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验式美术活动实践研究
作者:张凯波 来源:中国幼儿教师网 上传时间:2008-06-06
幼儿园体验式美术活动实践研究
生活经验是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基础,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体验式教育手段,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幼儿的自主表现表达提供原始的积累。
一、多途径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
途径一:在主题课程中体验
主题课程是幼儿在园生活中关注的焦点,它追随着幼儿兴趣的发展而进行,它完整性、连续性、层层深入的特点,使得幼儿能够获得全方位完整的体验。例如,我们在大班实施的《跨海大桥通了》《红红火火中国年》《运动会》等主题活动中,让幼儿将在课程中获得的体验,通过美术的形式进行展现,不仅展示了他们独特的感受和表现力,同时也彰显了主题课程的脉络。因此,将幼儿美术中的体验与主题课程结合起来,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措施。
途径二:在大自然中随时随地体验
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自然界中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吸引着幼儿的好奇心。例如,在春天来临的季节里,我们带着孩子倘佯在春日暖暖的阳光中,引领他们去观察嫩绿的树芽、绒毛般的小草、柔软的柳枝、娇艳的花朵、翩翩起舞的蝴蝶……从图片欣赏到走进大自然,教师让幼儿的体验不局限于眼睛的欣赏,而是各种感官的感受,使孩子获得了关于春天的整体认知,为美术活动中幼儿的自我表现积累下了丰富的素材。
途径三:在与大师的对话中体验
大师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美术元素,例如: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的冷暖抽象;米罗漫不经心涂抹出来的稚拙外形;波洛克如儿童游戏般的作画方式,构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审美世界,符合幼儿的审美趣味。因此,让幼儿从小就大量接触艺术品,体验大师的绘画方式与绘画风格,能使幼儿的审美感知、审美情趣、审美创造等能力获得协调发展。
二、用适宜的方式体验适宜的内容
方式一:专题渐进式的深入体验
在幼儿的美术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尝试进行专题渐进式的体验活动,通常这类体验活动会有一个比较固定的主题,然后教师对这个主题进行分解,分层次引导孩子进行体验,使幼儿对该项内容获得全面完整深入的认知。
例如:在中班进行的关于《人》这个美术专题内容的体验中,我们将它分解为“脸部特征”“人物细节”“人物动态”三个阶段,使幼儿在这个过程中逐步获得丰富而完整的体验。在《脸部特征》这个阶段的体验中,我们尝试引导孩子互相观察同伴的脸部,使幼儿对不同的五官、不同的脸型以及变化莫测的脸部表情有非常直观的感受。在《人物细节》这个阶段的体验中,我们在进一步引导孩子观察脸部特征的同时,引导孩子关注人物的服饰,从色彩、款式等方面进行感知。在《人物动态》这个阶段中,我们引导幼儿分解早操和运动时的动作,使幼儿感受人体动作的灵活性。
专题式的体验解决了以往幼儿美术活动中体验的粗糙与急 功近利,使孩子对一个事物的体验深刻而到位。
方式二:场景感染的深刻体验
场景感染即把幼儿安排到一定的情景中,让其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景中获得经验。例如在六一主题教育活动之下的一个美术活动――《我是小演员》的绘画中,孩子绘画的效果非常好,蝴蝶般色彩斑斓的衣服、如彩虹般的眼影、如樱桃般的红唇、如桃花盛开般的腮红、阳光般的笑脸……无不表达了孩子在六一演出中的快乐心情。我想: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六一演出的场景给了孩子非常深刻的体验。
方式三:特定事物的细致体验
对于大年龄的孩子来说,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已经有了一些粗浅的感受,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在绘画中很容易将自己的这些认识进行固定的表现,形成模式化的表现风格。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体验时,要灵活地选择特定的事物,将孩子带入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组织,完善和丰富孩子的认识,使孩子在表现时能够实现对自我的突破。
例如,在春天的时候,我们在孩子中进行《美丽的树干》的体验活动,利用幼儿园大树多的条件,将孩子带入这个真实的情景中,引导孩子观察树干的色彩、形状,树皮的粗糙、软硬程度等等。在未进行体验之前,孩子对树干色彩的认识就是“灰色、黑色、咖啡色”等等的笼统印象。体验之后,从孩子的作品中可以发现,孩子对树干的认识丰富了,有部分孩子甚至表现出了树干上青苔的色彩,有些孩子通过画笔的变化表现出了树皮粗糙和光滑的感觉。
三、支持孩子将体验表现出来
从体验到幼儿的自主表现之间有一段距离,需要教师巧妙地架设桥梁,帮助幼儿自主表现。
桥梁一:梳理经验
在体验中,幼儿获得的感受比较零散而不全面,这就需要对幼儿的经验进行梳理。在对这些经验的梳理中我们需要把握的原则是,要与幼儿的表现水平相联系,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孩子自我表现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关于表情的美术活动中,教师从引发孩子的开心情绪,到引导孩子观察脸部开心的特征,到欣赏开心的图片, 由浅入深, 由直观到符号,一步步对孩子的经验进行引导和梳理,使孩子最终形成完整的经验。
桥梁二:技能渗透
在表现主题的过程中,孩子会碰到许多美术活动中的技术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呢?这就需要通过技能的巧妙介入,帮助孩子提升表现水平。
案例:技能渗透策略之一――难点解析
在关于运动会的主题活动中,教师设计了绘画活动《我参加的运动项目》。这个活动的技能要求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高的,不仅有动态的要求,而且还要画出单项运动的特点。在反复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决定采用单线人物绘画的方法,因为单线人物简约的线条能使孩子比较容易将人物的动态表现出来,解决绘画中的技能难点,使每个孩子都能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慰宜.2―6岁儿童绘画活动指导[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陈爱娣,胡世红等.生活化的儿童美术[M].浙江大学出版社.
3.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师大出版社.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 美术教育:引导幼儿向米罗大师学画
下一篇: 我想飞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护蛋体验”——增进幼儿社会情感 : 内容概要:根据近期... 淡颜墨青 阅读人气:385
- ...园地虽小,但却是给我们幼儿带来了一种真实的、自... A-vicky 阅读人气:19
- 期末了,综合课的教案我还是写不来,美术,健康,音乐... 默沫 阅读人气:4
- 第一次代中班!第一天怎么组织活动!组织什么活动? 面具爱人 阅读人气:66
- 小班语言活动《放风筝》求活动过程 Poison 阅读人气: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