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幼儿园规则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作者:夏燕勤 胡瑛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上传时间:2009-09-20
在去纽约之前,我们一直认为美国人很尊重孩子,强调培养孩子的个性。所以美国幼儿园的孩子一定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由。然而,我们在纽约生活四个月,深入考察四所幼儿园后改变了想法。走进这些幼儿园。我们发现一切井然有序:活动室里的物品陈列得整整齐齐;孩子们在活动室里安静地进行着各种区域活动,没有出现喧哗、跑动、干扰别人的场面;在洗手、吃点心这些生活活动中,孩子们虽然不必整齐划一地行动,但都须按照程序进行;在集体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都能安静而专心地听教师讲话,并按照教师的指令行事,如果想发表意见会先举手;一个孩子在发表意见时,其他孩子都在认真倾听;如果有孩子插嘴,教师会提醒他等前一个孩子讲完后再发言……为什么美国孩子的规则执行力会这么强?美国幼儿园在规则教育方面有些什么特点?它对我们有些什么启发?为此,我们有意识地寻找起背后的原因来,并进行了一定的反思。
一、特点
1.社会对规则高度认同
在美国考察的四个月里,我们发现整个社会对一些普遍性规则具有高度认同感,大众普遍能接受这些社会规则并遵照执行。比如,安静就餐这一规则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庭或餐厅都被普遍认同。由于规则要求的高度一致,孩子们受到环境的熏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安静进餐。而我们的很多规则并不被全社会认同,因此在实施时常常出现违反规则的情况。比如我们对孩子们进行交通规则教育,但因缺乏连续性和一致性,效果并不好。又如,我们在幼儿园教育孩子要学会分享、谦让,但是父母担心孩子因此吃亏,家园要求的不一致导致孩子分享、谦让行为发展受到阻碍。因此,我们认为孩子能否遵守规则与整个社会对规则的认同程度有很大关系。
2.在尊重孩子需要的基础上制定规则
制定规则是为方便管理还是为孩子适应社会以及身心发展需要考虑?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感觉到应该是后者。比如在活动过程中是否可以允许孩子吃东西的问题,在美国教师看来这不是问题,因为他们认为,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孩子饥饿时是不可能专心学习的。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体会到,尽管有时我们和美国教师制定的规则在内容上是相同的,但制定规则的出发点和着重点有较大差异。比如,我们都强调“认真听讲”这一规则,美国的孩子在听讲时坐姿比较随意,在美国教师看来,“认真听讲”是孩子学习的重要规则之一,但是孩子的身体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因此教师对孩子坐姿的要求并不高,但强调专注。如果有孩子不认真听教师或其他孩子说话,教师会指出并重申要求,直至孩子遵守。我们可能比较倾向于关注孩子听讲时的姿势,包括他们有没有离开座位,是否坐端正,眼睛是否看老师,等等,相对忽略了孩子是否专注、是否在积极思维。
3.规则简单,执行一贯
“规则简单”不仅意味着简洁,还意味着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普适性,不随个人意志变化而变化。这样的规则可以把各种复杂的具体情况涵盖其中,既有利于教师把握、指导,也有利于孩子遵守。在我们所考察的幼儿园里,我们发现教师普遍强调以下规则:仔细听,听指令,安静工作,不打扰正在工作的人,尊重别人,说话要和蔼,行动要平和,爱护学校和私人物品,工作游戏时注意安全。这些规则由幼教专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炼,不随教师个人意志而改变,教师和孩子都要接受并遵照执行,没有特例。在长期一贯的教育下,孩子们执行规则的能力发展较好。而我们所制定的规则通常零散繁杂,缺乏概括,且易变化,造成规则教育和执行的困难。比如座位问题,有的教师要求孩子找准自己的位子,不能随便坐;有的教师则要求哪里有空座位就坐哪里。同一个教师有时会要求孩子坐在规定的座位上,有时又会让孩子找有空的座位坐。又如在户外活动时,教师最初并不限制孩子奔跑,但当一个孩子因奔跑不慎撞上别的孩子而流鼻血时,教师会马上禁止所有孩子奔跑。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制定的规则常会随具体情境、个人意志等变化而变化。由于经常变化,孩子们学会了察言观色和钻空子,而不是按照规则行事。
4.把规则渗透在环境中
把规则渗透在环境中,一方面可以减少说教,增强环境的熏陶功能,另一方面可以使规则外显,便于孩子学习。在我们所考察的幼儿园里,积木区的环境创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个幼儿园把积木摆放在一个靠墙的开放式储物柜里,很多不同形体的积木从里往外整齐地分区摆放着。孩子们怎么能摆放得这么整齐呢?原来储物柜的不同区域贴着与某一积木形状和大小相同的蓝色纸片,孩子们根据纸片的提示来整理积木。由于有序,孩子们取积木非常方便,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整理物品的习惯。
