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活动的环节处理
作者:刘曲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上传时间:2010-11-04
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科学探索活动的最大价值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科学探索活动的环节处理来谈谈如何保证科学探索活动的有效性。
一、环节设置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在科学探索活动设计中,各个环节的设置要有张有弛,详略得当。
首先,根据活动目标来确定活动的重难点,并在环节设计中突显出来。如中班活动“游羊村”①,目标要求幼儿初步认识常见的标志,活动设计就要围绕这一核心经验设置重点环节。于是教师将活动的第二环节设计为:游戏闯关,认识常见标志;读图,理解地图标志;按标志路线图,去喜洋洋家做客。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在时间上保证了目标的达成。
其次,关注活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详略程度,根据目标取舍。如中班活动“我来帮你”,教师设计了师生共同讲述故事,幼儿探索各种材料使物体变长的重点环节。在这一环节的设置中,教师根据目标(在帮助小蚂蚁的过程中有兴趣地探索使物体变长)有意简化了故事的复杂性,重点强调一只小蚂蚁从树上掉下来后,两只小蚂蚁焦急的心情,引导幼儿在帮助小蚂蚁的过程中探索使物体变长的方法。
二、环节推进层次分明,思路清晰
重点环节确定之后,就要考虑各个环节的安排与推进。有两种方法供大家参考:“剥笋法”和“平移法”。
“剥笋法”即在环节处理时运用层层推进、由表及里的方法设计活动过程。在环节内容的开展过程中,所有的环节安排要围绕一个中心,由浅入深,层层铺开。如大班活动“公益广告”中的环节设计:出示广告字样→说说看过的广告→幼儿表演广告→幼儿设计广告→师生交流总结。
“平移法”即在环节的处理中采用平行呈现活动内容、由此及彼的方法设计活动过程。在平移法的运用中,活动中的基本环节开展的程序较一致,只是在内容和挑战性上有所增强。如大班活动“垒高”的设计中,第二环节教师布置任务,强调幼儿在垒积木的过程中达到“稳”的要求;第三环节教师则引导幼儿挑战新任务,在幼儿垒积木的过程中强调达到“高”的要求。
三、环节过渡自然流畅,节奏紧凑
环节设计好之后,教师就要考虑各环节间的衔接问题,做到环节过渡时自然流畅。有两种途径可供参考:即“线索转移”和“挑战升级”。
“线索转移”是把上一个环节中的关键线索,转移到下一个环节中去的过程。线索的选取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及活动中的核心词汇入手。如中班活动“转起来”,第一环节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快乐小转盘”,第二环节是幼儿探索如何让物品转动起来,两个环节衔接时教师选取“转起来”作为关键线索进行过渡:“小朋友们玩‘快乐小转盘’很开心,这儿有一些物品看见大家那么开心,也想玩‘转起来’的游戏。请大家帮帮忙,让它们也转起来吧。”
“挑战升级”即环节之间有明确的难度差异,前后环节联系紧密,以先进行的环节为基础,后进行的环节作为新任务供幼儿挑战。如大班活动“落下来”,教师提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向上抛都会落下来”,引导幼儿闯第一关游戏,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选生活中你熟悉的一件物品,抛起来看它下落时的样子并清楚地表达出来。”大家完成任务后,教师又引导幼儿进行第二关挑战,探索同一高度同时放开的两样物体下落时有什么不同,并记录下来。整个活动中,教师以“闯关”为线索,每一关的转换都以挑战新任务的形式开展,环节过渡自然流畅。
四、环节终止有的放矢,梳理提升
在主要环节的探索中,幼儿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但每一个幼儿获得的经验是零散的,需要教师帮助幼儿梳理已有经验,提升新经验。环节终止时,教师应有目的地进行小结,帮助幼儿将新经验纳入他们已有的经验体系中。一般情况下,小结的时间和内容不要过长,以避免幼儿注意力分散。如大班活动“转起来”,教师可以这样总结使物体转起来的方法:“你们用拨、搓、拧、转、扭等方法使物品转动起来了,真了不起!”一句简短的话语,总结出幼儿探索的方法,既清晰准确,又提升了幼儿的新经验。
①文中所引用案例来自上海至上教育·李慰宜教师培训学校
编辑:cicy
上一篇: 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 设计组织科学活动
下一篇: 幼儿集体科学活动的生成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已回答相关问题:
- 半日活动要上小班科学《圆形朋友》,怎样组织?我是新... 夏是我光 阅读人气:8
- ...富性和多元化,所以种植园地为许多幼儿园开展各类... A-vicky 阅读人气:19
- 说说小班孩子上课不愿开口 处理的方法 沁楚乔 阅读人气:14
- ...小孩调皮的很,走路就是跑,从来都不好好走,我们... 懿源 阅读人气:449
- 我们可以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科学的与家长合作? 要你好看74143 阅读人气:21