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中年段小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单彩云 来源:浙江省绍兴县柯桥六一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0-03-06
一、研讨的问题类型
小课题的基本特征可以用“近”“小”“实”三个字概括。其中,“近”就是贴近生活,贴近工作现实;“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积累研究经验;“实”就是对解决实际问题富有可行性,有效促进幼儿园的教育教学。
(一)典型的问题
“有个性才能典型”,小课题研究要想确保实效就应凸显研究者的个性,以教师自己的眼力去捕捉身边的典型案例,这样捕捉的课题才属于教师“自己”的问题。然而,在教研策划初期,当我们要求教师寻找“自己的”问题以待研究的时候,她们常常苦于发现不了问题而使课题内容显得“大而不实”,往往是“你可以研究的,我也不妨研究”。教师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典型问题,具体方法有以下三种。
1.投石问路。
在小课题研究策划初期,我们会召开年段性研讨会,听取一线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经验、问题或困惑。比如,小班王老师很擅长与家长交流沟通,他们班的家长对班级工作特别热心,家长对教师的信任度也十分高。这样就带动了另外几个小班的老师,去思考和改进自己的班级家长工作,小班年段的教研活动在王老师已有的工作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开展了“家长工作”的小课题研究。
2.拨云见天。
年段教师讨论时提出的问题一般会涉及多个方面,因为年段教师发表意见时一般都以自己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由于每位教师提出问题的背景和思考立场不同。如何确定年段性的研究主题?这就需要年段组长在大家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进行冷静地分析和梳理,找出重点、要点和难点,必要时可在整理的基础上请园长和骨干们出谋划策,凸显问题的“典型性”。
3.对症下药。
当主题确定之后,“下药”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年段长将自己“听诊”“确诊”过程中的思考和“名医咨询”的意见进行明确,然后引导教师对今后课题研究提出自己的设想,支持教师研究的方向性、有效性,达到“开方求药”的效果,确保今后研究细节内容富有年段的“共性”。
(二)具体的问题
小课题研究必须将具体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研究课题比较具体?
1.范围要小。
“学问要越做越大,课题要越做越小。”这话道出了小课题的意义,课题并不是越大越好,有时课题越小越有价值,关键在于“切口要准、入口要深”,以便将小课题做成大文章。
2.思路要广。
在小课题中做出大文章,就要善于将“小课题”的意义“放大”。比如,有个班级在小小主题墙上做出了“大文章”。该班级不是把关于“评主题墙”的研究停留在主题墙内容的丰富性上,而是围绕“主题墙的创设”,将收集、交流、布置、美化等要素整合起来,将主题墙的创设与育人结合起来,将“主题墙”的研讨与幼儿的发展联系起来,就更有意义了。
(三)从常态的问题入手
我们强调要研究“具体的问题”,但这种“具体”是相对的,并不是具体到“某一件事情”。“某一件事情”是指“偶然的问题”,而非“常态的问题”。小课题研究的内容总是具有一定的“日常性”。从“偶然的问题”中发现“日常的问题”,需要我们对“偶然的问题”进行“抽象”与“定向”。用研究的眼光冷静审视偶然发生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往往能看到事情的本质,找到小课题研究的内容。
如在传统节日“端午”时,孩子们会在额头上写着大大的“王”字彼此取乐;“中秋”时都会带各种各样的月饼盒到区域角;“清明”时又彼此交流扫墓踏青的感受。幼儿园就从这种种自己经亲身经历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抽象” 出小课题——“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的实践研究”,从而逐步形成了我园的“节日文化课程”特色。
二、如何针对问题进行研讨
(一)确定课题的进程
我们将研究进程以行事历形式进行呈现,帮助教师完整思考、梳理整个课题存在的问题、研究过程等,帮助明确研究方向和进程。
以中班的“绘画能力培养”为例,将主题细化为线条的认识、线条的组合、画面布局、颜色搭配、线条装饰等具体研究内容,每个内容用一至两周的时间来落实。这样的小课题研究,内容具体形象、方式便于操作,效果明显,得到教师的欢迎,也真正解决了教育中的问题。通过绘画教研,我园原先美术基本功较差的教师在绘画水平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原先绘画基础较好的教师则在指导幼儿方面找到了更好的方法和策略,中班年段的教绘画水平也有了明显进步。
(二)落实阶段性集中研讨的制度
作为年段性小课题,为整合团队智慧,发挥群体优势,我们一周开展一次年段集中交流研讨。为了解决“问题意识差,交流对话少”的问题和研讨时泛泛而谈、缺少观念交锋和思维碰撞的缺陷,确保研讨过程循序渐进,研细、研深、研透,我们提出了以下要求。
1.研前准备。
教研之前,教研组长都会提前告之下次教研的主题内容和目标,并布置教研任务,要求教师梳理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或所得经验,同时搜集网络、书籍中的相关资料。
2.研中剖析。
教研时结合主题,教研组长要善于剖析,引导教师一步步深入思考,学做研究。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教研组长在研讨过程中确定“关键性细节”,并对细节进行详细描述;其次,探讨、挖掘细节背后隐藏的内隐观念。再次,通过全体教师“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研讨。
3.研后跟进。
园本教研的重点在于解决教育中的实践问题,一次教研结束并不意味着教研完成,而应全程跟踪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教研之后,每一位参与教师都应学习本次研讨的经验,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进行实践。教研组长要进行集中或分散的跟踪观察,掌握实施情况,进行个别交流或集体交流,促使教师反思、改进、再实践、再反思,使教师教育教学思想和水平螺旋式上升。
作为幼儿园内年段性的小课题,幼儿园也要给予全程关注、扶持和管理,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促进研究进程创新、务实开展。要实现“研究与教学同行”“考核与评价同步”,从而使小课题研究“后劲十足”。
编辑:cicy
上一篇: 园本教研:贝壳变变变——幼儿贝壳造型活动研究初探
下一篇: 集体诊断研讨与教师区域观察指导能力的提升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幼教的同行们。你还在为小课题而烦恼吗?这里能帮你解... 友 阅读人气:1442
- ...植园地里隐藏着许多的知识和问题在等待孩子们去发... A-vicky 阅读人气:19
- 我们可以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科学的与家长合作? 要你好看74143 阅读人气:21
- 想借鉴一篇与主题教育有关的论文,有没有人能帮帮我? 嘟嘟 阅读人气:13
- ...立即模仿之前幼儿表达的内容。 这些孩子真的... 猫科女孩 阅读人气: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