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背景下的区域物质环境刨设
作者:徐莺莺 来源:《学前课程研究》2009.01 上传时间:2009-04-05
主题背景下的区域物质环境刨设
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是对主题内容的丰富和延伸,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要为主题内容服务。在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环境应该是生动活泼的、开放式的、支持性的环境,以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从其组成的性质上看,可分为:物质环境创设和精神环境的创设。本文主要探讨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物质环境创设。
一、材料的投放
材料,作为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游戏开展的物质基础。教师在区域活动材料的提供上,应注意以下几种策略。
(一)不断替换和更新材料
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材料,会使幼儿失去兴趣,在每个主题活动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先投放一部分材料,在观察到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减弱时,再投入一些新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推动主题的不断深入和开展。如在中班“秋天”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投放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材料,有树叶、画好轮廓的水果、水粉颜料、毛笔等。刚开始,幼儿对印树叶、涂画水果很感兴趣,涂上颜料拓印在纸上,再贴上各种画好的水果,后来他们的兴趣逐渐减弱,该区的幼儿也越来越少c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我们投放了新的活动材料:小材料筐、皱纹纸、扭扭棒、报纸、毛线等,幼儿对新材料产生了兴趣,有的用蜡笔描画树叶,有的用皱纹纸粘贴菠萝,有的把毛线剪碎粘贴猕猴桃。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幼儿充分发挥想象,用树叶粘贴、添画出了富有童趣的动物、人物、房子等各种画面。
(二)提供有层次性或递进性的材料
材料的提供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根据主题开展的情况和幼儿能力发展的不同水平,提供相应的层次性或递进性的材料。如在“苹果与橘子”主题活动中,首先,把不同水果放入不同水果盒子里,边放边说说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和特征;其次,把不同的水果棒棒糖分到相应点数的盒子里。再次,把不同点数的水果棒棒糖分到相对应点数的盒子里。
(三)提供可以与幼儿互动的材料
材料一般蕴涵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与物体相互作用,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而且有助于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我们在探索区增加了“沉与浮”的实验,并为幼儿提供了纸、回形针、玻璃、橡皮泥、铁块、海绵、橡皮、木头等材料。幼儿在自己动手记录和探索中,发现有的东西会沉,有的东西会浮,这引发了他们对沉与浮的兴趣。再如,在益智区,我们提供了两个粗细一样的杯子和两个粗细不一样的杯子。幼儿在反复玩倒水的游戏中发现:一样多的水在粗细不同的杯子里水位的高低不同;在不同形状大小的杯子里的水看似不一样多,倒进相同的两个杯子里却是一样多,幼儿在反复操作中了解了液体容积守恒的概念。
二、区域的设置
区域活动把活动室的空间划分成几个活动区角,各种空间是促进幼儿交往、促进探索型主题开展的催化剂,若空间没有适当的分隔,则容易使幼儿感到杂乱无序,从而产生不稳定的情绪。设置科学、合理的区域分隔,建构丰富的区域布局,是区域设置中一定要考虑的。
(一)区域的数量
区域数量的多少主要依据活动空间和幼儿人数而定。如果区域数量过少则会造成活动拥挤的现象,如:娃娃家人数过多则容易引起角色的分配不均而争吵;区域数量过多则会出现区域的人数太少,幼儿之间缺乏交往合作,或造成区域活动空间太小,使得各区域间易互相干扰。因此,一般设置5~7个区域为宜。
(二)区域的划分
结合区角活动,首先,我们把教室设计、划分为若干个空间:娃娃家、益智区、美工区、探索区、建构区。其次,充分利用材料,使各个区域活动相对独立而又开放。如:利用一些矮柜,图书架等作为区域之间的隔墙,使每个区域有家的感觉,各区域既保持通畅又互不干扰。再次,设置多区单一内容或是多区多种内容。多区单一内容,即围绕一种主题内容设置多个活动区域,如:在大班的“春夏秋冬”这个主题活动中,教师在秋天的季节背景下,设置了“有趣的虫子”“秋天的树林”“秋天的果园”“水果店”等活动区域。多区多种内容,是按照多个活动内容设置不同的区域活动,如:垒高属于建构区,阅读、讲故事属于语言区,时装表演属于表演区,绘画剪纸属于美工区。
