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民间资源的有效利用
作者:居海燕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雕庄中心幼儿园 上传时间:2009-09-26
在主题活动中如何选择并利用身边的资源提升主题的价值,是许多幼儿园正在探索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民间资源进入课程?如何在主题活动中合理运用适宜的民间资源?教师在利用民间资源开展主题活动时有哪些组织策略?民间资源在主题活动中的有效性体现在哪里?基于这些问题,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并获得了一些教育经验。
一、根据主题需要,有选择地开发民间资源
民间资源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不是所有主题都可以渗透民间资源的,因此,教师要根据主题的内涵、需要和幼儿年龄特点甄别选择、合理开发。实践性强和可操作的民间游戏材料;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地方戏;本地区特有的民间工艺;与幼儿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传统民俗节日,等等,这些民间资源都是幼儿园课程内容设计的有机选择部分。
例如,大班主题活动“我是中国娃”中涵盖了许多内容,我们围绕主题总目标保留了原来的小主题“我爱北京”“了不起的中国人”“绚丽的民族我的爱”。在原有主题情感主线下,我们又开发了新的主题活动“多彩的民间活动”,渗透了京剧脸谱、剪纸、中国结、蓝印花布等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民间资源,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关注传统艺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并能感受参加民间传统活动的快乐。
二、以幼儿为本,将民间资源儿童化
进人幼儿园课程的民间艺术并非全部适合幼儿,因此,对民间艺术、民间资源的整理、加工和改造就成了幼儿园课程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成人化的民间传统艺术儿童化。如,将操作繁琐的蜡染改为简便的宣纸、手帕印染;将幼儿熟悉的本地锡剧、锡歌的表演替代高难度的京剧表演;将精细的丝线刺绣变为比较安全且容易掌握的毛线刺绣;将少数民族花样跳竹竿简化为幼儿两两合作跳竹竿,等等。这样,幼儿的发现会越来越多,惊奇也越来越多,感受更是越来越深。
三、立足本土,增强民间资源的适宜性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的民间资源各不相同,在利用这些民间资源时,应立足本土,结合幼儿园自身发展的需要合理利用。我园地处常州市城乡交界处,东达窑乡——遥观;南临东南陶瓷城;北对京杭大运河,加上本地小有名气的印染、雕刻,这些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民间艺术,为民间资源的挖掘创造了条件。我们立足本土对民间资源进行挖掘利用,如在开展活动“我的家乡常州”时,带领幼儿参观窑乡,感知砖、瓦的制作过程;在大桥上俯瞰京杭大运河,了解古运河的作用;参观印染厂,感受印染花布的过程;听民间老艺人讲雕庄的雕刻历史,了解常州梳篦的制作过程。
此外,我们还对地域性民俗民风进行合理利用。我园地处郊区,外来人员子女占70%以上,外来流动人口的特性,形成了他们在生活习俗、家乡资源、民族特点等方面的多样性,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家长资源的挖掘也成为地域性课程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盘活资源,关注民间资源的可操作性和季节性
对幼儿而言,民间艺术可以说是动口、动手和动脑的艺术。民间资源要成为幼儿园课程资源并成为课程内容,我们在利用时必须关注它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在木偶的制作中,教师除了提供制作木偶的纸板和画笔外,还投放了打孔机和可以匹配的螺丝、螺帽等操作材料,这样,幼儿自己设计组合的木偶各关节都可以灵活动作,百变造型的木偶激发了幼儿表演木偶戏的兴趣。将民间资源引入主题活动,我们还需要关注民间资源的季节性。例如,春天,我们利用邻乡遥观(风筝乡)这一资源开展有关风筝的探索活动;夏天,开展蒲扇装饰、麦秆制作等活动;秋天,结合常州特色食品萝卜干开展腌萝卜活动、萝卜山芋雕刻活动、百变稻草亲子活动;冬天,了解常州城过春节的习俗,尝试跟爷爷奶奶做年糕和花样团子,与扎染花灯的老艺人进行互动等。结合季节的特点盘活资源,可以让幼儿园课程常葆新意。
五、基于创新活动,让民间资源为幼儿园课程增添亮色
民间资源进入幼儿园课程,并非单纯地在现有的主题课程中加人民间资源这一新的成分,而主要是对原有课程内容的呈现采用一种新的视角,把部分课程内容同现实生活和民间艺术结合起来,使其他课程内容的学习与民间艺术的学习在同一过程中综合地进行。如,我国许多地方过中秋节有分月饼的传统,家里有几个人就要将月饼分成几块,不能多分也不能少分。根据这一传统习俗,中秋时节我们开展了数学活动“分月饼”。每个幼儿都从家里带来全家福照片,然后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挑选不同人数的全家福照片,尝试给某某家庭分月饼。这种分月饼(等分)活动,淡化了幼儿知识技能学习的痕迹,比起原来教材中的“四等分”教学活动的设计在情节、材料、幼儿的发展等方面更加生活化,更具趣味性和综合性。
为了让幼儿更多地感受民间艺术的熏陶,我园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创设了“民间文化一条街”专用活动室,开展民间艺术区域活动。每学期初,在教师集体商议的基础上,全园教师总动员,对“民间文化一条街”专用室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创设具有传统特色的印染坊、表演坊、剪纸坊、石磨坊、舞龙坊等活动区域。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及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投放相关的民间材料开展活动。如,开展中秋主题活动时,中班年级组教师共同创设了月饼坊(制作月饼)、视听坊(观看与中秋有关的视频文件)、剪纸坊(设计月饼花纹)、表演坊(表演中秋民间故事)、亲子坊(爷爷奶奶给我们讲民间故事,爷爷奶奶教我打糍粑、做酥油饼)、舞龙坊(做火龙、舞火龙)、草房子(展示各地过中秋的图片资料,张贴有关常州人过中秋的调查表)等。“民间文化一条街”专用室的创设,可以让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共享这些资源进行活动。教师只要对材料和玩法进行适当调整,这里又能成为不同年龄段幼儿进行民间艺术探索的自由空间。
幼儿园利用民间资源开展活动,不能仅仅关注幼儿学习方面的要求,更不能仅仅关注简单的技能积累,而是应该综合衡量民间资源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从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及技能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真正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编辑:cicy
上一篇: 幼儿园教学方法:托儿咬人现象例析及对策
下一篇: 幼儿爱心培养方法摭谈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以种植园地为许多幼儿园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提供了重... A-vicky 阅读人气:19
- 金色的秋天,主题环创 愿勿忘心安 阅读人气:404
- 合肥海恒阳光幼儿园 《谈谈我对主题和主题墙... 看不见听不见 阅读人气:135
- 这学期大家打算弄什么主题活动呀?主要有什么能和区角... 大胖家的喵 阅读人气:68
- 以前搞过这个主题,效果不错,今年接了新的孩子,还想... 囡囡牛 阅读人气: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