二、启示
规则教育是社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促使孩子掌握社会规范,帮助孩子适应社会,因此,规则教育必不可少。考察中美两国幼儿园规则教育的差异,我们不难发现,对规则的认同、对孩子的尊重等都带有不同的文化特点。此外,中美两国的教师和家长在对创造性、个性与社会性关系的认识上也存在差异。例如,我们有些教师和家长认为发展孩子的创造性与个性跟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规则执行力之间是矛盾的。比如,有教师和家长认为如果要求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安静、不插嘴、不和别人说话,那么他的创造性就会受束缚。然而,从孩子心理发展来看,适应社会是个性成熟的反映,孩子既需要发展创造性和个性,也需要适应社会,行为上的规范与思维上的开放并不矛盾。事实上,一个适应社会的人才能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借鉴美国幼儿园的经验,我们认为在实施规则教育时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规则时考虑孩子的需要
在制定规则时,我们需要思考所制定的规则有否符合孩子身心发展水平,有否忽视他们的需要,等等。如果制定的规则与孩子的能力和需要不适应,孩子必定会出现违反或破坏规则的情况。而如果教师因为发现孩子做不到而随意改变规则,又会导致孩子不尊重规则。所以,在规则制定之前,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孩子的需要。当然,考虑孩子的需要还可以通过另一个途径实现,即让孩子参与讨论,师幼共同制定规则。
2.对规则进行提炼
在考虑孩子需要的基础上,我们还应梳理现有的规则,删繁就简,把普遍性的规则概括、整理出来。这样做有助于教师把握全局,以不变应万变。虽然提炼出来的规则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但在执行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具体化。比如,“注意安全”这一规则可以具体化为不在走廊、活动室内奔跑,安全使用剪刀等工具,不碰电源、火、药品等危险物,玩户外大型玩具时有秩序、不推搡等。如果所在幼儿园附近有池塘,还需强调远离池塘。
3.将规则渗入环境
孩子的思维具体形象,他们容易受环境影响,因此,我们的规则教育应充分发挥环境的影响力。首先,教师应创设有秩序的环境。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会提示幼儿按照同样的方式对待周围环境,按照同样的规则摆放物品。比如,如果教师将美术工具、材料分类归放在不同盒子中,并用标签提示,孩子就能从中学到分类归放的方法。其次,教师可以将规则用图标展现,以提醒孩子们注意。比如,安静的图书区可以用禁止噪音的标志加以提示,容易跌倒的楼梯口可以贴上防止摔倒的标志,等等。这些图标可以由教师制作,也可以让孩子制作,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执行意愿。
4.关注规则的一致性、一贯性与执行情况
规则一旦制定,教师执行时就必须一以贯之,否则难以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能力。如果各方要求不一,经常变化,或者说归说做归做,都可能导致孩子执行规则能力不强。美国几所幼儿园的规则教育经验告诉我们,要增强孩子的规则执行能力,必须保持各方的一致、前后的一贯。因此,我们需要经常自问:我们所制定的规则前后一致吗?同一个幼儿园的各方人员一致吗?与家庭一致吗?一贯如此吗?关注孩子的执行情况了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就需要反省并加以修正。
制定规则是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投入地学习,是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大的自由,而不是限制孩子。规则教育有利于孩子的独立自主和社会适应,也有利于教师日常工作的组织,所以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编辑:cicy
上一篇: 谈谈美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下一篇: 世界发达国家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五大特点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超能幼师征稿”活动参赛方法和规则 要认真滴看哦~ 1、... 师乐汇 阅读人气:774
- ...用手去碰,压着其他小朋友,完全不知道危险,完全... 扛花去看你 阅读人气:194
- 对于隔代教育的看法都有什么??? 註 題 詓 阅读人气:13
- 教育反思应该怎么写,从哪几方面?注:一名刚带小班的... 总有刁民想篡位 阅读人气:36
- 想借鉴一篇与主题教育有关的论文,有没有人能帮帮我? 嘟嘟 阅读人气: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