(三)区域活动格局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室、橱柜、桌面、窗台等室内空间和走廊、阳台等室外空间,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区域活动格局。如:用橱柜、矮柜分隔出大小不同的区域,提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花和叶子让幼儿制作、粘贴成门帘,以分隔益智区和美工区。在窗台上种植花草等植物,饲养蚕宝宝、小金鱼等动物,作为科学观察区。在楼道里,用包装空调的箱子做成小屋,小屋内铺上软软的坐垫,作为“隐私角”。我们充分利用室外空间,将“跳格子”民间游戏和“小小神射手"的体育游戏区设置在了大厅和楼梯旁,把一些比较热闹的区域设置在教室外,以免干扰教室内各区域的活动,有利于形成和谐、宁静的氛围。
随着主题活动内容的变化,教师应当适时改变活动格局。在开展新的主题活动时,根据各活动区域的内容和性质,需要搬动活动室的家具改变区域活动格局。例如,在“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背景下设置的区域活动有:建构区“我们的城市”,益智区“快乐的旅游”,美工区“多彩的民间活动”。建构拼搭“我们的城市”时占用了教室很大的空间,而在进入“有用的植物”主题活动时,我们根据需要搬掉了一些塑料泡沫板,缩小了建构区的活动空间,益智区和美工区也根据活动需要从走廊和小房间搬进了教室。
三、墙面的布置
我们利用幼儿园教室内外和走廊、阳台等处的许多墙面,使墙饰和区域活动紧密相连,合理规划不同墙饰,挖掘墙面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与主题墙饰互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对主题墙饰做统一的划分和安排
墙饰要和区域活动紧密相连,使主题墙饰为区域活动服务,满足主题活动开展的需要。对主题墙饰做统一的区域划分和安排,合理规划不同饰,能为幼儿创设更多的操作空间,更好地激发幼儿主动、积极地动脑、动手,获得有益的直接经验。如在小班“苹果和橘子”的主题活动中,在美工区的墙面上画了不同的果树,让幼儿选择不同的材料,通过画画、剪剪、贴贴装饰水果;在益智区的墙面上,画了很多篮子,铺设了水果商店的内容,有不同的水果和数字,通过按物取数或按数取物让幼儿按不同要求给水果分类。
(二)适时更新墙饰
主题的墙饰可以与班级的区域活动紧密结合。区域活动内容随着某一主题展开而不断发展、深化,墙面布置也应该不断更新,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如:在主题活动“动物大世界”中,我们创设了墙面布置“举世无双的建筑师”,让幼儿用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大胆想象,设计各种各样的小鸟的家。在进入“有用的植物”主题以后,随着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减弱,我们逐渐增添墙面布置,在“举世无双的建筑师”墙面上增加“小树林”等。
(三)墙饰成为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墙饰反映不同区域活动的进展情况,是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学习过程和总结,是幼儿表达经验、想法的空间,也是记录幼儿学习的过程和场所。如在大班“我们的城市”活动中,幼儿在参观了邮政局后,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在区域活动中,有的幼儿用绘画的形式给爸爸妈妈写信,贴在墙上展示,就有了主题墙饰“写给爸爸妈妈的信”;在“制作信封”“绘画邮票”中,幼儿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制作信封、邮票和贺年卡,让老师看到了幼儿设计图案花纹的大胆创新,色彩搭配的和谐均匀;“送信送钥匙”活动中,幼儿根据信封和钥匙上的门牌号码,送到不同楼层的家中,并粘贴在门上,让老师更直观地了解幼儿知识的掌握程度。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幼儿的想法更加充实、生动、完善,在区域活动中他们不断制作一些新的内容添加到栏目中,使墙面得以充实与丰富。
编辑:cicy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主题“服装”要衬托到每个区域要怎么去衬托进去?? 陈胖子 阅读人气:9
- 合肥海恒阳光幼儿园 《谈谈我对主题和主题墙... 看不见听不见 阅读人气:135
- 金色的秋天,主题环创 愿勿忘心安 阅读人气:404
- 美工区属于什么性质区域(探索性,表现性还是欣赏性) 美妙 阅读人气:7
- 以前搞过这个主题,效果不错,今年接了新的孩子,还想... 囡囡牛 阅读人气: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