者:袁贵仁主编 来源:《中国教师新百科》――幼儿教育卷 上传时间:2005-03-03
过程模式(process mode) 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L.Stenhouse)提出。斯滕豪斯建构过程模式始于对泰勒原理的批判。他认为目标模式误解了知识的性质,误解了改善课程实践的过程的本质。对于训练行为技能来说,目标模式很适用;但对于知识的学习是不适用的,因为知识的本质在于可以通过知识的运用进行创造性思维。课程应该考虑知识中的不确定性,鼓励个体化的、富于创造性的学习,而不是把知识及其学习作为满足预定目标的尝试。斯滕豪斯认为目标模式的方法不能改进实践,而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发展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的批判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正是过程模式追求的目标。
过程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知识及其教育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无需通过教育的结果来加以证明。人们可以对它们本身具有的价值进行争论,而不是对其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的价值进行争论。因此,斯滕豪斯提出课程开发和设计的任务是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选择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的选择标准,就是看其是否含有“内在价值”。斯滕豪斯给出了鉴别内在价值的标准,共计12条。
1、在所有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允许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做出自己的选择,并对选择带来的结果作出反思,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2、在所有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在学习情景中允许学生当主动的角色而不是被动的角色,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3、在所有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探究各种观念、探究智力过程的应用,或者探究当前的个人问题、社会问题,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4、在所有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使学生涉及实物教具的使用,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5、在所有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能够由处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儿童主动地完成,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6、在所有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在一个新的背景下审查一种观念、一种智力活动,或者一个以前研究过但仍然存在的问题,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7、在所有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审查一些问题,社会中的人一般不会去审查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大众传媒忽略的,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8、在所有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使儿童与教师共同参与“冒险”,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9、在所有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要求学生改写、重温以及完善他们当初的尝试,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10、在所有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和掌握有意义的规则、标准及准则,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11、在所有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与别人分享计划制定、执行计划和活动结果的机会,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12、在所有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项活动与学生所表达的目的密切相关,则这项活动比其他活动更有价值。
实施过程原则 斯滕豪斯认为,只有分析有价值的活动的标准以及分析被认为是有价值的活动的结构,才能更清楚地逼近教学中的“过程原则”。“过程原则”的本质含义是鼓励教师批判反思课程与教学实践,充分发挥主体性。教师应该遵循以下5项“过程原则”:①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研究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民。②在处理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时,教师应该持中立原则,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论坛。③探究具有争议性的问题的主要方式是讨论,而不是灌输式的讲授。④讨论应该尊重参与者的观点,无须达成一致意见。⑤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对学习的质量和标准负有责任。
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比较 过程模式并不是不要目标,只不过是对目标的理解不同于目标模式。斯滕豪斯曾经说过:“你若界定哲学课程内容,界定构成哲学上可接受的教学程序以及评定学生作业的标准,你不用目标,即可很好地进行计划。”表面看来斯滕豪斯好像不要目标,实则不然,这里的目标指的并不是具体的目标。在他主持的“人文科学课程方案”中,为“乡村中学研究”列出了5项“目标”: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以及对生物的尊重;发展对科学方法的了解;鼓励有效利用闲暇生活;发展审美鉴赏力和创造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看来过程模式不是不要目标,要的是一般的目标,不要的是具体的行为目标。
过程模式的设计程序是:设定一般目标――实施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论述――评价教学活动引起的结果。这里需要提出的是,评价的目的是根据教师的评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评价不是以目标的实现为依据的,而是以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知识形式,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过程原则为依据。因此,过程模式的评价不仅重视课程与教学的累积性结果,而且更重视课程与教学过程当中的形成性结果。
过程模式围绕“问题展开”,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研究与探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是充当专家,而是与学生一起充当探索者,他只是一个高级的学习者而已。由于过程模式不如目标模式明确可行,其实施对教师的水平依赖很深,所以斯滕豪斯非常强调教师的专业成长,倡导“教师作为研究者”。
过程模式的设计思想与目标模式完全不同,以确定知识与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为基础,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具有内在价值的知识领域。斯滕豪斯认为过程模式在以理解力为中心的课程领域中很重要。这句话说出了过程模式的优点。此外,斯滕豪斯充分重视课程实施的复杂性,重视教师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的作用,以及关于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观点,也都是非常有创见的。
过程模式也有其缺点:不如目标模式细致、明确,便于教师采纳实施,比较依赖教师本身的水平,教师在实施中不好把握。这也是斯滕豪斯提倡教师作为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原因。另外,其使用范围也不是无限的,它并不适合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传递,比较适合发展学生的理解力、相互尊重等情意因素。
两种模式的比较见表1。
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的比较 目标模式 过程模式 课程哲学观 技术理性 实践理性(重视知识的内在价值) 课程设计的具体主张 分为4步:确定目标、选择能够达成目标的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最后评价目标的达成情况。 确定一般的目标,依据内容本身的价值选择活动内容,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程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是互相分离的关系 二者紧密结合 教师观 教师是课程设计的忠实执行者 教师是研究者和高级学习者 学生观 学生是课程方案影响的被动接受者 学生是积极的学习者
二者也有可能融合,因为二者关注的问题实际上是不太一样的。泰勒关注的是课程编制的问题,斯滕豪斯则较为关注课程的实施,所以说二者可以统一起来,统一的基础就是对一般目标的追求,完整的课程开发既包括课程编制,也包括课程实施。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小班语言活动《放风筝》求活动过程 Poison 阅读人气:37
- ...育儿手记,但我更愿意把它当作是一本讲述孩子人生... 英子 阅读人气:361
- ...前非常乖懂事。后来不知道怎么了就开始晃晃悠悠,... 吕秋荣 阅读人气:51
- ...获得了一颗甜甜的.来之不易的糖果。也许是因为努力... 猫科女孩 阅读人气:282
- ...哪些是葱。在现场请幼儿采摘自己思考后的的结果。... A-vicky 阅读人气:19
相关文章
周排行
- 1 幼儿园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 2 当前园本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
- 3 幼儿园课程组织基本原则
- 4 亲水 会水 护水——幼儿园“水活动”...
- 5 幼儿教育观
- 6 幼儿园课程
- 7 单元主题活动
- 8 让游戏成为幼儿的生活常态——浅议...
- 9 幼儿园课程目标
- 10 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